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徽剧艺术

封面

作者:李泰山主编

页数:647

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3966313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徽剧是一门起源于徽州地区,具有四百多年发展历史的悠久艺术,在其几百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吸纳、融合出一个占了大半个中国五十多个剧种的戏曲声腔,并造就了国粹京剧,因此徽剧有“京剧之父”之美誉。徽剧既是以徽州地区为代表的安徽艺术文化的集中体现,又是我国国粹级戏曲艺术的典型代表。徽剧是徽文化的体现者和集大成者。《中国徽班与徽剧艺术》三卷本包括《徽班源流》《徽剧艺术》《徽剧音乐》。

作者简介

  主编李泰山,曾任安徽省艺术研究院长,著名徽剧表演艺术家。长期从事徽剧艺术的创作、研究和实践工作,是徽剧艺术新时期的传承者,在徽剧界享有崇高的声誉,其领衔主编了多个全国艺术科学规划课题,并获得国家级出版大奖。

本书特色

第二卷《徽剧艺术》,从徽剧艺术的传承、徽剧艺术的审美、徽剧角色行当和舞台艺术等方面,全面地展示了徽剧艺术特色。最部分展现了徽班和徽剧艺术传承流变过程、徽剧艺术四功五法等审美和表演特色、徽剧角色行当特色和舞美特色,第二部分研究了徽剧剧目艺术特色,重点对青阳腔,二黄西皮,昆、吹、拨等艺术种类之特色进行梳理,并选编了具有代表性并获得最艺术大奖的徽剧剧目的剧本,如《刘铭传》《惊魂记》等,第三部分研究了徽剧人物,特别是对徽剧发展鼎盛时期的清代名伶和当代徽剧艺术大师进行了重点介绍,从而立体化的展示了徽剧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之特征。

目录

第一编 艺术特色
第一章 徽剧艺术的传承演变
第一节 徽剧艺术的源流与沿革
第二节 徽剧艺术的孕育与形成
第三节 徽剧艺术的继承与发展
第四节 徽剧艺术的繁荣与昌盛
第二章 徽剧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徽剧四功——唱、念、做、打
第二节 徽剧五法——手、眼、身、步、法
第三节 徽剧表演特技
第三章 徽剧角色行当
第一节 徽剧行当的含义
第二节 徽剧行当的分类
第三节 徽剧搬演皖南目连戏角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
第四节 徽剧岳西高腔中角色行当的体制与沿革
第四章 徽剧舞台美术
第一节 徽剧的服装
第二节 徽剧的化妆
第三节 徽剧的脸谱
第四节 徽剧的切末与装置
第五节 徽剧的演出场所
第六节 徽剧的演出习俗
第二编 剧目选编
第一章 徽剧剧目概述
第二章 青阳腔剧目
第三章 昆、吹、拨剧目
第四章 二黄、西皮剧目
第五章 新编剧目
第六章 代表剧目选编
第一节 《刘铭传》
第二节 《曹操·关羽·貂蝉》
第三节 《杨贵妃后传》
第四节 《惊魂记》
第三编 代表人物
第一章 清代徽班名伶
第一节 早期名伶
第二节 晚期名伶
第二章 当代徽剧人物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徽剧艺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5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