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识德

封面

作者:向德荣主编

页数:221页

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0086917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识·记》丛书分《识己:人生所贵在知己》《识德:德不
孤兮必有邻》《识势:此日中流自在行》《识苦:看似寻常最奇崛》四册,主题分别为认识自己、厚德载物、审时度势、刻苦奋斗,囊括古今中外365个短小精悍、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经典小故事和作者原创故事。
《识德:德不孤兮必有邻》收录了100个厚德载物的小故事,分为敬业奉献、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与人为善、宽容处事、礼貌待人、平等尊重、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知足知止10辑,其中不乏反映时代精神的名篇,力求通过读故事和识道理,挖掘故事中所蕴含的做人做事的哲理内涵,引领读者品味为人处世的大景观、修身养性的真智慧,希冀借此启迪广大读者有所思、有所悟,心灵豁然,智慧贯通。

作者简介

向德荣,1968年入伍,在铁道兵二师六团司令部任报话员、文书5年。197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留校工作。1981年3月调到湖北省总工会工作,曾任省总工会副主席。著有《职工道德四字经》《工会工作四字经》《公民道德三字经》《党员干部道德修养四字经》《劳模精神职工读本》《向德荣寓言》和《父母三字经》(与华伟芬合著)。

本书特色

以德立身,是做人的内在标准和根本原则。我们必须保持灵魂的洁净,让空地被美德占据,名利的杂草才无处生根。只要读懂本书中的小故事与大道理,便可“识德”。

目录

篇首故事:用美德占据 / 1

第 1 辑 敬业奉献 /
3

何为得道 / 4

努力是资本 / 6

享受劳动 / 8

心中只有锁 / 10

自食其果 / 12

猎狗追兔子 / 14

马和驴 / 16

猫守菜地 / 18

马拉大车 / 20

捐献鸡毛 / 22

第 2 辑 诚实守信 / 25

写在手腕上的遗嘱
/ 26

为一句话守一辈子
/ 28

真正的生意 / 30

逃票的代价 / 32

掉进河里的斧头
/ 34

狐仙交友 / 36

乌鸦藏窝 / 38

山羊安鹿角 / 40

狼与猴子 / 42

年轮的真相 / 44

第 3 辑 团结合作 / 47

瓶中取球 / 48

团结的秘诀 / 50

猴子吃桃 / 52

成为混凝土 / 54

鱼学大雁 / 56

小鱼成群 / 58

两只绵羊 / 60

蜻蜓与蜘蛛 / 62

乌鸦搬家 / 64

猴子与老虎 / 66

第 4 辑 与人为善 / 69

以碗碰碗 / 70

帮人帮己 / 72

盲人提灯笼 / 74

手术费等于一杯牛奶
/ 76

两个苹果 / 78

留下一些柿子
/ 80

鲫鱼与鲨鱼 / 82

蚊子与苍蝇 / 84

毛毛虫与红苹果
/ 86

青蛙的阴谋 / 88

第 5 辑 宽容处事 / 91

仇恨袋 / 92

多穿一件衣服
/ 94

四颗糖果 / 96

烧掉第一封信
/ 98

是谁占地 / 100

心灵的土地 / 102

小树与男孩 / 104

和谁说话 / 106

遇到老虎 / 108

公鸡与狗斗 / 110


6 辑 礼貌待人 / 113

绅士风度 / 114

最后的面试 / 116

弄松的鞋带 / 118

他需要掌声 / 120

别忘了谢谢 / 122

推倒自己 / 124

刺猬取暖 / 126

狗追骏马 / 128

人眼看人低 / 130

兔子问路 / 132

第 7 辑 平等尊重 / 135

红帽活动 / 136

保安救女工 / 138

萧伯纳与小女孩
/ 140

乞丐买面包 / 142

挺起你的胸膛
/ 144

一声“兄弟” / 146

你我都是商人
/ 148

这里如何 / 150

两只野猫 / 152

捉蜻蜓 / 154

第 8 辑 谦虚谨慎 / 157

懂得低头 / 158

穿过小门 / 160

天下第一棋手
/ 162

拿最小的面包
/ 164

最好的猎人 / 166

演的是角色 / 168

哪些蛋是我下的
/ 170

鸭子穿衣 / 172

我是狮子 / 174

猴子与青蛙 / 176

第 9 辑 严于律己 / 179

白袍点墨 / 180

你知我知 / 182

卢梭的忏悔 / 184

钉钉子 / 186

红绿灯 / 188

擦净窗户 / 190

小狗看漫画 / 192

镜与窗 / 194

老绵羊的提醒
/ 196

四狗请销假 / 198

第 10 辑 知足知止
/ 201

比原来还少 / 202

一根树枝 / 204

一无所缺 / 206

“99一族” /
208

断其诱惑 / 210

吃棉花糖 / 212

为了更多 / 214

缠树的藤 / 216

钓钩上的虫干 / 218

蜜蜂与苍蝇 / 220

节选

篇首故事
用美德占据
一位哲学家带着一群学生游学归来后,到郊外的一片草地上坐了下来。哲学家说:“你们快要结束学业了,今天我们来上最后一课。你们看,我们周围长满了杂草,我想知道你们会如何铲除这些杂草。”学生们对哲学家的提问非常惊讶,他们没有想到一直探讨人生奥妙的哲学家,竟然在最后一课上问这么简单的问题。
“老师,只要有一把铲刀就够了。”“老师,用火烧也是很好的办法。”“老师,撒上石灰就可以除掉所有的杂草。”“老师,斩草要除根,只要把根挖出来就行。”等学生们都回答完毕,哲学家站起来说:“课就上到这里。你们回去后,按照自己的办法除去一片杂草。一年后的今天,没有除掉杂草的人再来这里相聚。”
第二年,没有除掉杂草的学生依约回到了郊外,发现这里不再是杂草丛生,而是一片长满谷子的庄稼地。他们没有等来哲学家,却发现哲学家留下的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要想铲除杂草,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庄稼长势良好。同样,要想让灵魂无纷扰,唯一的方法就是用美德占据它。”
【识道理】
再多的知识也代替不了美德,没有美德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美德无处不在,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可以大到胸怀天下、博爱万物,也可以小到尊老爱幼、爱护环境。
以德立身,是做人的根本标准和原则;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应该贯穿于人生的全部过程。心灵不会是一块永远闲置的空地,只要不种庄稼,就会长满杂草。空地只有被美德的庄稼占据,名利的杂草才无处生根。
“杂草”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我们必须加强道德修养,不时检查并及时除去心灵上的杂草,才能保持灵魂的洁净,不被外界纷扰所束缚。
第1辑 敬业奉献
爱岗敬业是伟大的奉献精神,伟大出自平凡,没有平凡的爱岗敬业,就没有伟大的奉献精神。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对大多数人来说,由于条件和环境等因素限制,无法实现这一点,那么发现工作的价值与意义,就成为爱岗敬业的重要前提。
何为得道
一位年轻和尚多年来苦修参禅,但一直没有进步。有一天,他打听到深山古寺的住持老和尚是一位得道高僧,便决定进山向老和尚求教。
见了老和尚后,年轻和尚问:“得道之前,您在做什么?”老和尚答:“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又问:“那得道之后,您又做什么?”老和尚答:“还是砍柴、担水、做饭。”
年轻和尚疑惑不已:“那何谓得道?”老和尚答:“得道之前,我砍柴时惦念着担水,担水时惦念着做饭,做饭时又惦念着砍柴;得道之后,我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这就是得道。”
【识道理】
做同样的事,得道前,做这事时想那事,这山望着那山高;得道后,做事能集中精力,心无旁骛,专心致志。
有定就有慧,虽然干着同样的事情,智慧不一样,结果也就不一样。只有倾心本职,干一行、爱一行,专心谋事、用心做事,才能一心成事。
第2辑 诚实守信
诚实守信是人际交往的第一原则。想要收获他人的真诚,就要自己做到诚实守信。诚信就像一面镜子,一旦打破,人格就会出现裂痕。当你对自己、对他人都诚实守信的时候,世界上就没有人能够欺骗得了你。
掉进河里的斧头
一个农夫把斧头掉进了河里,他非常伤心,坐在河边哭了起来。财神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捞出了一把金斧头,农夫摇头说:“这不是我的斧头。”财神又捞出一把银斧头,农夫还是摇头。财神捞出一把铁斧头时,农夫说:“这才是我的斧头。”最后,财神把金斧头和银斧头一起送给了农夫。
一个贪心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故意把自己的铁斧头扔进河里,坐在河边哭了起来。财神跳进水中帮他打捞,捞出一把金斧头后,贪心的人马上说:“这就是我丢失的斧头。”财神厌恶他不诚实,便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结果,贪心的人不仅没得到金斧头,反而失去了自己的铁斧头。
【识道理】
诚实守信的老实人终会得到福报,背信弃义的贪婪者不可能时时处处占尽便宜,有时甚至会“偷鸡不成反蚀把米”。
诚实是人世间最珍贵的宝物,是每个人都应当坚守的情操。不说假话,不办虚事,日后你所得到的远比你曾付出的多得多。
第10辑 知足知止
知足知止,萧然无累。只有知足,才能知止;只有知止,才能将知足落到实处。知足常足,终身不辱 ; 知止常止,终身不耻。只有真正掌握知足知止的要义,才能成为一株忘忧草,时常拥有平和的心境和幸福的感受。
一无所缺
一位老人在自家门口的一块空地上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地将送给一无所缺、全然满足的人。”
一名富有的商人骑马经过此处,看到这个牌子后,心想:“此人既要放弃这块土地,那我最好捷足先登把它要下来。我是个富有的人,拥有一切,完全符合他的条件。”
于是,商人叩门说明来意。老人问他:“你真的一无所缺、全然满足了吗?”商人答:“那当然了!我拥有我所需要的一切。”老人笑道:“那您还要这块土地做什么?”
【识道理】
知足是天然的财富,奢侈是人为的贫困。永无止境的欲望往往使人心不安:有钱的人总是希望金钱再多些,有权的人总是企图地位再高些,有名的人总是渴望名气再大些。
巴尔扎克说:“贪心好比一个套结,把人的心越套越紧,结果把理智闭塞了。”只有通透地认识和理解事物,明白无穷欲望带来的恶果,及时知足知止,才能获得长久的平安富足和幸福快乐。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识德》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9524.html

Recommended For You

  • No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