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郑重 著
页数:353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627467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珠宝巷里的店记参药店、走出珠宝巷、瓢儿和尚写《飘儿和尚》的诗人等。
目录
杭州珠宝巷
满月酒和抓周儿
祖父的烟枪和父亲的算盘
金鱼缸、裱画店和插图本《千家诗》
违抗父命走自己的路
第二章 走出珠宝巷
杭州唐伯虎
西湖巧遇富阳女
莼社中坚
富春江畔大石居士
神交黄公望
第三章 瓢儿和尚和写《瓢儿和尚》的诗人
俗胎中的佛根
半个出家人
半僧半俗的瓢儿和尚
风雨茅庐初识郁达夫
醉卧净慈寺
酒里同参画与禅
第四章 初到上海滩
上海滩的漂泊
杯水画展打响了第一炮
书画庄的朋友
开拓花乌画的新领域
画展的“三昧”与十三根金条
诗画难驱深愁
第五章 是真名士自风流
唐云的磁性人格
醉眼蒙咙画黄山
斗酒老裕泰
禅榻画梦
脚踏祥云自去自来
樽边度针善解人意
人生哲学:多享清福,少享艳福
每向“谜”中觅雅趣
第六章 一壶天地小于瓜
第七章 比水浓的不是酒
第八章 跨入新时代
第九章 画人民喜闻乐见的花鸟画
第十章 历尽劫波的十年
第十一章 青山夕照明
第十二章 收藏天地
第十三章 自家笔墨自家诗
第十四章 水流云在
后记
节选
第一章 珠宝巷里的唐记参药店
杭州珠宝巷
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杭州是因西湖而出名,还是因地处杭州才使西湖显耀,这里的是非功过无法说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无论是杭州,还是西湖,它们所以能使人回肠荡气,这和名人的诗酒流连、文人的捧场分不开。白堤、苏堤、孤山、苏小小墓……无一处不与名人有关。就连那一坊、一弄、一巷,也多是与名人有着诸多的牵连。它们的命名,各有所由来。
那条北出丰乐桥街、南出笕桥街的一条小巷,曲曲弯弯,看起来没有什么特殊,却有着一个极为富贵的名字:珠宝巷。这样一条小巷,自有它悠久的历史,宋代叫中沙前巷,因茅山河得名。茅山河在唐代称中沙河。到了元代,这条巷子里住的多是西域的客商,当时称之为回回。这些巨商大贾,在巷中设珠宝金玉古玩铺子甚多,由此而改为珠宝巷。
这条巷子是住过不少名人的。宋代就有司马渡、萧家渡、盖王府,因历史湮没,无从查考。于忠肃公曾经在这里住过,当时还有人写了诗:“贡玉论珠席上珍,不贪夜气识金银。景行故里明忠肃,所宝唯思社稷臣。”忠肃公曾在这里做了什么德政,我们是无从知道的,这首诗带有点捧场的意味。这当然是明代的事了。到明末的崇祯年间,这里是古董商人献珠斗宝之所在。有一次,一位古董商人寓居在珠宝巷,携带着一只锦盒,盒中藏有一珠碧草,上有生就的小龙,像手指那样大,淡黄色,鳞角牙爪都齐全,循枝盘绕,气色如新。当地博物竟无人能识透它。当时潞佛子正在杭州做官,便把它买进府中。这位潞王利用居住珠宝巷之便,家中收藏着许多奇异的古物,佛水盆、竹节石、纯阳像、四面观音、夜里放光的舍利,在杭州是名噪一时的。到了清代,道光丙戌进士项达居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