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晓春著
页数:19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61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中国古代社会以血缘家族为基础,具有熟人熟事的社会特点;而与熟人熟事的社会特点相适应,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出了以道为核心的思想系统。但是随着中国进入现代社会,传统社会熟人熟事的特点逐渐弱化,中国的道文化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儒家思想及其现代化》从中国古代人文精神、思维方式、本体论、认识论、语言、心性论、道德修养等诸方面的变革问题入手,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试图探索出一些可能的使中国古代儒家思想走进现代生活的有效途径。
作者简介
李晓春,兰州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哲学思想史博士。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一直从事哲学哲学史的研究。曾经在我社出版过专著。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精神
第二章 中国人的法象思维
第三章 中国古代时空观与道观念的演变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本体论
第五章 格物致知
第六章 中国古代思想表述“道”的语言
第七章 中国人的心性修养
第八章 熟人熟事的世界和陌生人的世界
第九章 自然语言与哲学语言
第十章 儒家思想向陌生化世界的敞开
第十一章 儒家思想在陌生人世界中的道德践履
附录一 王弼“体用论”述真
附录二 试论苟子对告子人性论的继承与扬弃
主要参考文献
节选
《儒家思想及其现代化》: 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古希腊,古希腊之所以会形成以逻各斯为核心的形而上学传统是与其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息息相关的。从地域范围上来说,古希腊本土的整个面积并不大,而且即使这不大的地域又被海洋划分成了大大小小的一系列岛屿,岛屿和陆地上山峦重叠,将陆地划分为一些小的区域。显然,在人类生活的早期,不大的岛屿上生活的人口自然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再加上海洋和山峦的阻隔,这就限制了各岛屿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的可能性。即使在希腊在小亚细亚和黑海周围建立了许多殖民地后,其城邦的政治结构依旧没有质的改变。而在现实中,正如我们所分析的,希腊形成了一系列的城邦;城邦都不大,人口有限。古希腊虽然也存在许多相互征服的战争,但征服的困难性是非常大的,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荷马史诗》中看到。在著名的特洛伊战争中,据说为了争夺世上最美的女人海伦,以阿伽门农和阿喀琉斯为首的希腊军队进攻以帕里斯和赫克托尔为首的特洛伊城,战争进行了十年之久,最后希腊人通过使用计谋(特洛伊木马)才得以攻下特洛伊城。特洛伊战争显示了这种旷日持久的远隔海洋的战争的困难性,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希腊虽然有斯巴达这样的专制政体,但也存在着以雅典为代表的民主体制。总的来说,希腊各城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规则,虽然也存在着雅典对其他同盟城邦的控制和压榨。这样,希腊各城邦之间由于海洋的阻隔,形成了一种相对平等的对话机制。本来希腊可以一直遵守这一原则,但是在古希腊发展的后期,由于雅典的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斯巴达终于与雅典开始了近30年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战争的结果促成了希腊的最终衰落。 在世界的各个地域,专制集权统治非常普遍,而在希腊虽然有专制集权的斯巴达,但也存在着民主的雅典,这个意义就很独特。这就使得希腊文明的这种政治现实不同于只存在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也因此导致了城邦内部和外部对规则的强调,而这种城邦内部和城邦之间强调规则的政治体制和文化基因产生了强调求知和规则的形而上学传统,这使得西方文化从一开始就奠基于以逻辑推演为基础的形而上学之上。 希腊是欧洲文明的摇篮,而欧洲的地理境遇与希腊有一定的相似性。欧洲大陆向东与中东接壤,向南与北非相望,这三个地区环地中海而形成一个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在人类历史的早期,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都与大的河流有着密切的关系,欧洲的莱茵河、易北河、奥得河、多瑙河等水系,北非的尼罗河水系与中东的两河(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水系足以支撑起鼎足而立的三种文明形态。显然,在西亚、欧洲和北非之间存在着一种力量的平衡,这导致这一地区存在着专制集权和民主分权两种形式之间的张力。西方文明的这一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相比于从未出现过民主制的文明,它无疑多了更多选择的余地。 罗马人的情形和希腊人相似,他们来源于同一种族,同属于印欧语系。而且希腊对罗马有着很大的影响,希腊在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建立起一些殖民地,并将字母表、艺术、神话、宗教传播到罗马。最典型的是罗马神话,它本身就取自希腊神话。公元前509年,罗马摆脱伊特鲁立亚人的统治,建立了共和国,这一统治秩序有别于中央集权式的统治,王权被排除出了共和国。而罗马存在的地域又与希腊不同,因为意大利半岛的亚平宁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它并没有把意大利半岛隔成一块一块的独立的区域,而罗马时期著名的阿庇乌大道就从罗马一直通到布朗迪西恩。这使得罗马有机会统一整个意大利,并发起了征服欧洲的战争,最终建立起罗马帝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