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朴长天,高曼曼,陈睿明编著
页数:118
出版社: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60155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音乐艺术院校管乐教学新论一书是以管乐教学及演奏理论为基础,结合民族艺术院校的学生特点,运用音乐史学、民族音乐学、音乐教育学、音乐美学等学科理论,从管乐的基础教学以及技能教学两个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介绍铜管和木管两大家族中多个乐器的演奏技法,并提出“循环式教学”、“启发式教学”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本文共分十章。主要介绍管乐中的基础教学,从呼吸、起音、长音、吐音、指法几个方面介绍管乐的演奏方法。管乐中的技能教学,介绍两大家族中每个乐器特有的演奏技巧。如何正确处理管乐器在乐队中所承担的伴奏与合奏角色。阐述管乐表演技能的教学方法,通过加强日常的基础训练,包括识谱、背谱、音色、音准、力度、节奏等方面,为了高效率的演奏和教学奠定基础。
作者简介
朴长天,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双簧管与室内乐教授、研究生导师、教授委员会委员、艺术学科职称评审委员、音乐教育家、双簧管演奏家、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际及亚洲双簧协会常务理事、中国管乐协会理事、中国朝鲜族音乐学会常务理事、韩国亚洲艺术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部学位中心特聘专家评审委员,曾先后担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八届委员、中央机关青联委员、中央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副院长兼任音乐系主任、管弦系主任等。 早年留学日本、韩国,获得韩国国立首尔大学音乐学院双簧管硕士,曾多次被邀请前往美国、德国、瑞士,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地参加独奏音乐会、国际学术会议、音乐艺术节活动。《人民日报》《乐器》《音乐生活报》和韩国著名音乐刊物《音乐春秋》等刊物都曾对其进行专访,给予高度赞誉。 在教学生涯中,出版有《音乐教育学》《双簧管教学法》《双簧管演奏艺术》《新编双簧管教程》《中国少数民族风格双簧管曲集》《中韩艺术交流史》《朴长天双簧管独奏古典协奏曲精选集》《双簧管教学欣赏录音带》《中西器乐演奏理论与教学法新论》等著作与教材,出版个人独奏专辑CD和《双簧管演奏与教学》DVD光盘,撰写学术论文八十余篇。
高曼曼,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讲师。2001年攻读沈阳音乐学院钢琴教育硕士,毕业后留校担任器乐系钢琴教师。2006年攻读中央民族大学艺术教育博士。其间兼任中央民族大学管弦系钢琴伴奏,毕业后就职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出版专著有《钢琴教学法》《民族地区中小学综合艺术课程研究》。独立主持中央高校课题“音乐心理学基础下环境音乐在旅游职业中的运用”,参与国家民委科研项目“面向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管乐理论教学法研究”和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中西器乐演奏理论与教学法新论”。发表文章有《柴科夫斯基“F大调主题与变奏曲”的演奏注释》《高校艺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策略分析》《澳大利亚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及其启示》等。其中《对民族地区实施综合艺术课程的反思》一文获“第三届北京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学论文三等奖。
陈睿明,贵州大学音乐学院双簧管专业讲师。贵州省高考音乐术科考试评委。重庆爱乐乐团特邀双簧管首席。2018年曾担任日本大阪神户国际艺术节管乐比赛评委。曾跟随朴长天教授学习双簧管,获得瑞士苏黎世国立艺术大学音乐学院双簧管演奏硕士学位。曾担任瑞士苏黎世青年交响乐团双簧管首席。
本书特色
西洋管乐教学在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演奏方法、表演艺术及教学方法都趋于科学化、系统化。朴长天、高曼曼、陈睿明编著的《民族艺术院校管乐教学新论》运用哲学、美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观点,主要从技术和教学两个层面来阐述如何在民族艺术院校开展西洋管乐教学。技术层面,从器乐构造本身入手,熟知性能变化对演奏艺术的影响,同时了解西洋管乐的起源与发展,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管乐演奏艺术的变化。掌握管乐的基本演奏技法,学习如何通过音色、力度、节奏等的变化塑造不同的音乐风格,并指出管乐中的合奏、室内乐和交响乐的演奏技巧及学习方法。教学层面,民族艺术院校开展西洋管乐教学,要以少数民族学生为教学主体对象,以西洋管乐演奏方法与教学体系为依据。结合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方面的情况,提出民族艺术院校管乐教学必须处理好理想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本土化与多元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管乐教学应遵循的整体思路、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设置校本化的课程。同时,对管乐教师自身的教学理念和专业素养提出要求,促使其将理论教学付诸实践,逐步形成一个理论化、科学化、系统化及更具有本土化的教学体系。
目录
第一节 双簧管
第二节 长笛
第三节 单簧管
第四节 萨克斯
第五节 巴松
第六节 小号
第七节 圆号
第八节 长号
第九节 大号
第二章 西洋管乐演奏艺术概况
第一节 古希腊、古罗马时期
第二节 中世纪时期
第三节 文艺复兴时期
第四节 巴洛克时期
第五节 古典主义时期
第六节 浪漫主义时期
第七节 近现代时期
第三章 管乐基础演奏教学
第一节 口型
一、口型同牙齿和嘴部肌肉的关系
二、口型同呼吸吹奏的关系
三、木管乐器、铜管乐器的口型
第二节 呼吸法
一、呼吸的几种方式
二、管乐器的呼吸
第三节 长音
第四节 吐音
一、吐音的作用
二、吐音中的单吐
三、吐音中的双吐
四、吐音中的三吐
第五节 颤音
第六节 管乐哨片的制作与调整
一、双簧管哨片的制作方法
二、单簧管与萨克斯哨片的制作方法
三、巴松哨片的制作方法
第四章 管乐表演技能教学
第一节 音乐与技能
一、音乐表现与技巧孰重孰轻
二、注重音乐表现力与乐感的培养
三、具备良好的音乐感是提高音乐表现力的根本保障
四、音乐表现力的培养是音乐表演艺术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五、加强对学生音乐修养的培养
第二节 控制力与想象力
一、培养控制力
二、培养直觉与想象力
第三节 音准与音色
一、音准
二、音色
第四节 管乐演奏心理
一、演奏心理的内涵
二、对演奏心理的分析
三、如何把握演奏心理
第五章 管乐的视奏、重奏与合奏、交响乐片段学习
第一节 管乐视奏能力的训练与重要性
一、管乐视奏能力同练习乐曲的关系
二、管乐视奏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
三、管乐视奏的跳跃练习法
第二节 管乐合奏
一、管乐合奏的学习意义
二、管乐合奏采用的方法
第三节 交响乐片段的学习
一、管乐交响乐片段学习的意义
二、管乐交响乐中每件乐器的特点
第四节 室内乐重奏
一、室内乐教学的意义
二、对各专业声部特点的分析
三、如何开展室内乐重奏练习
第六章 民族艺术院校管乐教学的新理念
第一节 西洋管乐教学现状
一、学生的专业水平与文化结构呈多样化
二、专业课程内容与课程设置的单一性
三、师资队伍的多民族性及师资力量的缺乏
第二节 民族院校管乐教学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一、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三、本土化与他文化之间的关系
第三节 民族艺术院校管乐教学新理念
一、立足现实,探寻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模式
二、构建符合民族艺术院校发展的管乐教学体系
第七章 管乐教学的基本要求
第一节 管乐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针对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校本化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第二节 管乐教学的内容与课程设置
一、设置科学合理的学科知识体系
二、开发综合性、交叉性的课程结构内容
三、构建地方性、校本化的教材开发模式
第三节 管乐教学的基本方法
一、采用因材施教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二、融合“探究式”与“传授式”的教学方法
三、运用多元化、综合性、实践性的教学方法
第八章 管乐教师的培养
第一节 管乐教师的教育理念
一、坚持多元化的教育理念
二、坚持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教育理念
三、坚持开放性与灵活性结合的教育理念
第二节 管乐教师的职责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艺术观
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培养学生学习的持久性
四、培养学生学习的多样性
五、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节 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与专业技能
一、具有良好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二、不断提高文化修养与艺术审美修养
三、演奏技能与理论知识兼顾
四、多元化的教学理念与创新性的教育思想并存
附录双簧管作品分析
一、亚历山德罗·马尔切洛《d小调双簧管协奏曲》
二、阿尔比诺尼《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三、施特劳斯《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四、海顿《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五、祁马洛沙《双簧管协奏曲》
六、舒曼《双簧管浪漫曲》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