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陆侠著
页数:187页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1204246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在蒙城地区广泛流传的, 由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和劳动过程中创造出来的, 反映人们的生产生活经验, 具有通俗性、地域性、口语性特点的定型语句, 即蒙城方言熟语, 主要包括谚语、歇后语、成语和惯用语。
作者简介
陆侠,安徽蒙城人,汉语言文字学硕士,亳州学院中文与传媒系讲师。主要从事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及现代汉语教学研究: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主持2014年度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项目“蒙城方言熟语研究”,参与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5项。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蒙城简介
第二节 蒙城方言研究概述
第三节 相关说明
第二章 蒙城方言谚语
第一节 蒙城方言谚语分类
第二节 蒙城方言谚语修辞
第三章 蒙城方言歇后语
第一节 蒙城方言歇后语的类型及结构特征
第二节 蒙城方言歇后语的语义特征
第三节 蒙城方言歇后语的风格色彩
附录 蒙城方言歇后语例释
第四章 蒙城方言惯用语
第一节 蒙城方言惯用语的语法特征
第二节 蒙城方言惯用语的语义及修辞特点
第三节 蒙城方言惯用语的风格色彩
附录 蒙城方言惯用语例释
第五章 蒙城方言成语
第一节 蒙城方言成语的语法特征
第二节 蒙城方言成语的风格特色
第三节 蒙城方言成语的修辞特点
附录 蒙城方言成语例释
节选
《蒙城方言熟语研究》: 一、歇后语是具有双层含义的语汇 所谓歇后语具有“双层含义”,是指歇后语不仅有语面义,还有引申义(语里义)。引申义是在语面义的基础上引申而来的。引申义是歇后语的真正意义、实际意义,或者说是歇后语的语用功能意义。歇后语进入语用后所体现和使用的正是其引申义。关于歇后语的双层意义,早已为不少学者所关注。温端政主张把歇后语的语面义称作“本义”,把歇后语的引申义称作“别义”;李小平也认为歇后语有双层意义,把它们称为语面义和引申义;李行健也强调歇后语“都有语义的双层性”。为了表述和理解的方便,笔者仍按一般的习惯把歇后语的语底义称作歇后语的引申义。 1.语面义和语底义 歇后语既有语面义,又有语底义,这是构成歇后语的基本前提,是任何歇后语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语面是形象性语言,语底是抽象性的语言,语面和语底有着内在的统一关系。李霞认为,歇后语侧重描述一种情状,主要表现语言以“辞趣”为本位的美学功能,着重表现滑稽幽默的风格,“辞趣”体现在“引”和“解”的关系上,两者的关系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解”对“引”所暗示的语义方向突然逆转,使整个句子的逻辑发展改向。第二类是“解”在语义上和“引”产生偏离。(李霞,1998)正是这种语面意义和语底意义的不同,才产生了辞趣的美学功能,这也正是歇后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所应有的灵魂。 2.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 歇后语又有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这里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一致的,如“仓宫不识‘串’字——中中”,语底是“中中”。此例字面意思是表示应承或肯定,规约意义同样表示应承或肯定,也就是说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是一致的,这种歇后语在整个歇后语系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另一种是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不一致的,如“冷水洗玻璃——清清白白”。此例语底“清清白白”,字面意义是清新洁白,与前面部分“冷水洗玻璃”相应,规约意义是清楚明白,形容事情非常清楚明白,没有什么可疑或可怕的。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不一致,在歇后语家族中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正是歇后语独特魅力所需要的,人们看到一条歇后语,根据语底的字面意思进行推敲和猜测,一经发现了规约意义,便产生一种俏皮诙谐的意味,让人回味无穷。 在探讨歇后语语义的时候,很多学者都主张语义的双层性这一观点,如温端政在《歇后语》中认为歇后语的后一部分有本义和别义之分。同样,在《蒙城方言熟语研究》中,笔者也主张意义的双层性,称之为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两者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而多数情况下是不一致的,这和歇后语的性质有关。歇后语是一种幽默诙谐的语言,当字面意义和规约意义不一致时,人们就会从字面意义中推出其规约意义,从而产生一种活泼俏皮的意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