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任继球著
页数:181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708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文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讨了服务业发展对劳动市场性别表现差异的缩小机制,以解释“性别差异之谜”的最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发现中国服务业发展滞后,且服务业发展提升女性劳动供给的质量和数量具有滞后效应。基于市场化改革对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解释的不足,本文从劳动市场本身出发,提出了一个新的解释,即利用中国不断增长的流动人口来解释中国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工资的性别差异。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劳动市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现象,即中国流动人口不断增长,并成为中国人口中的重要一部分。而这些流动人口发生的外出迁移有很大一部分是在家庭视角下发生的,即他们选择是否迁移和迁入地会综合考虑到家庭的整体利益,由于男性在家庭中的经济地位要远强于女性,这导致了女性在迁移中处于被动地位,他们往往沦为“被动移民者”,这会限制他们在迁移地的就业机会,降低他们的劳动参与率,进而减少他们的工资水平,放大了中国劳动市场的性别差异。
作者简介
任继球,1988年4月出生,201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西方经济学专业,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任职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近年来参与国家课题、国际合作课题、横向课题10余项;在《宏观经济研究》《经济纵横》《经济学动态》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梳理
第三节 本书使用数据说明
一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二人口普查数据
三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四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五流动人口数据
六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本书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本书结构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一本书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二本书的局限性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一个文献回顾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业结构转型:原因与影响
第三节 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来源与改善原因
一性别歧视
二劳动供给方面
三劳动需求方面
第四节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的提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发达国家典型特征事实
一劳动参与率性别差异
二性别工资差异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历史数据
第四节 “中国悖论”
一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
二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性别差异
三中国的性别工资差异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需求方面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核心假说
第三节 数据、变量和模型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果
一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参与率的性别差异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转型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
第五节 基于服务业发展滞后的解释
一服务业份额
二服务业结构
三服务业生产率
第六节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中国劳动市场性别教育差异:供给方面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性别教育差异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
一中国性别教育差异(1990—2010年)
二性别教育差异缩小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
第三节 对传统文献的批判性回顾
第四节 服务业发展缩小性别教育差异的机制分析
一理论模型
二关键假设及其现实基础
第五节 实证分析检验
一数据和模型设定
二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中国市场化改革能解释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扩大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及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市场性别歧视:基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分类的研究
一Blinder—Oaxaca工资分解方法
二实证分析结果
第四节 市场化改革、性别歧视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基于市场化指数的研究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人口流动与“性别差异之谜”:基于家庭迁移的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家庭迁移与女性被动迁移
第四节 人口流动与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
一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二识别方法和估计方程
三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的研究
一时间效应
二高等教育与女性被动迁移
第六节 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本书结论
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悖论
二产业结构转型与“性别差异之谜”
三市场化改革vs.人口流动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竞争消除性别歧视
三改善女性在家庭迁移中的被动处境,促进女性流动人口就业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梳理
第三节 本书使用数据说明
一世界发展指数数据库
二人口普查数据
三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
四2005年的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
五流动人口数据
六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本书结构
一研究方法
二本书结构
第五节 本书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一本书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二本书的局限性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一个文献回顾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产业结构转型:原因与影响
第三节 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来源与改善原因
一性别歧视
二劳动供给方面
三劳动需求方面
第四节 本章总结
第三章 “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之谜”的提出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发达国家典型特征事实
一劳动参与率性别差异
二性别工资差异
第三节 中国台湾地区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历史数据
第四节 “中国悖论”
一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过程
二中国的劳动参与率性别差异
三中国的性别工资差异
第五节 本章总结
第四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需求方面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核心假说
第三节 数据、变量和模型
第四节 实证分析结果
一产业结构转型对劳动参与率的性别差异的影响
二产业结构转型对性别工资差异的影响
第五节 基于服务业发展滞后的解释
一服务业份额
二服务业结构
三服务业生产率
第六节 本章总结
第五章 产业结构转型与中国劳动市场性别教育差异:供给方面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性别教育差异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
一中国性别教育差异(1990—2010年)
二性别教育差异缩小对劳动市场性别差异的影响
第三节 对传统文献的批判性回顾
第四节 服务业发展缩小性别教育差异的机制分析
一理论模型
二关键假设及其现实基础
第五节 实证分析检验
一数据和模型设定
二回归结果
三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总结与讨论
第六章 中国市场化改革能解释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扩大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中国市场化改革进程及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市场化改革与劳动市场性别歧视:基于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分类的研究
一Blinder—Oaxaca工资分解方法
二实证分析结果
第四节 市场化改革、性别歧视与劳动市场性别差异:基于市场化指数的研究
第五节 总结与讨论
第七章 人口流动与“性别差异之谜”:基于家庭迁移的视角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第三节 家庭迁移与女性被动迁移
第四节 人口流动与中国劳动市场性别差异
一数据说明与描述性统计
二识别方法和估计方程
三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第五节 进一步的研究
一时间效应
二高等教育与女性被动迁移
第六节 总结与政策建议
第八章 结论、对策建议与展望
第一节 本书结论
一中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劳动市场性别差异悖论
二产业结构转型与“性别差异之谜”
三市场化改革vs.人口流动
第二节 对策建议
一持续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二不断推进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竞争消除性别歧视
三改善女性在家庭迁移中的被动处境,促进女性流动人口就业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