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施炜,朱诗华
页数:264页
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
ISBN:97875646378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全书将公务员制度分为七大系统: 生成系统、支柱系统、激励系统、调适系统、动力系统、更新系统和监管系统等, 把公务员制度的静态制度刚性与公务员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相结合, 着力建构一个公务员制度的新体系, 以揭示我国公务员制度产生、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性。
目录
第一节 公务员制度的概念与内涵
第二节 现代公务员制度建构的三种路径
第三节 英国文官制度的首创与改革
第四节 美国文官制度的初创与发展
第五节 其他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第六节 国外公务员制度的共同特点
第二章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沿革之路
第一节 我国人事管理制度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计划经济时期的干部人事制度
第三节 我国现代公务员制度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特点
第五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三章 公务员的分类制度
第一节 品位分类制度
第二节 职位分类制度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的分类管理制度
第四章 公务员的录用制度
第一节 考试录用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我国公务员录用制度的含义与原则
第三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种类与录用的资格条件
第四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方法和内容
第五节 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程序与录用的主管部门
第五章 公务员的义务与权利
第一节 公务员义务与权利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的义务
第三节 公务员的权利
第六章 公务员的任免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任免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的任职
第三节 公务员的免职
第四节 公务员的兼职
第七章 公务员的培训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培训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培训的原则和法律保障
第三节 公务员培训的内容与种类
第四节 公务员培训的程序和方法
第八章 公务员的考核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考核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考核的原则、种类与内容
第三节 公务员考核的范围、等次与标准
第四节 公务员考核的方法与程序
第五节 公务员考核结果的反馈与使用
第六节 公务员考核的发展趋势
第九章 公务员的升降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职务升降概述
第二节 公务员的升职
第三节 公务员的降职
第四节 公务员级别的升降
第十章 公务员的奖惩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的奖励制度
第二节 公务员的纪律
第三节 公务员的惩戒制度
第十一章 公务员的交流与回避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交流与回避的含义及意义
第二节 公务员的交流制度
第三节 公务员的回避制度
第十二章 公务员的工资、保险、福利
第一节 公务员的工资制度
第二节 公务员的保险制度
第三节 公务员的福利制度
第十三章 公务员的退出制度
第一节 公务员的辞职
第二节 公务员的辞退
第三节 公务员的退休
第十四章 公务员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第一节 当代西方各国的公务员制度改革
第二节 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共性特征
第三节 我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附录 国家公务员通用能力标准框架(试行)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国家公务员制度概论新编》: 一、美国文官制度建立的社会背景 美国国家政府的组织形式实行总统制。宪法规定总统经参议院的建议和同意,有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如国会同意总统还可直接任命中下级官员。而在美国1787年宪法中对文官的选用并未作出明确的规定。 就官员的任用标准而言,乔治·华盛顿总统侧重于名望和门第,强调良好的出身与教养。华盛顿之后的约翰·亚当斯和托马斯·杰斐逊两位总统任职期间,则注重“才气”。即选任官员时主要看其是否受过大学文科教育。于是,美国建国初期的政府官职就掌握在那些受过良好教育、有高贵的门第、在社会上有地位的人及其亲信手中,人称“绅士政府”时期。这些“绅士”们一旦被委以官职,就相当稳定,一般不被更换。如华盛顿的两届政府先后任命了300名官员,期中仅有17人被罢免或自动离职。 但是,在“绅士政府”时期,也不是完全按上述标准选用官员的,随着两党政治在美国的出现,政党分赃制已初见端倪。约翰·亚当斯执政期间,由于“留用了华盛顿政府的全部内阁成员”而深感苦恼,华盛顿逝世后,他便按自己的意志任用了一批官员。杰斐逊上台后,撤换了亚当斯政府的许多官员,仅“在其任期的头两年就以民主共和党人接替了约200名联邦党人”。这就是说.杰斐逊时期,在按“绅士”标准选用官员时,已经开始在一定范围内实行了政党分赃制。杰斐逊的后继者们,效法其前任,也“都为他们的朋友留下职位”,以酬谢自己的亲朋故旧和政治追随者。 随着美国领土的不断扩张,联邦政府的机构急剧膨胀,行政事务也日益纷繁复杂,安德鲁·杰克逊时代“公职十分简单”的情况已经成为过眼烟云。政党分赃制越发暴露出其严重危害:首先,在分赃制下,总统和部长们把公职作为奖赏政客党徒和亲朋故旧的礼物,结果是每一个新总统上台,就带来一次官员任免的大动荡,形成“一朝天子一朝臣”的局面,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1876~1880年,纽约海关平均每天罢免人数超过1人,更换总数等于雇员总数的2倍。其次,在分赃制下,一些有能力的英明党派官员被撤换,而一些政治上投机钻营、吹牛拍马甚至是腐化分子进入政府各级官职。他们目光短浅,道德沦丧,为官伊始便担心几年之后被撤换,因而便利用职权,贪赃枉法,损公肥私,中饱私囊,严重污损了文官的形象,降低了文官的威望和工作效率。如安德鲁·杰克逊任命的纽约港税务官塞缪尔·斯沃特贪污盗窃公款120万美元逃往欧洲。19世纪中叶,各种丑闻充斥美国社会。最后,在分赃制下,每当新总统任职后,就被众多的钻营求职者所包围。第九任总统威廉·哈里逊就职仅一个月便病故,恐怕与分赃制带来的分配职位的繁忙不无关系。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任职后,在与南方各州脱离联邦的威胁进行斗争时,就深为求差谋职者所苦,他曾抱怨说:“我简直就像这样一个人,他忙于把他的住宅这一头的房间租出去,以至于他无法去扑灭在另一头燃烧的火。”最受其害的莫过于第二十任总统詹姆斯·加菲尔德,他曾无可奈何地写道:那些“老练的谋求官职者,就像劫路人掏出手枪那样,把求职申请书掏给我”,真是令人苦不堪言。由于分赃不均,加菲尔德竟被一求职未遂者枪杀,成为分赃制的牺牲品。总之,分赃制造成了官箴不修、用人不当,浪费公帑、效率低下,党派倾乱、政局动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