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正义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研究

封面

作者:王广

页数:267页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

ISBN:97872140631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五章, 内容包括: 迈向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对蒲鲁东主义正义观的批判、对拉萨尔主义正义观的批判、对杜林正义观的批判、重塑正义的思想疆域等。

作者简介

王广,1979年3月生,200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法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政治哲学,现为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研究室主任。

本书特色

马克思恩格斯对正义问题的研究,不是局限在正义本身的范围内,仅就“正义”而谈“正义”,而是深入正义问题背后,探究其后的物质生产根源与经济社会动因;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正义作为一种历史观念,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同样会发生变化甚而退出历史舞台,因而要真正解决正义问题,必须chaoyue正义观念的社会土壤,探究正义之后更加辽远的社会历史空间。

目录

序言何谓马克思的“正义”?韩立新1

作者的话1

导论1

一理论与现实:问题的提出1

二回顾与检审:学界研究状况5

三批判与建构:本书研究构想11

1薄÷砜怂级鞲袼沟闹滤悸肪叮骸巴ü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12

2薄”臼槿个批判的择出16

第一章迈向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18

一马克思的思想转变与正义观转变19

二社会环境、家庭熏陶与理论启蒙23

三《莱茵报》时期的新理性主义正义观29

1薄』本内容:吁求自由平等29

2薄≡怂悸肪叮悍ㄕ苎论证33

四迈向历史唯物主义正义观:关键三步36

1薄》ㄕ苎批判:突破资产阶级革命的局限36

2薄≌治经济学研究:思考共产主义的基础39

3薄〈戳⑽ㄎ锸饭郏核⑿抡义问题研究范式42

第二章对蒲鲁东主义正义观的批判52

一引言53

二对永恒不变的正义原则的批判59

1薄∑崖扯的正义界定颠倒了正义与现实社会的关系60

2薄《哉义的理解在生产方式的推动下不断发生变化64

三对“复归小私有制”之正义目的的批判69

1薄∑崖扯的正义目的论没有理解正义观的历史函变69

2薄∑崖扯的正义目的论只是对资本主义的法学批判72

3薄∑崖扯正义目的论的实质是对小私有制度的吁求77

四对“构成价值”之正义实现途径的批判81

1薄 肮钩杉壑怠钡氖抵适窍质瞪产消费活动的极端抽象82

2薄〗琛肮钩杉壑怠币浴肮钩伞闭义:李嘉图的乌托邦化83

3薄 肮钩杉壑怠薄肮钩伞钡牟皇钦义,而是倒退的历史86

第三章对拉萨尔主义正义观的批判91

一引言91

1薄±萨尔主义及其正义观的主要观点91

2薄÷砜怂己投鞲袼古判拉萨尔主义正义观的过程94

3薄÷砜怂己投鞲袼古判拉萨尔主义正义观的著作文献96

二对“劳动构成正义基础”观点的批判97

1薄 袄投构成正义基础”忽视了生产资料问题98

2薄∩产资料私有制是社会非正义现象的总根源101

3薄〗鼋龉刈⒗投的观点仍然囿于空想社会主义104

三对“正义依赖平等权利”观点的批判108

1薄 捌降热ɡ”与“不折不扣的劳动所得”的内在冲突109

2薄 捌降热ɡ”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的旧理论范畴111

3薄 捌降热ɡ”决不能超出社会经济结构及其文化发展114

4薄∩萏浮捌降热ɡ”只会将无产阶级运动引向堕落117

四对“分配方式决定正义”观点的批判118

1薄》峙渚龆论割裂了经济运行过程的整体联系120

2薄》峙浞绞焦楦结底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123

3薄》峙渚龆论是庸俗社会主义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仿效126

第四章对杜林正义观的批判129

一引言129

1薄《帕帧袄砺邸惫鄣愕某鱿130

2薄÷砜怂己投鞲袼古判杜林的基本情况132

3薄《远帕值呐判主要是由恩格斯直接做出的,但马克思并未缺席133

二对杜林正义观之研究方法的批判134

1薄《帕值恼义研究方法是对数学思维方式的抽象运用136

2薄∑渌领域的研究方法不能机械移植到正义研究领域138

3薄《帕值恼义研究方法是先验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方法140

三对杜林正义观之研究路径的批判143

1薄《帕终义观的逻辑起点是抽象的人的“概念”145

2薄《帕终义观将全部人类历史变成了非正义的历史14

3薄∫坏鄙孀阆质担杜林的正义观就出现了自我否定150

四对杜林正义观之公平原则的批判151

1薄《帕值墓平原则:社会衰落与剥削的二难153

2薄《帕值墓平原则仍然是在分配领域内活动155

3薄《帕值墓平原则与蒲鲁东正义观的相似性157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正义之后:马克思恩格斯正义观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55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