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宗教人类学

封面

作者:吴雁

页数:193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2706974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首先阐述了宗教人类学研究作为人本主义文化研究的发展历程。 其次,阐述和分析了宗教人类学对传统问题的研究情况并进行了评述。再次,论述了当代社会中人类学的热点问题。很后,对中国宗教人类学主要理论等进行了论述,并对于中国宗教文化与心理学研究方面的重要成果进行了剖析和描述,集中阐述了宗教心理学对以中国宗教文化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学术意义和成果。

作者简介

  吴雁,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哲学和宗教心理学。主持研究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已出版图书《伊斯兰文化中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专业英语进阶》,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重要理论、思潮及代表人物
第一节 从黑格尔到卡尔·马克思
第二节 马克斯·韦伯
第三节 杜尔凯姆
第四节 结构人类学及其后

第二章 宗教人类学主题研究
第一节 禁忌
第二节 巫师、占卜者与实践的概念
第三节 符号与情境
第四节 仪式
第五节 神话与原型
第六节 萨满的宗教实践
第七节 宗教经验与心理

第三章 现代宗教人类学问题与研究
第一节 宗教与新时代的“医心运动”
第二节 “新萨满”说及巫术泛化

第四章 中国宗教人类学研究概论
第一节 关于“中国的宗教”
第二节 中国宗教文化心理分析及衍化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节选

  《宗教人类学:人本主义的文化研究》:  如果说还原论提倡的是理性主义,而实用论提倡的则是从人的实践出发的经验主义事实,于理性主义、传统主义思维而言成对峙之势。但如果因之非理性主义的特点就斥之为非科学,则是不足以充分论证的——众所周知,无论是理性主义还是经验主义,都是讲求真理和相信真理论的。  文化解释学的倾向性判断,相对于必然性判断来说,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必然性判断是种,倾向性判断则是属。简单地讲,这就是“一”与“多”的关系。这是一种建立在自然主义与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综合判断,既非理性判断,亦非全然无理性的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反而极具逻辑理念,只是较传统的逻辑方式的表达不同。但与传统不同的是,实用性的文化解释方法只是指出事物的倾向性,而不是指出真理的必然性;指出的是事物之间可能的实证关系,而不是真理本身。这和实用主义方法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文化也包括现代科学的最新发展,所以,哲学及社会学科研究方法也必然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讲,理性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应当引入其他的解决方法,当然不能完全脱离科学的发展轨迹,也即不能离开科学思维的基础理性思维。所以,意识形态的发展是旋转上升的,不是完全割裂和断裂的发展。  相对于类型学说的还原论,人类学研究更需要立足于个体的、具体化的事物研究。这与理性哲学寻求事物的抽象“本质”的目标是不同的。当然在哲学史上,与文化和科学相适应的哲学流派是各自不同的,对于实用主义哲学家来讲,历来为人乐道的就是席勒、皮尔斯、威廉·詹姆斯、杜威数位,但除了这些典型性的实用主义理论,还有许多在不同意义上可归类到实用主义的哲学家的哲学。在涂尔干看来,古希腊的智者派哲学,如普罗泰哥拉,甚或受到影响的苏格拉底,近代的康德、尼采等,其理论也免不了以实用性的方式去补足理性主义哲学不能及的意识和知识漏洞。究其实质,也是为了那样的哲学服务的。这就是其所说的“科学精神”。但是实用性的方式和实用主义主流理论还是有所区别的,那样的区别在今天倒具有另类的借鉴意义。  在宗教研究中,经验显然具有不同一般的作用。基于“实在”的经验主义的感知让人们发现,一些具有物理力的实在始终存在着,而这是属于现象界的真实存在。可见,实用性首先要表达的就是实践性,故而在宗教研究中,作为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实践,宗教首要的研究原则就是实用性。什么样的实用性呢?当然是基于人类及其生活(社会生活和自然生活)基础上的实用性,即从人本主义出发所表达的实用性。在这里,现象和事物的实在表现当然是毋庸置疑的存在,经验主义基础上的理性与逻辑也不是多余和烦冗之物。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宗教人类学》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0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