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郭素明编著
页数:323页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0310142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叙述了太行根据地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从1937年11月根据地的创建到1949年8月太行区撤销, 历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两个历史时期近十二年间的历史 ; 叙述了太行根据地人民与八路军一二九师以及其他革命力量坚决地进行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建立新中国的革命斗争史。
作者简介
郭素明,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史学副教授,山西省昔阳县人。1988年7月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长期从事历史教育教学工作。发表论文有《也谈历史教育与素质教育》《试论成语在历史教学中的功能》《论中师历史教学的特殊性》等。
目录
第一节 巍巍太行山滔滔漳河水
第二节 战略支点的选择
第三节 开赴山西挺进太行
第四节 战略展开
第五节 太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第二章 太行根据地党的建设
第一节 党的建设基础
第二节 党组织的恢复与建立
第三节 党的大发展
第四节 在极端条件下坚持党的斗争
第五节 整顿党的作风
第六节 为争取全区的解放而斗争
第三章 太行根据地武装斗争
第一节 主力部队作战
第二节 地方武装和人民武装的战斗
第四章 太行根据地群众运动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太行革命的群众基础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群众运动
第五章 太行军民战胜严重困难的斗争
第一节 困难的形成
第二节 战胜困难的斗争
第六章 法西斯暴行与国际友人反法西斯斗争
第一节 法西斯暴行
第二节 国际友人反法西斯斗争
第七章 邓小平与太行革命斗争
第一节 先后任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和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
第二节 任太行军政委员会书记
第三节 先后任中共中央北方局太行分局书记和中共中央北方局代理书记
第四节 任晋冀鲁豫中央局书记
第五节 任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
第八章 太行革命斗争中牺牲的英烈
第一节 血沃太行的八路军杰出将领代表
第二节 血染太行的地方武装杰出英烈代表
第三节 血洒太行的其他杰出英烈代表
后记
参考文献
节选
《太行革命斗争史》: 从1937年底到1938年春,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太行区采取分兵发动群众的办法,派出了许多支短小精悍的部队,在太行山区各地,一边开展游击战争,一边进行创建根据地的工作。八路军采取这种化整为零的战略,使得在各地的建党工作有了更有利的条件。分散到各地的八路军,或以“八路军工作团”的名义,或以支队、大队的名义,同各地党组织进行建党建政,组织游击队的工作。那时,一二九师在辽县创办了游击训练班,除了训练一二九师派出分散到各地发动和组织群众打游击的干部外,省委有计划地选调一些特委、县委、区委以上党员干部,到训练班接受训练。这时,省委和一二九师师部配合非常密切,在八路军的保护和帮助下,省委在晋冀豫区内建立和恢复党的组织,到1938年2月,除已有的晋中特委外,又先后正式建立了冀西、太南、冀豫边区三个党的特委,并建立了20多个党的县委。同时,共产党八路军扶助了昔阳县政府,恢复与建立了平定、榆次、太谷、寿阳等县的政权,保卫与改善了和顺、辽县、榆社、黎城等县政府,开展了群众运动,先后组织了农救会、自卫队、工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并大大发展了牺盟会、决死一纵队、决死三纵队。在这一段时间省委还创办了党校,各特委开办了短期训练班,培养和训练了大批干部。那时尽管条件困难,任务繁重,但八路军在太行山区不断地打击敌人,使广大群众认识到日本人并不可怕,日本人怕共产党八路军。因此,群众把共产党八路军当作是他们可依靠的亲人,拿出一切好东西供给八路军。八路军纪律严明,公卖公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更使群众相信八路军、依靠八路军。同时,八路军保护广大群众的利益,镇压了一些欺压群众的汉奸、恶霸,共产党八路军在群众中赢得了极高的声誉。这是共产党在抗战初期之所以很快就在敌后站住了脚,发展了党组织,扩大了抗日武装,建立起根据地的主要原因。历史多次反复证明:谁取得了群众的拥护,谁就有力量,谁就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共产党当时的一切政策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都是为了抗日,为了群众的根本利益着想。 豫北方面的情况较为复杂。抗战全面爆发后,中共河南省委于1937年10月曾恢复了豫北特委。1937年11月,中共中央北方局代表朱瑞来到河南,在豫北特委的基础上建立起冀鲁豫边省工委。1938年2月,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朱瑞又代表北方局宣布将省工委撤销,建立了晋豫特委,归冀豫晋省委领导,特委主要负责人为聂真、薛迅等,统一对中条山东部和豫北地区的领导。 对于散失的党员和党组织的恢复,省委采取的方针是一方面积极保护地下党员的革命热情,组织他们迅速参加到抗日斗争的行列中来;一方面对恢复党籍采取谨慎的态度,防止叛徒和冒充者混入。对于那些底细清楚的好党员,则及时恢复他们的党籍,并把他们选拔到县委、地委中来,以迅速加强党的工作。 1938年2月初,李菁玉调到冀南去做党的工作,党中央对冀豫晋省委作出了调整。李雪峰任书记,何英才任组织部长,徐子荣任宣传部长,彭涛任民运部长,安子文、杨秀峰任省委委员,此时省委下辖晋中、冀西、冀豫、太南、晋豫、太岳等五个特委和一个工委。但主要工作分别在以安子文为书记的太岳工委和杨秀峰为负责人的冀西民训处。 为了总结经验,加快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中共冀豫晋省委,于1938年1、2月间在辽县西河头村,召开了冀豫晋省委活动分子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党的中央政治局十二月会议精神和部署创建根据地与发展边区党的任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