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马纪岗主编
页数:171
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682663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精品系列规划教材,“立德树人”系列教材》是针对目前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形势及法律知识缺乏情况,从大学生安全法律理论、安全法律观念、安全法律心理等方面出发,强化大学生安全法律意识。帮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安全技能,灵活应对各种安全法制问题,提高大学生安全意识和危险防范能力。
目录
第一节 安全环境与安全意识
第二节 法制环境与法制意识
第三节 加强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的意义
第四节 大学生安全法制意识的培养
安全教育篇
第一章 打架斗殴逞义气害人害己后悔迟
第一节 大学生打架斗殴的后果及成本
第二节 大学生打架斗殴的诱因
第三节 大学生打架斗殴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 时时处处莫大意交通安全记心间
第一节 大学生交通事故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发生交通事故的原因教训
第三节 重视做好交通安全事故的预防
第四节 妥善做好交通事故的处置
第三章 宿舍失火酿惨剧防范措施要牢记
第一节 大学生宿舍失火的原因
第二节 发生宿舍失火事件的处置方法
第三节 大学生宿舍失火的预防
第四章 入室盗窃坏品行得不偿失要警醒
第一节 大学生偷盗的主要类型
第二节 发生偷盗事件的处置
第三节 大学生偷盗事件的预防和防范
第五章 夜不归宿犯校规安全隐患莫轻视
第一节 夜不归宿的原因
第二节 夜不归宿的处置
第三节 夜不归宿的防范
第六章 痴迷网络惨被骗虚拟空间擦亮眼
第一节 大学生遭遇网络诈骗的常见类型
第二节 网络诈骗的主要手段
第三节 网络诈骗的处置措施
第四节 网络诈骗的预防和防范
第七章 渴望成功入传销丧失自由丢钱财
第一节 大学生陷入传销的原因及暴露的问题
第二节 大学生陷入传销如何处置
第三节 传销的预防和防范措施
第八章 抑郁失恋闹轻生心理问题要辨明
第一节 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第二节 常见心理问题的疏导
第三节 积极做好预防
第九章 盲目攀比乱借贷身不由己加倍偿
第一节 校园贷的类型及危害
第二节 校园贷事件的处置方法
第三节 非法校园贷的预防
法制教育篇
第一章 考试作弊违校纪丧失学位丢学籍
第一节 考试作弊的原因及暴露的问题
第二节 考试作弊的危害
第三节 考试作弊的预防措施
第二章 轻信网络假消息散布谣言被拘留
第一节 网络散布谣言的原因
第二节 网络谣言的处置方法
第三节 网络谣言的预防措施
第三章 缺失信念遭洗脑传播邪教被批捕
第一节 邪教传播途径及危害
第二节 传播邪教的处置方法
第三节 预防邪教的措施
第四章 目无法纪自逞强涉”黄赌毒”被处罚
第一节 酗酒滋事、涉”黄赌毒”的危害
第二节 处置措施
第三节 防范措施
附录一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附录二 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
附录三 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
附录四 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附录五 教育部关于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决定
附录六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附录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节选
《大学生安全法制教育/高等教育公共基础课精品系列规划教材,“立德树人”系列教材》: 一、安全环境 “安全”是人和动物受到保护、没有危险、不受伤害、没有事故的一种状态。“环境”既包括以大气、水、土壤、植物、动物、微生物等为内容的物质因素,也包括以观念、制度、行为准则等为内容的非物质因素;既包括自然因素,也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非生命体形式,也包括生命体形式。所以“安全环境”是人和动物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受到保护、没有危险、不受伤害、没有事故的一种状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需要一种安全的环境做基础保障,大学生的成长更需要安全的环境。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安全环境可以分为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包括:社区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等。自然环境是社会环境的基础,而社会环境又是自然环境的发展。自然环境是环绕人们周围的各种自然因素的总和,自然环境也是外在的客观环境,主要是我们无法掌控和预料的环境部分,大学生处于当下的自然环境中应该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自我判断、自我分析的能力。社会环境可以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硬环境”主要是指社区、家庭、学校能力提供的外在的安全物质保障;“软环境”指的是国家、社区、学校能够给予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以及家庭给予的安全感。狭义的社会环境仅指人类生活的直接环境,如家庭、劳动组织、学习条件和其他集体性社团等。社会环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人类活动给予社会环境以深刻的影响,而人类本身在适应改造社会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变化。二、安全意识“意识”是指人脑对大脑内外表象的觉察,为一种特殊而复杂的运动,可以反映(映射)真实世界以及非真实有意识自身的运动,可以正确映射真实和意识本身规律,也可不正确或歪曲反映。 “安全意识”是指对人身心免受不利因素影响而存在的条件与状态所持有的心理活动总和。它是人们对生产、生活中所有可能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客观事物保持警觉和戒备的心理状态。安全意识包括国家安全意识和个人安全意识,其中国家安全意识包括国民安全意识、领土安全意识、主权安全意识、政治安全意识、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军事安全意识、经济安全意识、文化安全意识、科技安全意识、生态安全意识、信息安全意识等等;而个人的安全意识包括个人的生命安全意识、财产安全意识、情感安全意识、心理安全意识、行为安全意识等。 大学生应具备的安全意识是指学生通过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对现实安全准确、清醒的认识,对外在客观事物的安全状态进行正确的判断;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地进行决策和控制,使自己或他人免受伤害,成为知法、守法、护法、明辨是非并具有防范能力的公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