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湿地昆虫

封面

作者:黄安平,魏美才,罗庆怀

页数:268

出版社: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163806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以洞庭湖为例,简要介绍了湿地生态系统的特征;择要介绍了与湿地昆虫研究有关的生态学理论和基本概念;讨论了湿地植被群落演替和植被群落演替对昆虫的影响,湿地植被对水质的控制及湿地昆虫调控湿地水质的过程和机制;采用昆虫生态学的方法研究了部分代表性湿地昆虫;总结了洞庭湖湿地中主要昆虫种类的生物学;初步总结和分析了湿地昆虫在世界六大动物地理分布区内的地理分布特性;简要介绍和讨论了国外部分湿地昆虫在湿地修复中的作用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还讨论了分子系统学在湿地昆虫研究中的应用,以提高我国湿地昆虫研究的水平。书内还推荐了江苏盐城沿海滩涂湿地修复、治理和利用的成果和经验。

作者简介

魏美才,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林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009-),湖南省学位委员会委员(2015-),第九、十届湖南省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和森林有害生物防治专家委员会成员,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第二层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是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林学会森林昆虫分会理事,湖南省昆虫学会副理事长、经济林栽培与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森林保护学湖南省重点学科和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学者和千人计划评审专家。曾获中国青年科技奖、全国优秀教师、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甘肃自然科学三等奖、霍英东基金奖等奖励。主要从事叶蜂类昆虫系统研究,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发现和命名的叶蜂新物种有1100多种,还建立了昆虫新属110个,提出昆虫纲膜翅目新分类系统和东亚昆虫区系的单源性起源理论,创立昆虫资源学新分支学科和重大害虫资源化管理理论等。主持完成4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包括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系统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430余篇,昆虫资源学研究论文40余篇,合编著作31部。组织和参加野外昆虫考察和采集活动230余次,采集昆虫标本25万号,主持建立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叶蜂博物馆,收藏叶蜂4000余种,该馆目前是世界广腰亚目昆虫系统分类研究的主要基地,叶蜂标本收藏量和叶蜂物种数量均为世界。教学方面,为本科生开设森林昆虫学、昆虫资源学、生物进化论等多门课程。为博士、硕士研究生开设保护生物学、昆虫分类学、生物地理学、支序系统学、膜翅目学、昆虫与植物的协同进化、生物入侵和生态安全、森林有害生物综合管理等课程。培养55名硕士生、24名博士研究生、1名博士后、2名博士留学生。主编全国通用教材2部,参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多部。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洞庭湖的范围及其治理的紧迫性
第二节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第三节 荻、芦和洞庭湖湿地的历史渊源
第二章 与湿地昆虫研究有关的生态学理论
第一节 种群
第二节 群落
第三节 生态系统
第三章 洞庭湖湿地荻、芦及其伴生植物
第一节 研究湿地植物的意义
第二节 水资源和湿地保护
第三节 荻、芦和伴生植物
第四节 湿地保存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修复
第四章 湿地昆虫分布及其区系分析
第一节 湿地昆虫分布
第二节 湿地昆虫分布的区系分析
第五章 洞庭湖湿地昆虫
第一节 湿地昆虫
第二节 湿地天敌昆虫
第三节 小结
第四节 湿地昆虫资源管理
附录1 蜜蜂和湿地,湿地植被花期物候现象
附录2 湿地昆虫的滞育,分子系统学和湿地昆虫
附录3 湿地昆虫研究和国际湿地公约(1971)
参考文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湿地昆虫》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5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