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武新宏
页数:214页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521393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外纪录片研究》课程的教学研究成果。试图运用比较的方法, 从宏观、中观、微观不同层面, 使不同时期中外纪录片在历史的纵线与现实的横线上立体呈现, 寻找中国纪录片风格特征的历史渊源以及本土化创新所在。
作者简介
武新宏,扬州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教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纪录片委员会理事。有8年电视媒体从业经历,作品多次获奖。2003年开始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传播、影视艺术、电视纪录片。主持国家社科课题1项、教育部及省厅级课题3项,科研成果多次获奖。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边缘”与适度介入
美国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
中国纪录片《藏北人家》(1991年)
实践作品《定格》
第二章 “讲坛”与身边生活
英国纪录片《漂网渔船》(1929年)
中国纪录片《本色》(2012年)
实践作品《雕刻匠心》
第三章 “干预”与自我投射
法国纪录片《夏日纪事》(1961年)
中国纪录片《望长城》(1991年)
实践作品《幸福是什么》
第四章 “旁观”与主动隐藏
意大利纪录片《中国》(1973年)
中国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2014年)
实践作品《跑酷即生活》
第五章 “再现”与虚构“过去
美国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2010年)
中国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2011年)
实践作品《瘦西湖上的船娘》
第六章 “先锋”与时代脉动
荷兰纪录片《愚公移山》(1976年)
中国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2013年)
实践作品《我与无人机的故事》
附表1 参考中国纪录片作品目录
附表2 参考外国纪录片作品目录
附表3 学生实践作品获奖目录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边缘”与适度介入
美国纪录片《北方的纳努克》(1922年)
中国纪录片《藏北人家》(1991年)
实践作品《定格》
第二章 “讲坛”与身边生活
英国纪录片《漂网渔船》(1929年)
中国纪录片《本色》(2012年)
实践作品《雕刻匠心》
第三章 “干预”与自我投射
法国纪录片《夏日纪事》(1961年)
中国纪录片《望长城》(1991年)
实践作品《幸福是什么》
第四章 “旁观”与主动隐藏
意大利纪录片《中国》(1973年)
中国纪录片《乡村里的中国》(2014年)
实践作品《跑酷即生活》
第五章 “再现”与虚构“过去
美国纪录片《美国我们的故事》(2010年)
中国纪录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2011年)
实践作品《瘦西湖上的船娘》
第六章 “先锋”与时代脉动
荷兰纪录片《愚公移山》(1976年)
中国纪录片《丝路,重新开始的旅程》(2013年)
实践作品《我与无人机的故事》
附表1 参考中国纪录片作品目录
附表2 参考外国纪录片作品目录
附表3 学生实践作品获奖目录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