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
页数:273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197295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指导案例】徐波等人非法经营案[238号]——未经许可经营原油期货业务,并向客户提供反向提示操作的行为如何定性被告人胡方权故意杀人、非法拘案[239号]——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应慎重把握被告人亲属代为赔偿情节对被告人量刑的影响张士禄故意杀人案[240号]——对于依法可以不核准死刑但被害方强烈要求核准死刑的案件如何裁判王艳峰抢劫案[246号]——犯信用卡诈骗罪,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的,可否转化为抢劫罪张帆受贿案[250号]——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与他人合作的项目谋取利益,后明显超出出资比例获取分红的行为定性【立法、司法规范】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关于对被告人在罚金刑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的罚金应否与未执行完毕的罚金适用 数罪并罚问题的答复意见【大案传真】卢荣新故意杀人、强奸二审宣告无罪案——云南省不错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本书特色
《刑事审判参考》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最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权最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目录
金复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故意杀人案[第1236号]
——不同犯意支配下实施的连续行为定性及现场待捕型
自首的认定
王海旺非法经营案[第1237号]
——特殊情况下减轻处罚的理解与适用
徐波等人非法经营案[第1238号]
——未经许可经营原油期货业务,并向客户提供反向提示
操作的行为如何定性
被告人胡方权故意杀人、非法拘禁案[第1239号]
——对严重危害社会治安和影响人民群众安全感的犯罪
应慎重把握被告人亲属代为赔偿情节对被告人量刑
的影响
张士禄故意杀人案[第1240号]
——对于依法可以不核准死刑但被害方强烈要求核准死
刑的案件如何裁判
张保林故意杀人案[第1241号]
——民间矛盾引发的死刑案件中,如何做好民事调解工作
化解矛盾:
陈万寿故意杀人案[第1242号]
——吸食毒品致精神障碍后故意杀人案件的处理原则
张志明故意杀人案[第1243号]
——概括故意下实施的连续行为可认定为一罪
许涛故意杀人案[第1244号]
——自动投案后将性质恶劣的故意杀人行为编造为相约
自杀,能否成立自首
卢荣新故意杀人、强奸案[第1245号]
——在刑事二审程序中如何审查和认定证据
王艳峰抢劫案[第1246号]
——犯信用卡诈骗罪,为抗拒抓捕而当场使用暴力的,可
否转化为抢劫罪
李政等诈骗案[第1247号]
——以办理学历证书为名非法收取钱财的如何认定
黄民喜等寻衅滋事案[第1248号]
——使用轻微暴力帮他人抢回赌资的行为如何定性
李继轩等贩卖、运输毒品案[第1249号]
——被告人在一审庭审中认罪并对其庭前有罪供述不持
异议,二审期间提出受到非法取证的,如何审查与处理
张帆受贿案[第1250号]
——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与他人合作的项目谋取利益,后
明显超出出资比例获取分红的行为定性
【立法、司法规范】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关于对被告人在罚金刑执行完毕前又犯新罪的罚金应否与未执行完
毕的罚金适用数罪并罚问题的答复意见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印发《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
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的通知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庭前会议规程(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规程(试行)》的理解与适用
《人民法院办理刑事案件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庭调查规程(试行)》的理
解与适用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办理涉互联网金融犯罪案件有关问题座谈会纪要
【刑事政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南精心做好刑事大要
案审判工作
【理论前沿】
回顾与展望:中国刑法立法四十年
【经验交流】
公诉环节口供审查工作指引:
关于刑事诉讼中技术侦查证据材料使用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
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浙江省人民检察院浙江省公安厅浙江省司法厅
【实务探讨】
审判中心制度改革下的若干证据裁判规则研究
【大案传真】
卢荣新故意杀人、强奸二审宣告无罪案
——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裁判文书选登】
周晨光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刑事判决书
节选
《刑事审判参考》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主办的业务指导和研究性出版物,自1999年4月创办以来,秉承立足实践、突出实用、重在指导、体现权威的编辑宗旨,在编辑委员会成员、作者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联系刑事司法实践,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了有针对性和权威性的业务指导和参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和刑事法律教学、研究人员的广泛肯定和欢迎。
《刑事审判参考》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用以指导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工作的唯一出版物,由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共同主办,最高人民法院沈德咏副院长担任编辑委员会主任,李少平、南英、张述元、杨万明副院长和胡云腾、裴显鼎专委担任副主任。南英副院长担任主编,各刑事审判庭庭长担任副主编。
根据《刑事审判参考》主编会的决定,自2012年始,《刑事审判参考》由原32开改版为特16开。改版后的《刑事审判参考》仍为双月出版,全年共出版六集,设有以下栏目:
【指导案例】选择在认定事实、采信证据、适用法律和裁量刑罚等方面具有研究价值的典型案例,详细阐明裁判理由,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处理类似案件提供具体的指导和参考。
【立法、司法规范】收录与刑事司法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司法解释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刑事政策】最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如最高人民法院院领导在刑事审判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刑事审判工作会议讨论的问题等。
【审判实务释疑】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解答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具有普遍指导价值的法律适用问题。
【理论前沿】摘要登载近期刑事理论界、实务界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跟踪研究刑事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为刑事司法人员提供最新理论参考。
【域外司法】评介域外的刑事立法及司法制度、实务问题和典型案例的文章。
【经验交流】地方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司法规范性文件及其背景说明;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在刑事审判工作中对于某些问题的处理政策和意见等。
【实务探讨】针对刑事司法工作中必须解决的疑难、复杂问题,登载相关学者与司法人员的研究文章,为刑事司法工作人员提供解决相关问题的思路。
【大案传真】登载在社会上影响较大的案件的有关裁判文书,及时传递大要案、热点案件的审判信息。
【疑案争鸣】针对实践中发生的疑难案例,对其中争议问题进行分析,给读者提供参与交流探讨的平台,推动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
【裁判文书评析】选择典型裁判文书进行评析,展现法官智慧,指出不足,促进裁判文书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一、二、三、四、五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