
作者:黄群芳
页数:416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21609498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花开无声:黄群芳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为全国很好语文教师黄群芳老师从教28年的心得与经验总结。黄老师的教学以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为本,采取有特色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她提倡“纵深”阅读:即由教材向课外延伸、由导读向自读延伸,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改变人生。 《花开无声:黄群芳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分为“教学撷英”“教育随想”“专题研讨”“课堂实录”“生活札记”五个部分,为广大语文教师、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优质的教学参考范本。 语文的厚度来源于研究的宽度与深度 精彩课堂是精彩人生的浓缩 语文在诗与思之间共生 语文教师的姿态决定语文的状态 诗意的语文根植于诗意的生活
作者简介
黄群芳,女,湖北当阳人。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湖北省语文特级教师,国家级优秀培训专家,入选武汉市“黄鹤英才(教育计划)”。现任武汉第三寄宿中学副校长(正校级)。
从教28年,以学生的和谐、生动、丰富多彩的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长远发展,提倡纵深阅读:由教材向课外延伸、由导读向自读延伸;重在张扬学生个性,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通过阅读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改变人生。致力于做学生的精神“领袖”,用全部的智慧去影响和改变更多的人。
目录
语文的厚度来源于研究的宽度与深度
语文是一门温暖的功课
语文高效课堂实施策略探讨
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
初中作文写作准备策略探讨
是书香能致远——”海量阅读”课程开发与实施情况综述
实施互助策略,打造品质课堂——武汉第三寄宿中学课堂改革探讨
做智慧型教师
第二辑课堂再现
精彩课堂是精彩人生的浓缩
《不朽的失眠》课堂实录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课堂实录
《词作赏析》课堂实录
《春江花月夜》课堂实录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阿里山纪行》课堂实录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课堂实录
《风筝》课堂实录
《出师表》课堂实录
《记承天寺夜游》课堂实录
……
节选
《花开无声:黄群芳语文教学思考与实践》: (二)精心组织教学内容 1.准确深入解读文本是组织教学内容的第一要素 每篇课文都有独特的内涵。“课文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所以,教师必须与文本进行深层次的对话,充分发掘文本的潜在价值,解读其负载的文化思想内涵,善于把握作者的语言特点和运用语言的特色,把握文本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提取文本中的养分,与教材拉近距离,与之亲和,与其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接近,产生共振共鸣,把教材、教参知识变成教师知识。 教师对文本的研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了解作者写作意图,正确理解文本的主旨;把握准训练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和延伸,形成富有个性化的教学设计。特级教师钱梦龙谈他备课的方法时说:“每次备课,我总要把课文一遍遍地读,反反复复地想。有的课文语言优美,声情并茂;有的课文说理严密,逻辑性强。我就采取不同的读法来评析、鉴赏、品味,直到确实品出了味儿,读出了心得,才进一步考虑教什么和怎么教。由于这些心得都来自亲身的阅读体会,课文也早已烂熟于心,因此教学中常有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的快感,还不时带点激情。” (1)正确解读文本。组织教学内容的基础是正确理解文本。目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的负担较重,部分老师没有时间去钻研文本,更没有时间去广泛读书。有时课文还没读清楚,更有甚者,文本的主旨都理解错了,有些教师居然就敢走进课堂去给学生讲授课文。比如《丑小鸭》这篇课文,有些地区是小学教材,有些地区是中学教材。在小学版改编的故事中,情节的简单使孩子们更多关注丑小鸭命运的颠簸,为她最终变为天鹅而高兴,佩服她在磨难中勇敢地活下来。孩子们在妈妈的怀抱中时都听过这个故事,先人为主的东西太多。而中学教材选的是安徒生的原作,当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品读这篇作品的时候,我们会惊叹丑小鸭的经历其实就是安徒生的生活经历,安徒生在用儿童的语言写成人的故事。他告诉我们,丑小鸭不是大雁、不是家猫、不是野鸭……不是他周围环境所希望的任何一种东西.,他就是他自己,他有着他的特质,他生来就是天鹅,总有一天,周围的环境会认可他。但是,非常遗憾的是,很多老师在教授这篇课文时,传达给孩子们的都是:只要经过磨难,即使是一只鸭最终也可以变成天鹅。在2005年的全国大赛中都有老师这样解读这篇经典童话。 (2)个性化解读文本。由于文本内涵的丰富性,不同的教师对文本会有自己独特的和个性化的体验。教材允许教师们在教学中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允许学生在解读中读出个性化的东西。现在的课堂教学为什么枯燥乏味?因为语文教师难以讲出学生不知道的东西,课堂要有吸引力,在知识与分析层面上教师与学生应该有落差,对于文本,如果教师在讲解上不能出新,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都是学生在一般资料上就可以看到的,学生就不会信服你,课也不会上得生动。同样是《丑小鸭》的故事,同学们都说,《丑小鸭》旨在启发我们:身处逆境的人,只要不屈不挠,敢于拼搏,就一定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可是,如果我们对文本进行更细致的深度解读,便会发现:一个人的成才其实并不那么简单——尤其是身处逆境的人。我们不妨作几个简单的假设。第一,假如她本身就是一只鸭蛋,其实无论怎么奋斗,都是不可能成为白天鹅的。“丑小鸭”之所以变成了白天鹅,最本质的前提还在于她本身就是一只天鹅蛋。不幸的是这只天鹅蛋生在了鸭棚里,于是,她便成了逆境中的天鹅,成了迷失自我的天鹅,成了需要通过奋斗才能获得身心解放的天鹅。第二,假如它从出生之日起,就自轻自贱、自我放弃,那么,即使她有着天鹅的血统,就因为她没有天鹅的灵魂,也将一辈子过着鸡鸭一般,甚至鸡鸭不如的生活。第三,假如她的努力始终都是瞎打误撞,而没有明确的目标,那么,即使她是一个永不言弃的人,或许也只能在像母鸡一样“学会生蛋”和像猫一样“擦出火花”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第四,假如她天生高贵,并且后天努力,加之目标明确,但如果永远没有那“临水一照”的机遇出现,或许将永远不能自我认识、自我觉醒,而只能成为一个悲壮的求索者。凡此种种,说明人的成才之路,并不像我们以往所认识的那么简单,既有先天因素,更要靠后天努力,还有目标问题、能否遇到机遇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