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老梁讲古诗词:全四册

封面

作者:梁宏达、大红妈妈

页数:4册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682065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套书是知名主持人、媒体评论人梁宏达的系统点评古诗词作品。
全套书共分四卷,分为春夏秋冬卷。
每篇由大红妈妈领读、梁宏达点评。
大红妈妈的温柔领读与梁宏达深厚的国学功底相结合,使得这套书对于弘扬国学文化、提高中小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水平有很大帮助。

作者简介

梁宏达,人称老梁。知名主持人、出版人、媒体评论人,曾任《当代体育》《乒乓世界》等杂志主编、总策划。2003年起开始进军广播、电视界,历任《直播中国》《新闻观潮》《体育评书》等栏目主持人。近年来在多家省级电视台开办《老梁观世界》《老梁说天下》《老梁故事汇》等栏目。其点评涉及时事、人物、体育、文化等多种领域,以独到观点和犀利幽默的语言著称。出版图书有《老梁说天下》《老梁看电影》等。
大红妈妈,广播电台知名主持人,播音指导,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阅读大使。儿童教育、儿童阅读专家。

本书特色

◆本套书是著名主持人、媒体评论人梁宏达系统点评的古诗词作品。
◆每篇由大红妈妈领读、梁宏达点评,带您品唐诗读宋词,领略中国文化之美。
◆全套书共分四卷,分为春夏秋冬卷,带大家发现教科书之外的极具唯美意境的唐诗宋词。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目录

春卷

长歌行…………………………………………006

渔歌子…………………………………………010

咏 鹅…………………………………………014

春 晓…………………………………………018

咏 柳…………………………………………022

次北固山下……………………………………..026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030

山中问答……………………………………….034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038

江南逢李龟年……………………………………042

春 望…………………………………………046

春夜喜雨……………………………………….050

绝句·其一……………………………………..054

漫兴·其五……………………………………..058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062

赋得古原草送别………………………………….066

忆江南·其一……………………………………070

遗爱寺…………………………………………074

江南春…………………………………………078

清 明…………………………………………082

风…………………………………………….086

凉州词·其一……………………………………090

滁州西涧……………………………………….094

竹枝词·其一……………………………………098

乌衣巷…………………………………………102

送元二使安西……………………………………106

相 思…………………………………………110

寒 食…………………………………………11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118

题都城南庄……………………………………..122

渡汉江…………………………………………126

登科后…………………………………………130

金缕衣…………………………………………134

元 日…………………………………………138

泊船瓜洲……………………………………….142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146

春 日…………………………………………150

题临安邸……………………………………….154

游园不值……………………………………….158

咏 柳…………………………………………162

自菩提步月归广化寺………………………………166

春日偶成……………………………………….170

送 春…………………………………………174

浣溪沙…………………………………………178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其二…………………………..182

如梦令·其二……………………………………186

夏卷

江 南…………………………………………006

竹里馆…………………………………………010

鹿 柴…………………………………………014

少年行四首·其一………………………………..018

早发白帝城……………………………………..022

望庐山瀑布……………………………………..026

赠汪伦…………………………………………030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034

望天门山……………………………………….038

赠花卿…………………………………………042

悯农二首·其二………………………………….046

游子吟…………………………………………050

池上二绝·其二………………………………….054

小儿垂钓……………………………………….058

寻隐者不遇……………………………………..062

题李凝幽居……………………………………..066

采莲曲…………………………………………070

江村即事……………………………………….074

农 家…………………………………………078

蜂…………………………………………….082

江上渔者……………………………………….086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090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五首·其一…………………………………094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098

客中初夏……………………………………….102

鄂州南楼书事……………………………………106

夏日绝句……………………………………….110

三衢道中……………………………………….114

小 池…………………………………………118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二首·其二…………………………………122

夏日田园杂兴·其一………………………………126

夏日田园杂兴·其七………………………………130

乡村四月……………………………………….134

村 晚…………………………………………138

秋卷

敕勒歌…………………………………………006

出塞二首·其一………………………………….010

芙蓉楼送辛渐……………………………………014

使至塞上……………………………………….0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022

静夜思…………………………………………026

独坐敬亭山……………………………………..030

古朗月行(节选)………………………………..034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038

登鹳雀楼……………………………………….042

凉州词二首·其一………………………………..046

秋词二首·其一………………………………….050

浪淘沙…………………………………………054

悯农二首·其一………………………………….058

泊秦淮…………………………………………062

秋 夕…………………………………………066

山 行…………………………………………070

宿建德江……………………………………….074

望洞庭…………………………………………078

夜雨寄北……………………………………….082

乐游原…………………………………………086

商山早行……………………………………….090

赐萧瑀…………………………………………094

望月怀远……………………………………….098

逢入京使……………………………………….102

暮江吟…………………………………………106

菊 花…………………………………………110

赋新月…………………………………………114

江楼感旧……………………………………….118

秋日湖上……………………………………….122

题菊花…………………………………………126

小 松…………………………………………13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34

过三闾庙……………………………………….138

题花山寺壁……………………………………..142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二首·其二…………………………………146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150

江 上…………………………………………154

题西林壁……………………………………….158

秋 思…………………………………………162

冬卷

江 雪…………………………………………00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010

望 岳…………………………………………014

绝 句…………………………………………020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024

别董大二首·其一………………………………..030

枫桥夜泊……………………………………….034

塞下曲·其三……………………………………038

从军行七首·其四………………………………..044

剑 客…………………………………………048

登幽州台歌……………………………………..054

南园十三首·其五………………………………..058

题乌江亭……………………………………….062

嫦 娥…………………………………………066

寄酬韩冬郎兼呈畏之

  员外·其一…………………………………070

听弹琴…………………………………………076

己亥岁二首·其一………………………………..080

劝 学…………………………………………084

卜算子·咏梅……………………………………088

示 儿…………………………………………092

冬夜读书示子聿………………………………….096

观书有感二首·其一………………………………102

梅 花…………………………………………106

赠刘景文……………………………………….110

蚕 妇…………………………………………114

绝 句…………………………………………120

雪梅二首·其一………………………………….124

题青泥市(萧)寺壁………………………………128

满江红…………………………………………134

寒 夜…………………………………………138

节选

春卷【大红妈妈领读】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释义〕春雨似乎懂得时节变化,春天万物萌生时随即降临。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默默地滋润万物。乌云密布,笼罩田野小路;江上渔船,闪烁着点点灯火。天亮后再看那些被淋湿的花朵,成都满城必将是繁花似锦。【老梁解读】唐诗的好多篇章题目是随机起的,但杜甫这首《春夜喜雨》不一样,这首诗的题目高度地提纲挈领。《春夜喜雨》围绕着春天的夜雨,最终得出诗人的喜悦的感觉。这四个字, 扣题非常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这是诗人的经验之谈,就像老人和旁边的朋友讲,最好的雨它知道在什么时节下,春天最需要雨的时候来了。中国古人有一句话说,什么最肥什么最瘦?叫春雨最肥,秋风最瘦。春雨最肥,春雨贵如油, 滋润万物;秋风扫落叶,万物枯萎,这是经验之谈。  “随风潜入夜”,晚上诗人没睡觉,发现风刮起来,春雨就下起来了。就像潜伏一样,声音还不大,睡着了的人不会被这阵春雨给吵醒。“润物细无声”, 它滋润万物是没有声音的。“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对应前边的“润物细无声”,“野径”就是小路,天下着雨,云彩都是黑的,这句就写出寂静到什么程度。“江船火独明”, 江上那条船里边有一盏微微的烛火能见点亮,四周都是黑的,也形容出寂静无声。可是诗人第二天早上起来,和昨天晚上就全不一样了。“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红就是指花,意思是再看明天,桃红柳绿一片生机盎然。花上边沾着雨水沉甸甸的,显得非常喜庆,所以后边两句扣到这个“喜”字上了。这首《春夜喜雨》是诗人根据传统经验、自己的喜悦,惟妙惟肖地描绘了一幅极具画面感的场景,然后把《春夜喜雨》的“喜”字带给每一个人。所以这个过程很有点像明代的哲学家王阳明谈到的知行合一,有知又有行。夏卷【大红妈妈领读】江 南汉·《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释义〕江南采莲的大好时节,片片莲叶蓬勃地生长在水面上, 一群群鱼儿在莲叶间嬉戏游玩。它们一会儿游到莲叶的东边,一会儿又游到莲叶的西边, 一会儿游到莲叶的南边,一会儿又游到莲叶的北边。【老梁解读】这首《江南》为汉代民歌,汉乐府作品。汉乐府是西汉汉武帝时期政府成立的一个管理音乐的机构,有些类似现在的中国音乐家协会。这个机构经常要从民间采集诗歌,就是去采风。很多民歌都没有明确的作者,因为它们都是来自于民间口头传播,所以我们现在提起它们就说出自《汉乐府》。 那么既然是从民间采集上来的诗歌,它们就不那么讲究文人的辞藻堆砌,没有那么多的修饰词语,相对质朴、自然、活泼、生动。“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有些读者看到这四句可能会觉得很绕,因为诗句中说鱼儿在莲叶之间,又东又西,又南又北, 一般人会直接说鱼儿在水里转圈儿,但作者却把东西南北都说到了,为什么呢?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高明的修辞方式。它用鱼儿东西南北地游一圈的活动,来描绘鱼儿的欢快自由。为什么能看到鱼东西南北地转悠呢?又说明是人驾着船, 随着水流和鱼东西南北地溜达。也就是说在莲叶之间,人也和大自然融为一体。鱼是畅快的,植物是有生气的,人也是快乐的。所以这是诗词当中有我之境。虽然没有写到人,但是它用人的目光、从人的角度去观察,而眼前景物体现出来的神采,那就是人当时的精神状态,人在采莲的过程中,收获了充分的快乐。所以这首诗看起来好像写得很细、很碎,但其实靠着细致描写,使人的精神状态跃然纸上。像这种修辞方式,绝不仅仅是古代诗歌里有,我们现代人写文章也有。鲁迅在他的《秋夜》里写了一句很著名的话:“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有人就说鲁迅先生在说废话,直接说墙外就两株枣树不就完了吗?其实不然,这说明当时作者的视角相对比较单调,只能看到墙外一片天。一株是枣树,另一株也是枣树,突出了单调。“一株是,另一株也是”,注意这个“也”字的用法,它体现了在这个空间里, 作者看不到别的。这种单调,显示了作者内心世界的苦闷和孤寂。所以这样的修辞方式,它不是凭空而来的,在文学作品当中应用比较多。现在有些读者愿意自己创作诗歌,或者写文章, 不妨借鉴一下。它是内心世界和外部世界交流过程当中,非常有表现力的一种写作方式。秋卷【大红妈妈领读】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释义〕迷蒙的冷雨,连夜洒遍吴地江天。天亮时送别友人,只留下我孤对楚山,冷清的身影。到了洛阳,亲朋好友如果问起我来, 就说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的玷污)。 【老梁解读】这首诗是王昌龄在逆境当中,内心孤苦、高傲、清高的一种真实体现。王昌龄科举很顺利,年纪轻轻就考上了进士,也很顺利就当官了,但是因为他本人比较清高,不大愿意跟一些蝇营狗苟的同僚同流合污,因此遭到很多人排挤,甚至陷害,他的仕途始终不顺。每当王昌龄要晋升,就有人说他坏话,甚至把他贬到外地去。写《芙蓉楼送辛渐》的时候,王昌龄刚刚到江宁上任。江宁就是江苏南京,这是他重新获得起用,但是官并不大,当地的官场气氛也不是很好,因此他不愿意去,在老家洛阳拖延了半年,最后才去上任。到了任上,王昌龄的心里面也气不顺,这时候好朋友辛渐来看他,临别之际, 设摆酒宴写了这首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就是王昌龄对辛渐说:如果洛阳亲友问我怎么样,有人猜忌我是不是干了坏事,别人才排挤我, 你告诉大家,我冰清玉洁,问心无愧。那个时候王昌龄确实有点儿四面楚歌的味道,仕途不顺不说,周围的人也不待见他,很多人甚至把他看作丧门星。去江宁上任之前,王昌龄在襄阳遇到了前辈孟浩然,孟浩然那一段时间背后长了个疮,两个人很投缘,高兴之余纵酒无度, 结果因为贪吃饮酒,孟浩然已经快好的疮又犯了,最终病逝了。很多人因为这件事说王昌龄是丧门星,王昌龄面对种种误解和非议,内心是非常苦闷的,因此他也借这首诗发泄自己内心的不满。也就是因为如此,千年之后,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挣扎、孤傲和清高。冬卷【大红妈妈领读】梅 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释义〕在偏僻的墙角有几枝梅花, 冒着严寒独自盛开。远远望去就知道那不是雪,因为梅花隐隐传来缕缕幽香。【老梁解读】王安石的这首《梅花》是一首自况诗。自况诗就是在周边找一个事物,把它比喻成自己,或者借助对这个事物的描写,来抒发自己的心情。王安石在这里把自己比喻成凌寒独自开的梅花,这很符合他当时的状态。王安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在改革的过程中他遇到的阻力非常大, 他希望自己能够顶住压力,不和利益集团同流合污,所以他把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品质用以自比。同时王安石还是一个不修边幅的人,在生活上很随意,也不摆文人雅士的架子。比如他在家里吃饭,下人猜他喜欢吃什么,有人说王大人好像爱吃鹿肉,因为发现他把桌子上那盘鹿肉都吃光了。后来问了王安石才知道,他并不爱吃鹿肉,而只是图简单省事,因为上菜的时候鹿肉刚好就摆到他跟前,他为了夹着方便就吃最近的菜。因为他的脑袋里想的都是大事,对于生活上的小事其实是不在意的。在这首诗里,王安石拿梅花自比,说自己特立独行,不追求外在的东西,只坚守自己的品质。“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墙角”是不被人关注的地方,王安石的意思是:梅花不凑热闹,也不想成为显贵,冒着严寒,它就独自开放了。严寒比喻的就是一些困苦的环境,他把自己的变法比喻成梅花绽放的一个过程。“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很白,但即便在远处看,我们也知道它不是雪,因为我们的鼻子闻到了那里有淡淡的香味。王安石的意思是:梅花不像雪那么白,却带给了人间清香。用来比喻自己不追求什么名望、富贵,而要用自己这些作为给老百姓带来真正的实惠。王安石用梅花比喻自己,虽然历史上的王安石并没有他写的梅花这么好,但是他把梅花当作自己可以眺望的地平线,总比那些自甘堕落的官僚要强得多。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老梁讲古诗词:全四册》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9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