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陈晓红等
页数:441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426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之一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于制度建设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的阶段。
作者简介
陈晓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及国家级特色专业负责人与首席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湖南商学院校长,中南大学商学院名誉院长,湖南省科协副主席,中国管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中组部 “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首届中国杰出社会科学家。
本书特色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以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的发展道路为着眼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之一是加强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实于制度建设标志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的阶段。
目录
第一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宏观背景分析
第一节 资源约束日趋紧张
第二节 环境质量下降
第三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第二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基本特征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第二节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紧迫性
第三节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持久性
第四节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系统性
第五节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具有创新性
第三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机遇
第二节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挑战
第四章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现状
第一节 生态文明建设评价与考核制度
第二节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
第三节 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
第四节 排污权交易制度
第五节 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
第六节 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第七节 生态文明文化教育制度
第二篇 部分国家和地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状况与经验
第五章 美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状况与经验
第一节 美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美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措施
第三节 美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六章 日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状况与经验
第一节 日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日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措施
第三节 日本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七章 德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状况与经验
第一节 德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德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措施
第三节 德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八章 英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状况与经验
第一节 英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英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措施
第三节 英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
第九章 新加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状况与经验
第一节 新加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新加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践措施
第三节 新加坡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经验总结
……
第三篇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总体战略和发展思路
第四篇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研究
第五篇 中国生态文明体制建设的制度保障
第六篇 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