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昌山主编
页数:430页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221685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叔雅先生:国学大师刘文典诞辰125周年纪念文集》为国学大师刘文典先生诞辰125周年纪念文集,收有国内著名学者研究刘文典先生的学术论文20余篇,比较全面和深刻地论述了刘文典先生的生平经历和学术思想,是一部研究刘文典先生其人其学的重要学术著作。
作者简介
张昌山,毕业于云南大学历史系。现任云南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教育部高校档案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西南民族研究学会副会长、云南省中华传统道德研究会会长、“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与实践研究”省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首席专家、云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档案学、民国学术史及廉政文化等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及横向课题的研究工作。多次荣获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励。
目录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代序)
张昌山
重拾起尚未忘却的记忆——受叔雅师耳提面命的零星回忆
张文勋
纪念刘文典先生
程桦
叔雅先生
吴进仁口述张昌山张志军等撰文
我的父亲刘文典
刘平章口述张昌山卫魏等撰文
刘文典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文化贡献——兼评“狂人”“狂语”
殷光熹
刘文典先生学术成就述略
诸伟奇
论刘文典先生的学术精神——纪念我的“太老师”刘文典先生诞辰125周年
欧明俊
刘文典的文史研究及其比较意识
张思齐
刘文典的治学精神
李元奇
刘文典的五四:从民族革命者向新文化创建者的嬗变
周孜仁
沟通中西:刘文典与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章玉政
现代庄子也是抗战文化战士
林文俏
恃才的狂狷与晚年的归依——刘文典的大学教书生活
郭旺盛
刘文典晚年的政治理念
杨园
论刘文典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蔡耀鹏
大师的风骨:刘文典与熊十力
侯敏
我读《淮南鸿烈集解》
张双棣
论《淮南鸿烈集解》的校勘学成就
杨胜朋张祖洲
从《三馀札记》看刘文典古籍校注之特色
孙兴义
郭象“独化”哲学中俯仰与《庄子》虚静的整合
张锡坤
《庄子》“卮言”辨析
刘畅
《庄子》“道”的诗意象征
赵德鸿
庄子的“方外之游”与“方内之游”
胡祥云
刘文典张秋华伉俪捐赠文物追述
诸伟奇
刘文典先生“二战”期问被劫藏书寻觅与反思
刘胡乐
刘文典三代人七十年寻书记
林文俏
关于刘文典史料的发掘与研究问题
章玉政
最是斯文——以刘文典先生弟子吴进仁先生
王新
刘文典生平暨劳伟书先生诗词作品展前言
杨园撰稿李森审订
编后记
张昌山
重拾起尚未忘却的记忆——受叔雅师耳提面命的零星回忆
张文勋
纪念刘文典先生
程桦
叔雅先生
吴进仁口述张昌山张志军等撰文
我的父亲刘文典
刘平章口述张昌山卫魏等撰文
刘文典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文化贡献——兼评“狂人”“狂语”
殷光熹
刘文典先生学术成就述略
诸伟奇
论刘文典先生的学术精神——纪念我的“太老师”刘文典先生诞辰125周年
欧明俊
刘文典的文史研究及其比较意识
张思齐
刘文典的治学精神
李元奇
刘文典的五四:从民族革命者向新文化创建者的嬗变
周孜仁
沟通中西:刘文典与进化论在中国的传播
章玉政
现代庄子也是抗战文化战士
林文俏
恃才的狂狷与晚年的归依——刘文典的大学教书生活
郭旺盛
刘文典晚年的政治理念
杨园
论刘文典诗歌中的忧国情怀
蔡耀鹏
大师的风骨:刘文典与熊十力
侯敏
我读《淮南鸿烈集解》
张双棣
论《淮南鸿烈集解》的校勘学成就
杨胜朋张祖洲
从《三馀札记》看刘文典古籍校注之特色
孙兴义
郭象“独化”哲学中俯仰与《庄子》虚静的整合
张锡坤
《庄子》“卮言”辨析
刘畅
《庄子》“道”的诗意象征
赵德鸿
庄子的“方外之游”与“方内之游”
胡祥云
刘文典张秋华伉俪捐赠文物追述
诸伟奇
刘文典先生“二战”期问被劫藏书寻觅与反思
刘胡乐
刘文典三代人七十年寻书记
林文俏
关于刘文典史料的发掘与研究问题
章玉政
最是斯文——以刘文典先生弟子吴进仁先生
王新
刘文典生平暨劳伟书先生诗词作品展前言
杨园撰稿李森审订
编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