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常晋波著
页数:247页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94474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文化心理学的视角, 采用文化比较的方法, 全方位界定和阐述国学礼仪的概念以及国学礼仪的文化渊源。全面介绍言语、体态、位次、习俗等国学礼仪诸范畴, 以行为原则、规范要求为切入, 全方位展示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文明风采。以民俗文化学和宗教心理的视角, 阐释国学礼仪与民俗、宗教的关系 ; 深度解析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内在差异。
作者简介
常晋波,郑州市人民政府督学 河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客座教授 河南省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客座教授
目录
第二讲/典籍与教化
第三讲/东方与西方
第四讲/敬语与禁忌
第五讲/交谈与演讲
第六讲/体态与技巧
第七讲/空间与方位
第八讲/衣冠与首饰
第九讲/表情与妆容
第十讲/造访与接待
第十一讲/宴请与菜式
第十二讲/就餐与茶叙
第十三讲/馈赠与礼物
第十四讲/生命与成长
第十五讲/节日与祝颂
第十六讲/民俗与信仰
节选
《少成天性:国学礼仪通识十六讲》: 礼宾次序是指国际交往中对出席活动的国家、团体、各国人士的位次按某些规则和惯例进行排列的先后次序。一般来说,礼宾次序体现东道主对各国宾客所给予的礼遇,在一些国际性的集会上则表示各国主权平等的地位。礼宾次序安排不当或不符合国际惯例,会引起不必要的争执与交涉,甚至影响国际关系。因此,在组织涉外活动时,对礼宾次序应给予重视。礼宾次序的排列,尽管国际上已有一些惯例,但各国也有自己的做法。有些排列顺序和做法已由国际法或国内法律所肯定。如外交代表位次的排列,在《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中就有专门规定。很多国家对本国各级官员的排列也常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第一,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排列。这是礼宾次序排列的主要根据。一般的官方活动,经常是按身份与职务的高低安排礼宾次序。如按国家元首、副元首、政府总理(首相)、副总理(副首相)、部长、副部长等顺序排列。各国提供的正式名单或正式通知是确定职务的依据。由于各国的国家体制不同,部门之间的职务高低不尽一致,所以要根据各国的规定,按相当级别和官衔进行安排。在多边活动中,有时按其他方式排列,但无论按何种方式排列,都必须要考虑身份与职务高低问题。 第二,按字母顺序排列。多边活动中的礼宾次序有时按参加国国名字母顺序排列,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数情况也有按其他语种的字母顺序排列。这种排列方法多见于国际会议、体育比赛等。国际会议上,公布与会者名单、悬挂与会国国旗、座次安排等均按各国国名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在联合国召开联合国大会、各专门机构会议和悬挂会员国国旗等均按此法。联合国大会的席位次序,也按英文字母排列,但为了避免一些国家总是占据前排席位,因此,每年抽签一次,决定本年度大会席位以哪个字母打头,以便各国都有机会排在前列。在国际体育比赛中,体育代表队名称的排列、开幕式入场的顺序一般也按国名字母的顺序排列(东道主一般排在最后),代表团观礼或召开理事会、委员会等,则按出席代表团的团长身份高低排列。 第三,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在一些国家举行的多边活动中,按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先后排列礼宾次序是经常采用的方法之一。东道国对同等身份的外国代表团,或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的日期排列,或按代表团抵达活动地点的时间先后排列,或按派遣国决定应邀派遣代表团参加活动的答复时间先后排列。采取何种排列方法,东道国在致各国的邀请书中都应加以明确注明。 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情况往往是复杂的,如有的国家不管以上种种惯例,把关系密切的代表团排到前列,所以礼宾次序的排列常常不能按一种排列方法,而是几种方法交叉运用,并同时考虑其他因素。如在某一多边国际活动中,对与会代表团礼宾次序的排列,首先是按正式代表团的规格,即代表团团长身份的高低来决定,这是基本的。在同级代表团中则按派遣国通知代表团组成日期先后来定,对同级和同时收到通知的代表团则按国名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