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

封面

作者:赵维玺著

页数:373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239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魏光焘是晚清时期一位有着较大影响的封疆大吏。《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以晚清湘军人物魏光焘的宦迹为线索,动态跟踪了传主魏光焘在陕甘、新疆、云贵、两江和福建地区的施政方针和政策,并将这一人物置于晚清这一特殊的历史场景下,对其治理西北和西南以及东南地区的举措进行全面而客观地评价。

作者简介

赵维玺,男,生于1974年。甘肃天水人。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副教授。2000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世界历史专业学士学位,2003年获兰州大学历史系中国少数民族史专业硕士学位,曾就职于石河子大学政法学院历史系,2009年7月获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近代中国研究所至今,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边疆史和晚清人物研究。曾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专著2部。

本书特色

在光绪朝的封疆大吏中,魏光焘可谓声名显赫。他曾护理新疆巡抚,一任陕西巡抚,继而陕甘总督、云贵总督兼云南巡抚、两江总督、闽浙总督。
赵维玺著的《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全景式地再现了魏光焘波澜壮阔的一生,为我们认识魏光焘和他所处的时代,提供了可信的最基本的史实。

目录

第一章 家世与早期经历

第二章 平庆泾固道任内
第一节 致力于地方文化建设
第二节 调整行政建置
第三节 改善交通与环境

第三章 经略新疆
第一节 协助新疆建省
第二节 护理新疆巡抚

第四章 北上抗日
第一节 外围战
第二节 巷战

第五章 主政陕西
第一节 裁兵节饷
第二节 举办陕西新式教育
第三节 整顿陕西经济
第四节 维护社会稳定
第五节 兴修水利和基础设施
第六节 整肃吏治
第七节 短暂的陕甘总督

第六章 出任滇督
第一节 剿匪
第二节 设立云南课吏馆
第三节 编练新军
第四节 腾越开关及其管理
第五节 派遣留学生和创办新式学堂
第六节 云南中外交涉

第七章 坐镇两江
第一节 整顿盐务
第二节 两江近代教育的推进
第三节 两江防务建设
第四节 经理江南制造局
第五节 关注日俄战争及应对
第六节 增设“虔南厅”
第七节 开办镇江警政
第八节 处理南洋商务纠纷
第九节 办理”苏报案

第八章 最后的宦迹:调任闽浙总督
第一节 整顿福建军队
第二节 派送日本留学生
第三节 福建中外交涉

第九章 回归桑梓及晚年
结束语
附录 魏光焘生平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  左宗棠奉命督师陕甘后,于同治七年(1868)檄调魏光焘进入陕甘作战。魏光焘在繁忙的军事之余,对于甘肃的文化建设事业也备极重视。同治七年(1868)戊辰,魏光焘率部转战于陕北一带。不久又行军驻防西安、凤翔,移兵鄜州和洛水,一路经过环县和庆阳。戎马倥偬之余,并未忘记对百姓的劝化,对当地市民谕以礼仪,试图从文化方面稳定战后地方秩序。同治八年(1869)夏,魏光焘率部分巡陇东。庆阳自遭战火侵袭后,“附城一带,杳无人迹,城内荒草成林,骨骸堆积,奇禽猛兽相聚为薮”①。景象十分凄惨。为此,魏光焘大力抚恤地方百姓,招徕流亡百姓开垦业已荒废的土地。在魏光焘的实力经营下,庆阳一带的农业生产逐渐得以复苏。庆阳一带安定后,魏光焘将该地的文化建设提上了日程。他看到庆阳大成殿在战火中“殿府丘墟,鞠为茂草”②,感触颇深,曾慨叹:“呜呼!此斯文托命之原也。海内云扰二十年,次第廓清,庆中兴而垂亿万世庥者,我朝圣圣相承,一本斯道以维之也。郡初复,百废俱兴,矧文庙重祀,曷可忽乎?”③于是和地方官员谢大舒一同上书陕甘总督左宗棠,请求在大成殿旧址上予以重修,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获得左宗棠的首肯后,魏光焘开始着手重建。因庆阳初定后,地方经济维艰,经费无从筹措。故魏光焘首倡捐资,庆阳地方官员宁州知州杨大年、安化知县周继盛、正宁知县黄绍薪、环县知县余甫勋、合水知县廖绍铨亦先后踊跃慷慨解囊,筹集经费。然后,魏光焘派副将刘洪胜和训导牛步月为监修,召集工匠负责修建。一应建筑材料木石等物,均由魏光焘派其部属搬运。在地方人士和将士的通力合作下,重建大成殿工程很快在4月内顺利竣工。  固原的庙学,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初修规模很小。至明弘治年间,总治三边军务、户部尚书秦竑重新增修。新修的庙学:广二十五丈,袤五十丈,建成大成殿八楹,崇五寻,戟门、棂星门各三间,崇二寻,两庑各计五间,崇二寻。①之后因固原屡受战火侵袭,许多建筑不同程度地遭到了毁坏,文庙亦未能幸免。魏光焘担任平庆泾固道期间,目睹固原文庙被毁的惨状,极为痛心。但因军务迫急,无暇顾及重建之事。同治十年(1871)春,湘军攻破金积堡。陕甘总督左宗棠此时亦急于振兴固原的文教事业,命魏光焘一面办理战后安抚事宜,并指示其遵循庆阳旧有章程,对该地的文庙予以重修。魏光焘和固原提督雷正绾商议后,决定以知州萧明才和训导魏兴万负责文庙工程,派副将刘洪胜督饬将士参与修建,于同治十年(1871)四月落成。  此次重修,规模较前有很大扩展,南北至关街,东至石宅,西至旧庆祝宫;前为万仞宫墙照壁,东角门日“礼门”。外有墙,嵌有“文武官员至此下马”长方石一。西角门日“义路”,门外墙嵌石亦如东门。第一级中建牌坊、石砌之泮池,左右以“忠孝”“乡贤”二祠翼之;而文武官厅,亦兼隶焉。②并设置了祭祀古代圣贤的牌位。第二级中建大成殿,正中至圣先师孔夫子神位,前明系塑像,清易之于木牌。左右辅以四配:东复圣颜子,述圣子思子;西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十二哲:东闽子骞,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夏,有子若;西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言子偃,颛孙子师,朱子熹。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从边吏到疆臣-魏光焘评传》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8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