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电影中青少年形象的文化谱系研究

封面

作者:王彬著

页数:316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709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将中国电影置于全球化和中国近现代以来不断变动的社会语境中,回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历史现场,在考察和追索世界电影中青少年形象历史嬗变之基础上,探讨中国电影中青少年形象的演变;在横向比较中,探寻中西电影中透过青少年形象所投射的观念鸿沟和时间差以及最后的合流与融合趋势。本成果将现代性看作西方启蒙运动的某种文化后果,认为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青少年问题只不过是现代性结构困境的投射和反映。本书通过对中国电影中青少年形象的文化谱系研究,考察青少年作为一种特殊的历史文化现象,在中国近现代社会中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追问造成青少年问题的文化和历史根源,最终从当下全球化境遇中世界各国所面临的现代性困境出发,反思西方启蒙价值和现代性社会方案的历史局限和现实困境。本书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理论框架中,结合我国现代化进程,以中国电影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和分析文本,探究青少年形象及其文化谱系,阐释我国当下青少年文化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力图补正国内对青少年文化的盲视与误认,指出青少年文化是中国社会深刻转型的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建构性力量,是弥足珍贵的文化资源和社会财富。

作者简介

王彬,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美国南加州大学访问学者。从事影视艺术与影视传播等相关专业教学科研工作近20年,主讲课程《影视艺术概论》、《西方影视理论及流派》、《影视文本分析》和《影视文化传播》等多门专业基础课程,曾参与和主持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多篇专业学术论文,出版《颠倒的青春镜像:青春成长电影的文化主题研究》、《观看之难:猜想》等专著四部。

本书特色

当代电影发展演进的历史,表现了社会对青少年文化的拒斥、认识和接受过程。随着青少年文化能力的增强,其对整体文化的贡献率势必越来越高。人们倾向于认为青少年文化总是与社会主流价值保持着某种谨慎而暧昧的距离。但是,转换一下观察问题的角度可以看出,青少年文化中反叛、拒斥和反抗的趋势,常常与其中对话、协商和融合的趋势相联系。因此,与亚文化范式总是关注和强调青少年文化中“亚”的那一面相反,王彬著的《中国电影中青少年形象的文化谱系研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研究生导师丛书》更多关注其中“主”的这一面。

目录

导言 审思青少年及其文化的方式
第一章 思想启蒙与中国青少年族群的诞生
第一节 思想启蒙与人的主体性
第二节 启蒙:群体与个体
第三节 思想启蒙与青少年的文化赋权
第四节 青少年:东方与西方
第五节 作为个体主体的青少年第二章 电影与青少年第一节 青春触“电”第二节 青少年的越轨与电影的疑惑
第三节 青少年的违逆与电影的含混
第四节 苟活的青春与电影的调侃戏谑
第三章 早期中国电影中的青少年第一节 新派人物与早期中国电影
第二节 早期中国银幕上的年轻人第三节 早期中国电影中青少年的文化谱系
第四章 “新青年”与“革命青年”的诞生与成长
第一节 “新青年”诞生的历史语境
第二节 对新英雄主义影剧的期待
第三节 银幕背后的年轻人第四节 孙瑜电影中的“新青年”和“革命青年”第五节 作为动机的异质性场景和异态化青春
第六节 五四传统与通俗剧质疑
第五章 个体意识觉醒的青少年第一节 个性张扬的红衣少女
第二节 城市游荡的“凶猛动物”第三节 边缘沉默的底层草根
第四节 追寻平庸的娱乐先锋
结语 追问启蒙
参考文献
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电影中青少年形象的文化谱系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82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