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叶秀敏周红
页数:178页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36037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何畈村位于河南省光山县南向店乡境内,地处大别山区,是红色革命老区,也是省级贫困村。通过实地调查和案例研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何畈村卷》介绍了何畈村面临的贫困问题、致贫的主要原因、脱贫的做法和经验。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何畈村卷》重点介绍了光山县借助国家大力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的契机,加快地方特色产品与互联网有机结合的步伐,探索“电商+贫困户+网点”的电子商务助力精准脱贫的模式。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何畈村卷》从何畈村脱贫过程中总结出一些有益的政策启示,主要包括:加强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继续发展特色农业,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深化思想扶贫、扶贫扶志;进一步加强基层能力建设;继续探索和推广电子商务扶贫等。
作者简介
叶秀敏,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电子商务协会《中国电子商务年鉴》副主编,阿里新乡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网络经济、信息化。代表作有《电子商务发展史》《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研究》。 周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助理,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网络经济、农村电子商务、信息化。参与编写出版了多部图书和研究报告,参与策划组织了中国的关于“电子商务”的国际论坛。
目录
第一节 村庄概况
第二节 何畈村的特色
第二章 何畈村贫困状况及减贫历程
第一节 何畈村贫困概述
第二节 何畈村减贫历程和效果
第三章 扶贫思路
第一节 思想扶贫
第二节 经济扶贫
第三节 就业创业扶贫
第四节 社会扶贫
第四章 光山县电商扶贫经验
第一节 光山县电子商务扶贫取得的成绩
第二节 光山县电子商务扶贫的优势
第三节 光山县电商扶贫的主要实践
第四节 光山电商扶贫模式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扶贫脱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一节 扶贫脱贫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减贫脱贫的对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百村调研·何畈村卷》: (一)农村贫困人口数快速减少,贫困发生率逐步下降 在县、乡、村各级党支部及基层干部的带领下,何畈村的贫困状况有了明显改变。贫困人口数量快速减少,从2014年711人,降到2016年的345人,降幅达51.48%。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4年的34.08%下降到2016年的16.54%,降幅达17.54个百分点。 (二)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光山县在大力开展扶贫攻坚战的同时,亦不忘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并取得了卓越成效。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何畈村按照“五化”要求,加强了村内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水泥路、柏油路组组通,骨干道路、广场以及房前屋后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村内天然气、有线电视、网络通信设施齐全。 在政府财政资金的支持下,公路、水电、电话、网络、电视等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农民拥有智能手机、电脑的数量也显著提升。几个大型合作社还购买了拖拉机、播种机等现代化工具。 其他社会公共服务事业也快速发展,2016年以来,教育事业成果喜人,何畈村适龄儿童在校入学率达到100%。医疗条件明显改善,村里建设医疗室,配备一名村医生,小病可以不出村就得到治疗,全乡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以上。 (三)农业生产热火朝天 在何畈村,陆续有农民工返乡创业,黄鑫和胡良才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不管是电子商务创业还是组建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都搞得风生水起。他们大规模承包农田,机械化种植水稻、莲藕和草莓。废弃的荒山被充分利用,,种植了苗木,养起了牛羊和鸡鸭。除了在合作社打工获得收入外,村里的荒山经过合作社开发后贫困户也能获得分红。开春,农田里_片黄灿灿的油菜花绽放,伴随着鸡鸭的呜叫,农村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村经济逐渐出现生机,农民收入水涨船高,农民看到了更美好的生活前景。农民工返乡,“空巢老人”、“空巢妇女”现象得到缓解,农村又焕发出勃勃生机。 (四)贫困户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贫困户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心,内心感受到了温暖。每逢节假日,都有乡镇领导或者当地企业家到贫困户家送米、肉或者是慰问金,和贫困户交流情况,帮他们出主意、想解决办法,增强他们脱贫的信心。几年来,南向店乡共走访慰问贫困户339户,发放价值18.4万元的慰问品及慰问金。 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变,农民的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的道路都得到了修整,环境得到了整治,何畈村还建设村民活动室以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南向店乡建设了农民工文化艺术馆,展示本地企业家转移就业扶贫成果,村风民风更加健康向上,村民的集体荣誉感和“主人翁”意识逐渐加强,村民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五)电商扶贫成绩突出,喜获大奖 光山县利用电子商务和“互联网+”机遇,将具有传统优势的羽绒服产业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探索电子商务扶贫模式,引导贫困户和返乡农民利用电子商务创业就业致富。目前,光山县359个村,已建立农村淘宝点238个,覆盖全县106个贫困村。2015年网销收入超过20亿元,仅“双十一”期间就有销售收入9880万元。全县共有各类网店5000余家,电商带动7300余名贫困人口就业,年人均增收5000多元。在第四届中国民生发展论坛上,光山县电商扶贫进农村项目由于其创新性和民生性突出,喜获“全国2016民生示范工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