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

封面

作者:姜继水

页数:166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215608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在分析油田注水驱油、残余油分布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聚合物溶液驱油技术、表面活性剂溶液驱油技术、碱水驱油及复合体系驱油技术、气体混相驱油技术、热力采油技术、微生物采油技术及物理采油技术等各项国内外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的驱油机理、驱油效果的影响因素、驱油工艺及其开展状况和最新的发展动态。
该书供石油高职高专院校油气田开采专业教学使用,亦可供油田矿场工程技术人员阅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注水及空气驱油技术
 第一节 采收率的概念
 第二节 残余油饱和度
 第三节 残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第四节 影响水驱原油采收率的因素
 第五节 宏观水驱油机理及水驱采收率
 第六节 轻质油田注空气提高采收率技术
第二章 聚合物溶液驱油技术
 第一节 聚合物及其水溶液的性质
 第二节 聚合物溶液驱油基本原理
 第三节 聚合物溶液驱油的适用条件与注入方案
 第四节 聚合物驱油地面工艺技术
 第五节 聚合物驱油注入和举升工艺
 第六节 聚合物驱油动态分析
 第七节 聚合物驱油系统工程管理方法
 第八节 聚合物驱油后提高采收率技术
第三章 表面活性剂溶液驱油技术
 第一节 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及其溶液性质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驱油
 第三节 泡沫驱油
第四章 碱水驱油及复合体系驱油技术
 第一节 碱水驱油机理
 第二节 三元复合体系驱油技术
 第三节 泡沫复合驱油技术
第五章 气体混相驱油技术
 第一节 相图和混相原理
 第二节 烃类气体混相驱油
 第三节 非烃类气体混相驱油
第六章 热力采油技术
 第一节 稠油的基本特性
 第二节 蒸汽驱油法
 第三节 蒸汽吞吐采油法
 第四节 蒸汽驱过程中的热损失
 第五节 火烧油层
第七章 微生物采油技术
 第一节 微生物基础知识
 第二节 微生物采油机理及工艺
 第三节 生物工程技术在提高原油采收率中的应用前景
第八章 物理采油技术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中的应用前景
 第一节 利用声波处理油层技术
 第二节 利用热场处理油层技术
参考文献

节选

第一章 注水及空气驱油技术
向油层注水,既能补充油层能量,保持油藏压力,注入的水又能作为排驱剂,将油推向生产井井底,以提高原油采收率。注水在油田上应用至今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和60年代初期,才在油田上得到普遍应用和迅速发展。
人工注水固然可以提高采收率,但注水后几乎有一半以上的油留在油层中。留在地下的这部分油,即残留油,包括残余油和剩留油。为了更多地采出残留油,必须搞清水驱后残余油和剩留油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掌握影响水驱原油采收率的因素。
  第一节 采收率的概念
采油法分多个“层次”,一次采油:利用油层原有的天然能量采油,一般采油成本低,采出程度低。如:弹性驱动、水压驱动、溶解气驱动、重力驱动等。二次采油:利用人工补充能量采油,主要是机械能采油,采出程度和采油成本相对较高。如:注水驱油、注气驱油、注水气驱油等。三次采油:利用物理化学能采油,即通过改变地层、流体的性质,特别是界面性质进行采油,采油成本高,采出程度也高。如:化学驱油法、混相驱油法、热力采油法等。四次采油:利用生物能、核能等方法采油,如地层的核加热与核爆炸法、细菌采油法、油层坑道开采法等。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