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雷锋日记

封面

作者:员晓博编著

页数:191

出版社: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3719370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每年3月5日,是全国中小学生学雷锋做好事的日子。这一天,他们会走上街头,为人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也爱读《雷锋日记》,因为可以从中汲取力量、获得温暖和辨明方向。可是,有多少人了解雷锋早年的经历呢?一个旧社会的孤儿_义是怎样在党的关怀下,成长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的?  《雷锋日记/少儿红色经典丛书》以雷锋同志的日记为主线,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穿插了雷锋的故事,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读者理解日记的写作背景,学习雷锋精神。希望小读者们能从小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高尚的人格,“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

本书特色

  《雷锋日记/少儿红色经典丛书》以雷锋同志的日记为主,还收录了雷锋的真实故事。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爱憎分明不忘本,立场坚定斗志强……”中国的几代人都是唱着这支歌成长起来的。”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雷锋精神是不是过时了呢?当然不是,恰恰相反,我们的时代更需要那种“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因为他们才是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脊梁。雷锋精神将永放光芒!

目录

导读
正文
团山湖的拖拉机手
年轻纯洁的心
“做一颗革命的螺丝钉”
弓长岭的建设者
暴风雨中
我参军,我光荣
抗洪奋战七天七夜
做个“傻子”也光荣
对待同志像春天般的温暖
光荣入党
苦难童年
太阳升起
饮水思源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
“为社会主义多添一块砖”
人民代表为人民
“钉子精神”记心间
和少先队员在一起
雨夜送大嫂
“对待敌人像严冬一样冷酷无情”
松柏长青
附录
雷锋大事纪
雷锋名言
读后感

节选

  《雷锋日记/少儿红色经典丛书》:  团山湖农场一片欣欣向荣,建设的场面热火朝天。这天午休的时候,一位从望城县坪塘区供销社来的年轻姑娘正在农场中四处参观。走着走着,姑娘被一个在路边读书的小伙子吸引住了,在这个热火朝天的劳动农场中,怎么还有个忙里偷闲的年轻人呢?姑娘走上前去和青年攀谈起来:“小伙子!你看什么书呢?能不能给我看看?”小伙子抬头一看,眼前的这位姑娘有些眼熟。  “小雷?”  “王姐,你怎么也来团山湖了?”  原来这位姑娘叫王佩玲,是从望城县供销社下放到团山湖农场劳动学习的。一年前,雷锋还在望城县做公务员,那时候他经常去供销社买东西,就跟在那儿做营业员的王佩玲认识了。  接触的多了,两人才发现彼此都是“书虫子”,共同的兴趣爱好拉近了两个年轻人的距离。恰巧供销社旁边就是书店,一有空,雷锋和王佩玲就相约去书店看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家》、《浮沉》都是他们十分喜欢的著作。他们还经常相互交流读书的心得,一来二去,就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王佩玲比雷锋大两岁,雷锋就亲切地喊她“王姐”。  在望城县的时候,王佩玲和雷锋之间就建立起来十分深厚的友谊。有一次,雷锋来供销社买手电筒,但没有货了,雷锋有些沮丧。王佩玲就问:“小雷,你买手电筒干什么?”“王姐,我晚上喜欢看看书,但开灯看书影响大家的休息,这不就想买个手电筒照明吗?”王佩玲听完之后很受感动,雷锋爱学习、肯用功的精神一直都是她十分钦佩的。  一天,雷锋又来买东西。他结完帐刚要走,王佩玲把一个手电筒塞进了雷锋的手里。雷锋拿在手里左看右看,爱不释手。“王姐,手电筒多少钱?我给你!”王佩玲只好说:“手电筒是我自己的,不是买的,就当送给你的礼物吧!”从这之后,每天晚上雷锋读书的时候,都’有这只手电筒陪在身边。  王佩玲和雷锋之间总是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的。一天,雷锋兴高采烈地来到王佩玲的住处,笑眯眯地对她说:“王姐!送你一件礼物!”王佩玲接过来一看,原来是一个日记本,里面还有一张雷锋精神抖擞的照片,照片背面工整地写着:“送给王佩玲同志留念。雷正兴赠。”王佩玲对这个日记本非常珍视,小心翼翼地把它放在了自己的抽屉里。  当时,农场团支部正好组织共青团员们写日记,记下每天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以及自己的思想发展情况。借这个机会,雷锋就带领王佩玲一起写日记,两个人还互相交换日记阅读。王佩玲的文化程度不高,日记中难免有一些错别字,雷锋看过之后总会耐心地指出并教她改正。看过雷锋的日记,王佩玲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你的文章写得好,可是你写字就像打醉拳一样,字体往右边倾斜。”雷锋笑嘻嘻地接受了批评。  两个年轻人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在工作之余不断丰富着自己的知识和提高觉悟。一天,雷锋发现王佩玲没有精神,就问:“王姐,最近怎么不看书了?”  “劳动了一天特别累,没有精神看书了。”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雷锋日记》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69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