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世界石油大事记

封面

作者:王才良

页数:484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216389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世界石油工业从古代到2006年期间发生的各类大事。包括政治经济、企业活动、勘探生产、工程技术、储运炼制及其他。
本书可供学习研究世界石油史、石油科技史和石油公司史的相关人员参考。

目录

《世界石油大事记》正文
附表1 世界分区石油产量(1860-1975年)
附表2 世界历年石油产量(1970-2005年)
附表3 世界天然气年产量(1970-2006年)
附表4 世界原油炼制能力(1947-2005年)
附表5 世界一次能源消费量及结构(1860-2002年)
附表6 世界市场原油价格表(1860-2006年)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nbsp;   言
    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我们着手世界石油工业史的研究。起初只是编写
一些小故事,在石油报刊上发表。后来,兴趣越来越大二就开始比较系统地、千
方百计地收集有关资料,做条目卡片。这些卡片对我们编写《(世界石油工业百年
风云)》(在《(国际石油经济)》杂志上连载)和《(世界石油工业140年)》发挥了作
用。《(世界石油工业140年)》出版以后,就着手把这些卡片加以整理,编汇成这
本《(世界石油大事记)》,贡献给大家,作为研究、学习世界石油工业发展史的工
具。
    为了便于了解特定条件下发生的石油大事的背景,文中用异体字列入了一些
重大的国际政治、经济事件。
    这本大事记收集的“大事”,涉及世界石油工业的方方面面。随着时间的推
移,世界石油工业发生的“大事”越来越多。在18世纪及以前,好几年才发生
一起;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年有一二十起;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几
乎每年有好几十起,而21世纪以来,每年有几百起。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和查找,
我们除了按年划分之外,对每年的内容,又划分为:政治经济、企业活动、勘探
生产、工程技术、储运炼制及其他六个部分。
  这六个部分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如下。
  政治经济:各国关于石油工业的立法;
    与争夺石油资源有关的战争;
    世界石油市场与石油价格;
    石油工业所处的政治环境(背景,用楷体字以资区别);
    地区性能源合作;
    OPEC和主要产油国维护石油权益的斗争。
    企业活动:石油公司(包括国家石油公司)的成立、变动、消亡;
    石油公司获得的重大勘探开采许可;
    油田服务公司的成立、变动;
    石油企业的兼并、重组;
    国家石油公司的私有化;
   世界石油“巨头”的变化。
勘探生产:大油气田的发现;
    大油气田的开发;
    世界、OPEc和某些国家储量、产量上台阶;
    某些国家储量、产量达到高峰。
工程技术:石油地质学的重要发展;
    地球物理技术与装备的重大进展;
    钻采技术和装备的突破性进展;
    海上钻采手段的突破性进展。
储运炼制:油气储存、运输技术与装备的重大进展;
    主要油气管道工程;
    石油炼制与天然气加工技术的重要发展;
    石油炼制与天然气加工的重大项目;
    炼油能力和天然气加工能力的变化。
其  他:石油工业的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
    石油工业研究开发机构和高等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变迁;
    重要石油著作的出版;
    石油天然气消费量变化;
    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的发展;
    石油工业的重大事故,等等。
    “大事”的排列,基本上按照时间的先后。有具体时间的排在前面,没有具
体时间的排在后面。比较重大的排在前面;相对较小的排在后面。在“企业活
动”中,石油公司排在前面,服务公司排在后面;在“勘探生产”中,勘探的在
前,开发的在后;在“储运炼制”中,储运的在前,炼制的在后。
    对于涉及的公司、油气田、人物,尽可能注上了英文名字。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资料来源不同,对同一事件的记载,在数据或时间上往
往有出入。我们做了一些校正,但有一些只能根据我们的推测判断,因而很可能
会有出入。此外,由于我们收集资料的局限,也很可能有重大的遗漏。希望读者
们给予指正和补充。
    由于我们两人精力有限,收集到的资料有限,这本大事记必然有它的局限
性。希望得到读者们的指正和帮助,将来逐渐修改和补充。
1934年
  政洽经济
  3月,委内瑞拉议会通过《(石油法)》,实行对半分成原则。各种使用费和税
收将提高到使政府的收入等于外国石油公司在委内瑞拉的利润。现存的租借权得
到确认和延长,并获准进行新的勘探,这在石油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委内瑞拉
的石油收入1948年增加为1942年的7倍。
    3月28日,日本军方促使政府颁布《石油工业法)》,政府被授权控制石油进
口;决定各公司的市场份额和价格;可以征购各公司的石油产品。外国石油公司
必须在市场需求之外另备六个月的石油储备。此时占日本市场60%的是两家外
资公司——壳牌集团的太阳公司和新泽西、纽约两家标准石油公司合营的斯坦瓦
克公司(stanvac)。
    12月23日,科威特国王与英波、海湾两家合营的科威特石油公司达成协
议,科威特石油公司取得75年在科威特全境的探采特许权;公司立即向王国方
面支付35700英镑(约17.9万美元);在发现石油之前,王国每年的收入不少于
7150英镑(约36000美元);发现石油后,每年收入至少18800英镑(约94000
美元)。
    12月,德国希特勒政府发布《(新矿业法)》,推行液体燃料自给政策,包括:
新的石油勘探开发要向政府申报;促进国内石油开发;奖励煤炭液化,等等。
    巴西制订《(矿产法)》,限制外国人对巴西矿业的投资。政府成立国家矿业生
产总局,代替1907年成立的地质服务局。
    阿根廷颁布《(石油工业国有化法)》,对本国石油工业实行国家所有,由国家
石油公司(YPF)独家经营。
    英国颁布《(石油法》,规定矿产资源归皇家所有。
    企业活动
    2月2日,英波石油公司与海湾石油公司对半合资的科威特石油公司
(Kuweit Oil Company)成立。
    5月31日,索科尼真空公司改名为索科尼真空石油公司。
    秘鲁成立国有的石油生产与炼制公司(EPF)。创业资本1900万美元,1939
年它拥有一个小油田和一座小炼油厂[1300桶/日(约65000吨/年)]。
    斯伦贝谢兄弟在美国休斯敦成立斯伦贝谢测井公司。
    亨特(H.L.Hunt)创办亨特石油公司(Hum Oil Co.)。
    帕克钻井公司(Parker Drilling Co.)在塔尔萨成立,后来发展成为世界最大
的钻井公司之一。
    陕北油矿勘探处成立。处长孙越崎。用2台顿钻在延长、永坪钻井7口,均
获油流。
  勘探生产
  美国发现卡蒂气田,可采储量天然气1699亿立方米,产层为始新统砂岩。
同年,发现旧欧申油气田,为盐丘,原始可采储量天然气1252亿立方米(石油
不详)。同年,在得克萨斯州海湾地区发现格里塔(Greta)油田,滚动背斜圈
闭,产层渐新统砂岩,石油可采储量1.5亿立方米。
    奥地利石油生产公司发现奥地利第一个油田泽斯特道夫(zisterdorf)油田。
    伊拉克基尔库克油田投入生产(发现于1927年),探明可采储量23.8亿吨,
主要产层是始新一渐新统石灰岩。
    全世界石油总产量突破2亿吨。
    工程纹术
    德国化学家特雷布斯(A.Treibs)在石油、煤、页岩中发现卟啉,证实了植
物生油理论。这一成果孕育了有机地球化学。
    麦克科Mex w.McCoy)和洛斯凯特(w.Rosskeyte)首次提出构造学说。
    麦克考洛(EI H.McCollogh)首次提出圈闭概念。
    美国人乌索夫(Wyckof)、包赛特(Botset)、马斯盖特(Maskat)等人在达
西渗滤方程(1856年提出)的基础上,发展了测定油层渗透率的方法。
    苏联工程师P.P.舒米洛夫(shumilov)发明多级蜗轮钻具,钻速大为下降,
钻具的功率大为提高,使蜗轮钻具更实用化。1940年苏联石油部对蜗轮钻具完
成工业定型,开始推广应用蜗轮钻具。
    委内瑞拉开始在马拉开波湖上用蒸汽钻井船钻井。
    伊斯特曼(H.John Eastman)在得州的Conroe为汉伯尔(Humble)石油和
炼制公司钻成第一口救援井,来控制一口已燃烧近一年的天然气井。
    苏联的巴尔马佐夫(M.I.Balmazov)在苏联的达吉斯坦首次实验性应用钻
井液悬浮液和取心。
    麦克科洛(McCullough)工具公司开发出多孔射孔枪。同时研制出机械式点
火系统。
    6月1日,斯伦贝谢获得声波测井技术专利——“勘探钻井地层的方法和仪
器。”
    马丁戴克(Martin-Decker)公司推出了第一套钻井控制仪表。
    美国开始用旋转钻机钻定向井。
 威尔森(Wilson)制造公司推出内燃机驱动的自行式钻机。
  国民储罐公司研制出高压组合式油、水、气分离器。
  储逗炼制
  匈牙利进行了最早的天然气冷冻液化试验。
  从伊拉克摩苏尔,经叙利亚到地中海滨的黎波里的输油管道建成投产。本
来,英国主张该管道通过其托管地约旦、巴勒斯坦到海法港;法国主张通过它的
托管地叙利亚、黎巴嫩到的黎波里。最后双方达成妥协:管道从伊拉克的哈迪萨
分走南北两条线。1931年动工,1934年底建成,年输油能力400万吨。
    中国新疆地方政府成立安集炼油厂,开始采独山子原油,炼油设备为容量
200升的旧蒸馏釜,次年因经费不足而停产。
    其他
    美国石油地质家协会出版《(石油地质问题》论文集。
    苏联列别宗的《(采油动力学)》出版。
    苏联发现巴什基尔油田后两年,在乌法建立科研实验中心U H H JI,创始
人特洛菲姆克,从研究泥盆纪油藏着手开展工作。1970年改为巴什基尔石油科
学研究设计院。
1935年
  政治经济
  2月22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政府对石油工业的控制不合法。得克萨斯州
参议员康纳利发起并使国会通过《康纳利热油法案》,以控制非法生产的超额原
油。同年,各产油州签订“州际石油生产协定”,进一步控制石油产量。联邦议
会通过法案,对进口原油和燃料油每桶征收0.21美元和0.15美元关税,使石油
进口量从20世纪30年代初占全国消费量9%~19%下降到5%。
    6月17日,委内瑞拉颁布新《(碳化氢法)》,12月17日公布实施细则。
    8月21日,美国制定《矿产土地租借法》。
    12月18日,委内瑞拉总统戈麦斯去世,独裁统治结束。
    阿根廷通过新的石油法,排除外国公司参与阿根廷石油工业。从1932年起,
阿根廷国家石油公司垄断了本国石油的勘探、开采、炼油和销售。
    意大利法西斯头目墨索里尼派兵侵入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国联对其实施石
油禁运,墨索里尼宣称“对意大利禁运石油,乃是敌对行为的表现”,未获成
功。当时意大利全部石油依赖进口,分别来自:美国26%,苏联37%,罗马尼
亚29.5%.伊朗7.5%。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世界石油大事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