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1917-2010-中国现代文学史-精编版

封面

作者:朱栋霖

页数:388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

ISBN:97873011677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精编版)》是在朱栋霖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的基础上,修订、改进、提高、精炼而成。全书以更精炼、准确的文字叙述了1917-2010年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过程。与其他诸多教材不同的是,该书配有插图,以及作为文学史旁白的”学术声音”,大大提升了趣味性、直观性,以及文学史的多面性。尤其适合当代学生的口味。
适用对象:
与《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上、下)主要是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专科教学不同的是,本教材在内容和课时设置上,主要是针对新闻传播、广告、文秘、影视等本科、专科学生设计的。课时含量一个学期。

本书特色

  《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10(精编版)》是已经在我社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的简本。《中国现代文学史1917-2000》自2007年出版以来,已经印刷8次。目前有很多高校反映该书内容太多,不方便教学,尤其是很多新闻、文秘专业的学生需要一个简本教材。基于这个需求,编者在精简全本的基础上,编成了这个便于非中国文学专业教学的简本。

目录

导言 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
第一节 人的观念与文学史发展
第二节 中国文学现代化开端
第三节 文学观念的革新
第四节 文体叙述的创新

第一章 五四时期:中国新文学的确立
第一节 “人的文学”与白话文学
第二节 鲁迅:启蒙精神与”绝望的抗战”
第三节 人生写实与浪漫抒情 郁达夫
第四节 诗体解放与诗美探寻 郭沫若、徐志摩
(龙泉明)
第五节 性灵发现与散文勃兴 周作人
第六节 话剧的舶来与初创 田汉

第二章 30年代:新文学重要收获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深化与左翼的兴起
第二节 小说流派与群落的竞起 沈从文
第三节 风格多样的长篇体式 老舍、巴金、茅盾
第四节 现代话剧成熟与曹禺
第五节 现代诗学的探索 戴望舒、卞之琳
第六节 犀利、幽默与独语

第三章 40年代:战时背景下的文学嬗变
第一节 战争状态与文学的区域分化
第二节 解放区的文学方向与实践 赵树理
第三节 都市、消费与文学的现代性 张爱玲 《围城》张恨水
第四节 凝目现实与诗学的综合 艾青 穆旦
第五节 感应时代的历史剧 郭沫若

第四章 50-70年代:国家体制下的文学状态
第一节 新的政治空间与文学的规范化
第二节 革命叙事与探索生活的”边缘”
第三节 现实的配合与话剧民族化探索 《茶馆》
第四节 政治抒情诗与散文模式
第五节 另一重文学空间:台湾与香港 白先勇、金庸

第五章 80-90年代:当代文学新时期
第一节 人性复归与多元探索
第二节 文学反思与先锋实验 贾平凹、莫言
第三节 众声喧嚣中的长篇收获 陈忠实、余华、王安忆

第四节 朦胧诗的崛起
第五节 当代戏剧在两岸的探索
第六节 散文园地的重建

第六章  新世纪文学         
第一节 传统的延伸
第二节 “80后”与青春写作
第三节 新媒介与文学型态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1917-2010-中国现代文学史-精编版》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3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