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

封面

作者:刘春生校订

页数:10,676页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21813061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从1984年始即在裘锡圭先生指导下撰写《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一书, 裘先生审订了本书的例言和部分稿件, 鼓励帮助作者完成此书。《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 参照银雀山汉墓竹简、敦煌晋写本、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影宋本《武经七书·孙子》及汉唐以来史书、政书、类书中的《孙子》引文, 梳理校勘《孙子》原文及十一家古注, 以考证研究《孙子兵法》自汉至宋的版本流传过程和演变轨迹及十一家注的汇编情况, 进而校订讹误。

作者简介

刘春生,汉族,一九五九生,天津市人。曾任天津社会科学院孙子兵法研究中心副主任、哲学副研究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天津市孙子兵法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2012年受聘为中国孙子兵法研究成果奖评委会委员。

本书特色

32开精装,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本书由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院长陈荣弟、历史学家来新夏作序,先秦考古研究及中国古汉语研究专家李零封面题字

作者刘春生从1984年始即在裘锡圭先生指导下撰写《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一书,裘先生审订了本书的例言和部分稿件, 鼓励帮助作者完成此书

本书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照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敦煌晋纸写本、黑水城西夏文本、宋本《武经七书·孙子》及汉唐以来史书、政书、类书中的《孙子兵法》引文,将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刊印前的所有现存有关《孙子》的文献全部予以辑录梳理

本书重视前人的校勘成果及校说,并在本书的整理研究中予以参考鉴借

本书在整理校订《十一家注孙子》过程中编辑了《十一家注孙子传序著录资料》,作为本书的附录,供读者研究参考

《孙子兵法》是驰名中外的世界上颇早的军事著作,被后人誉为“兵学圣典”。宋本《十一家注孙子》虽然是研究《孙子兵法》集大成的经典,但同时也是一部讹误、衍脱、臆改问题较多的古书。刘春生先生为撰著《十一家注孙子集校》,埋头钻研三十余年,收集现存所有有关《孙子兵法》的古代文献,通过对各种实证资料的研究,探讨了《孙子兵法》的形成过程、流传线索和演变轨迹,继而校订其中的文本讹误,堪称《孙子兵法》研究领域的扛鼎之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照临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敦煌晉纸写本、黑水城西夏文本、宋本《武经七书·孙子》及汉唐以来史书、政书、类书中的《孙子兵法》引文,将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刊印前的所有现存有关《孙子》的文献全部予以辑录梳理,以校勘《孙子》正文及十一家古注,并探讨《孙子兵法》自汉至宋的版本流传过程、演变轨迹及十一家注的汇编情况,进而校订讹误。同时,校注注重以文献凭据立说,不臆断,不过言,求朴求实。追求资料上的全和学术上的精,是本书的一大特色。

本书作者从1984年始即在裘锡圭先生指导下撰写《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一书, 裘先生审订了本书的例言和部分稿件, 鼓励帮助作者完成此书。《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 参照银雀山汉墓竹简、敦煌晋写本、影宋本《魏武帝注孙子》、影宋本《武经七书·孙子》及汉唐以来史书、政书、类书中的《孙子》引文, 梳理校勘《孙子》原文及十一家古注, 以考证研究《孙子兵法》自汉至宋的版本流传过程和演变轨迹及十一家注的汇编情况, 进而校订讹误。

目录

陈 序

来 序

自 序

例 言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卷上

计 篇

作战篇

谋攻篇

形 篇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卷中

势 篇

虚实篇

军争篇

九变篇

行军篇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卷下

地形篇

九地篇

火攻篇

用间篇

十家注孙子遗说并序

附 录:十一家注孙子传序著录资料

银雀山汉墓木牍《孙子》篇题目录

银雀山汉墓竹简《见吴王》

青海大通上孙家寨汉简文献

孙子传

注孙子序

注孙子序

孙子后序

送梅圣俞序

跋孙子

孙子集注序

孙子兵法序

孙子略解序

重刻宋本孙子吴子司马法序

孙子叙录毕

附 录:参校参考文献

附 录:与裘锡圭先生往来书信

后 记

前言

《孙子兵法》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基本典籍,宋代《十一家注孙子》汇集了曹操、李筌、杜牧、梅尧臣等三国至宋代十一位大家对《孙子》的注释,思想内容非常丰富,是历史上研究《孙子兵法》的集大成著作,对宋本《十一家注孙子》、进行整理研究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针对经典著作的善本古籍进行精细的整理研究,对于传承中国文化、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刘春生同志长期致力于《十一家注孙子》的整理研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曾多次就《孙子》的版本、目录问题问教于我,我们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他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努力,几易其稿,今年年初终于完成了《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一书;特别是他是在业余时间进行研究、写作,不浮不躁,全凭对学术研究的追求和赤诚,实属难得。《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以宋本《十一家注孙子》为底本,参照照沂银雀山汉墓竹简、敦煌晋纸写本、黑水城西夏文本、宋本《武经七书.孙子》及汉唐以来史书、政书、类书中的《孙子》引文,校勘《孙子》正文及十一家古注,以考证研究《孙子兵法》自汉至宋的版本流传过程、演变轨迹及十一家注的汇编情况,进而校订讹误,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十一家注孙子集校》的主要特点是:

一、对所依据和参照的文献数据进行了深层次的研究。银雀山汉墓竹简提了大量的校勘资料,然而竹筒本现存文字只是十三篇文字的半数,因此本书还进一步研究利用竹简文献,把眼界放到竹简文献的整体,拓展到残简缺字的探讨上;对敦煌晋纸写本、黑水城西夏文本也作了同样的探讨。本书还对《北堂书钞》《长短经》《通典》《太平御览》《武经总要》等古籍的不同古本进行了研究,这种研究对考据源流、参证校勘极有价值。这些都是本书的独到之处。

二、精细全面。本书对宋本《十一家注孙子》刊印前的所有现存有关《孙子》的文献资料全部予以辑录梳理,藉此对宋本《十一家注孙子》进行精细全面的整理研究,校注注重以文献凭据立说,不臆断,不过言,求朴求实。

三、《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体例完备,符合古籍整理研究的规范,没有明显硬伤。

有鉴于此,我推荐《十一家注孙子集校》一书。是为序。
——来新夏

节选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十一家注孙子集校》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