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风雨文汇(1938—1947)

封面

作者:郑重 著

页数:436

出版社: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80186800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文汇报》在1938-1947这一时期的历史,主要包括:在抗日烽火中诞生、严宝礼慧眼识主笔、一篇闯了祸的社论、全力报道政治协商会议、杨重野的东北通讯、梁漱溟一觉醒来“和谈”已经死了、对美国对华政策的

目录

1 抗日烽火中飞出的金凤凰(1938年1月-1939年5月)

 1/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2/严宝礼慧眼识主笔

 3/副刊《世纪风》在硝烟中诞生

 4/一跃成为上海滩的大报

 5/在复杂的环境中求生存

 6/报纸宣传主题:合作抗战

 7/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延安

 8/副刊版主柯灵

 9/关于“鲁迅风”的论战:左派作家的内讧

 10/周作人落水前后

 11/各具特色的副刊

 12/一篇闯了祸的社论

 1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14/石在,火种是不绝的

2 在反饥饿、反内战、要和平、争民主的浪潮中(1945年8月—1947年5月)

 1/复刊后的两种声音

 2/“关键在今年”

 3/全力报道政治协商会议

 4/唐海向蒋介石的提问

 5/徐铸成回来了

 6/杨重野的东北通讯

 7/黄立文的“下关事件”报道

 8/崔景泰和上海滩两大事件的报道

 9/陈霞飞给梅兰芳带去口信

 10/黄裳,从重庆到南京

 11/郭根的北平通讯:寻找联大精神

 12/梁漱溟一觉醒来“和谈”已经死了

 13/第三方面拆伙记

 14/再说周作人

 15/对美国对华政策的认识过程

 16/柯灵与《读者的话》

 17/争取新闻自由

 18/《星期谈座》纪实

 19/《笔会》和其他副刊

 20/《各地通讯》和《新闻窗》

 21/向“过河卒”胡适挑战

 22/《文汇报》与学人

 23/潘静远和《儒林新史》

 24/落英缤纷的《“国大”花絮》

 25/文汇精神

节选

1 抗日烽火中飞出的金凤凰(1938年1月-1939年5月)

1/在抗日烽火中诞生

戊戌变法失败之后,一批科举出身的知识分子纷纷南下,同从外国留学归来的知识分子相结合,办教育、办出版社、办图书馆、办报纸、办杂志、翻译国外社会科学著作,鼓吹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人权平等与自由……一时人才荟萃,形成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群体。以后就是北洋政府对知识分子的迫害与残杀,文化朋辈成新鬼,又有大批文人南迁,经过多年的补充和发展,到了1930年前后,上海真正成为全国知识分子精英聚集之地。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上海知识界发出抵抗日本的吼声,抗议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接着发生了1932年的一·二八事件,日本侵略军向国民第十九路军发动进攻,闸北地区陷入火海之中。在冲天的火光下,商务印书馆厂房倒塌,机器被毁,东方图书馆、涵芬楼、编译所文稿顿时化为灰烬,古今中外无数学者、作家用毕生心血所凝固的作品,都化为片片纸灰残屑,蝴蝶般地在上海上空飘荡,整整飞舞了三四昼夜,落到知识分子的书桌上。商务印书馆创办人、戊戌变法参加者张元济清泪潸潸,说:“工厂机器、设备都可重建,唯独我数十年辛勤搜集的几十万册书籍,今日毁于炮火,无从复得,从此在地球上消失了。”对日本侵略者摧残中国文化的暴行,上海知识界签名发表《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人民宣言》。从此,上海知识界抗日活动不绝如缕。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接着在上海的八一三战火又燃起。经过3个多月的奋战,到11月10日日军从浦东登陆,12日,最后一批中国军队撤离上海,除了苏州河南岸的租界,其余的地区都被日军占领了。日军除了地面占领,空军更加狂轰滥炸,火力就集中在对文化教育机关的破坏。仅上海一隅,根据社会局10月15日为止调查的结果,包括战区和非战区,被炸残的大学已有14所、中学27所、小学44所,博物院、图书馆、体育场等社会教育机关8处。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风雨文汇(1938—1947)》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8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