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页数:149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0196175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节选
bsp;序 吉
服装工效学作为人类工效学的分支学科,在服装设计、服装专业教育,乃至于人们日
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编者多年来从事服装专业教育,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
对服装工效学较为深入的理解,并开设了《服装工效学》课程。本书就是编者在博采众
长、不断总结教学经验而形成讲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归纳,并予以系统化而编辑成
的教材。
在《服装工效学》教材中,编者围绕服装工效的主要研究方向,根据“人一服装一
环境”的服装工效基本理念,从人体特征的研究人手,在人体计测的基础上,分析人体
与服装结构的关系,进而从人体生理与心理的角度,对服装工效学的基本问题展开论述,
并予以实例佐证,力图形成较为合理、明晰的服装工效学的内容结构体系。
全书编排如下:第一章绪论;第二章人体特征;第三章人体计测;第四章人
体与服装规格标准;第五章人体与服装结构;第六章服装与人体生理;第七章服装
与人体心理;第八章服装工效应用。可供高等院校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以及相关专业方
向使用。
本书第一、二、三、四、五、六、八章由徐蓼芫编写,第七章由於琳编写,傅海洪参
与了书稿的整理工作,并协助编写了第四、六章的部分内容。书中大部分插图由於琳设
计,部分图片选自教师、学生的作品,张从涛、张帆参与了插图的绘制工作。在编写和初
审中王德滨、张岸芬、杨永庆、周萍等老师为此书提出了修改意见,在此表示感谢。
在此书的编写过程中,编者阅读了大量有关人体工效学和服装工效学的论著、资料,
使编者深受启发和教益,借此机会,谨向这些论著、资料的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
尽管编者力求体系科学合理,内容准确无误,但由于时间和编者的水平所限,其中可
能有诸多疏漏和不妥之处,恭请各位专家、同仁不吝赐教,以使体系结构进一步趋于科
学、完善。
编者
2007年7月
第七章服装与人体心理
人类对于心理现象的研究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已成为一门有许多分支的、兼具
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性质的边缘学科,即心理学。心理因素组成了人的不可分割部分,它
处处影响着人的各方面机能及其外在表现。服装是以人为载体,它的设计处处受到人的心
理因素的影响。心理因素成为研究服装工程系统的重要内容,因此,准确把握人的心理状
态对研究服装设计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第一节服装与人的知觉心理
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情绪、意志等,其中,感觉是单
纯地对环境中客观事实的客观反应,而知觉带有相当程度的主观意识和主观解释,是对感
觉信息处理的心理历程。
一、人的知觉心理
知觉是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是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
映,这种反映是个体以其已有经验为基础,对环境事物的主观解释。知觉是各种感觉系统
的联合活动,不仅受感觉系统生理因素的影响,而且极大地依赖于一个人过去的知识和经
验,受人的心理特点,如兴趣、需要、动机、情绪等的制约。
二、知觉心理与服装
知觉心理有相对性、选择性、整体性、恒常性、组织性几方面的特征,其中,与服装
视知觉有关联的主要是相对性、选择性和整体性。
1.知觉的相对性
知觉也可称为知觉经验,是我们看到的物体周围所存在的其他刺激影响而产生的,它
具有相对性。例如,同样色彩、款式和花纹的服装穿着在高、矮、胖、瘦、黑、白等不同
体型、人种的人身上,给人的知觉经验是各不相同的。可见,知觉经验的相对性,应建立
在服装系统界面的心理作用上。
知觉对比是知觉相对性中存在的现象,它是指两种相对性质的刺激同时出现或相继出
现时,由于两者的彼此影响,致使两种刺激所
引起的知觉差异特别明显的现象。图7一l是埃
冰斯幻觉现象,居于中间的两个黑色圆大小完
全相等,但由于左边黑圆周围围着大圆而显得
小,右边黑圆周围围着小圆而显得大,这就产
生了由于周围不同环境的刺激,使原本相同的
物体产生差异的对比现象。
将知觉对比运用于服装设计中,可以弥补人体的不足,使人与服装产生美的和谐。图
7—2中,同样脸型的人,左边的戴宽松、有檐的帽子使脸显得小一些,而右边的戴合体、
无檐的帽子使脸显得更加饱满。我们也可以巧妙运用服装造型的变化来达到对比的视觉效
果,如图7—3所示,左边身材矮小者应选择合体短小的服装,并且在细节造型及服饰搭
配上也应遵从小巧精致的原则;而右边身材高大者在着装上应选择面积与体积稍大的装饰
部件及服饰配件,这样才使身材体积不显得高大笨拙。
在服装图案的设计中,运用视觉对比还可使我们的视觉造型更加具有趣味性。图7—4
中,(a)是花草枝条的局部,我们无法肯定它的高度与力量,原因是没有对比的参照线
索;(b)是同样的花草枝条,但因有蝴蝶图形的存在,花草枝条与其产生对比,使花草
枝条显得张扬无比。可见,知觉对比是两种刺激特征上差异明显时所产生的知觉夸大现
象,这在知觉心理学上也称为错觉。
服装设计中的知觉对比是利用服装造型中形态的大小、长短对比,造型繁简、松紧对
比,材质肌理效应的对比,色彩明暗、感觉的对比等等来达到良好的知觉刺激。图7—5
中的服装造型为高腰造型设计,显得人体腿部修长,身材高挑。再如,又胖又高的人穿暗
色或黑色的服装可使体型变瘦、变小;“T”字造型的服装能使穿着者显得双肩宽阔、两
腿细长;V字领的上衣能使脸部、颈部显得较长;体型瘦小者可在胸前装饰波浪边,采用
宽型褶裥或宽松袖,以增强视觉上的体量感;胖体型者宜采用低领或小巧的领型,以产生
颈部细长的错视感。因此我们利用知觉对比,可以弥补人们形体上的缺陷和不足,达到人
与衣的完美结合。
2.知觉的选择性
在日常生活中,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是多种多样的,但人们总是有选择地
以少数事物为知觉的对象,并且印象格外深刻,同时被知觉的对象从其他事物中分析出来
变得突出,而其他事物好像退到了相对后面的位置上,我们称前者为知觉的对象,后者为
知觉的背景。知觉对象和背景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转变的关系在“双关”图形中表现得
更加突出。图7—6是著名的鲁宾的两个图形,由于知觉对象和背景的交换,观察者一般首
先看到封闭的、面积较小的白色高脚杯,其次才看到两个黑
色的侧面人像,这当中隐含了一个闭合原则,即封闭的图形
比不封闭的图形更容易看作是一个完整的图形。从这个典型
图例中可以看出,一般情况下,面积小的事物比面积大的事
物更容易被视为知觉对象;被封闭的事物比开放的事物更容
易被视为知觉对象;垂直或水平的事物比倾斜的事物更容易
被视为知觉对象;暖色的事物比冷色的事物更容易被视为知
觉对象;与周围事物在色彩明度、或纯度、或色相对比强烈
的事物比与周围事物在色彩明度、或纯度、或色相对比弱的
事物更容易被作为知觉对象。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客观因素包括刺激的变
化、对比、位置、运动、大小、强度等;主观因素包括经验、情绪、动机、兴趣、需要等。
合理掌握图形与背景的区分原则,对服装设计、穿着方式的选择有一定意义。例如,
当一个人想引起别人的注意时,便可选择与众不同、对比强烈的服装来强调自己。
3.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具有不同属性的部分组成的,但人们并不把它感知为孤立的部分,
而总是把它感知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知觉的整体性是把知觉对象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知
觉成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的特性。知觉的整体性可使人们在感知自己熟悉的对象时,只
根据其主要特征即可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而被知觉。这在服装设计的应用中也是常见手段,
因为它在不需完整的知觉刺激中形成了完整的美感。
形成知觉整体性的原则具体有以下几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