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滕州读本

封面

作者:王学典

页数:292页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20911787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滕州拥有超过7000年的文明史。以往关于滕州历史文化的叙述,皆将其作为地方性知识。本书跳出地域的限制,以宏大的视野,深邃的眼光,将滕文公、叔孙通、公孙弘、墨子、鲁班等出自滕州的历史名人或文化巨匠放到儒学乃至中国历史文化发展的一些重大关节或整体背景中重新加以解读,使滕州在中国历史文化全局上的地位得到重新定位,一些标志性和符号意义的历史文化现象也得到重新阐发,从而刷新了滕州的历史文化面貌,并为深化地方文化研究提供了一个范例。

作者简介

王学典,山东滕州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教授,《文史哲》杂志主编。长期致力于史学理论及史学史研究、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史研究,尤长于中国现当代史学思想及思潮研究。出版有《二十世纪后半期中国史学主潮》《新史学与新汉学》《顾颉刚和他的弟子们》《二十世纪中国历史学》《把中国“中国化”——人文社会科学的近期走向》等专著,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多卷本《20世纪中国史学通史》”等多项课题,曾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山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本书特色

滕州人不仅贡献了墨家学说,也成就了儒家学说,尤其是为儒家学说两千年的主流化和制度化开辟了先路。这就是滕州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位置。 在这截长补短也不过百余里的巴掌大的地面上,竟密布着众多的著名邦国,而所有邦国的居民竟均属于黄帝的直系子孙,这在全国任何县域恐怕也找不到第二个例证。 从“邾娄百工”到舟车的起源,从《墨经》中的数学、力学和光学成就到鲁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从墨子、鲁班所播下的科技种子和所创造的工艺传统到今天滕州遍地开花的高科技企业,这一切无疑将构成滕州这个地方的精彩炫目之处。 我们向读者奉献这册《滕州读本》,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滕州明天即将出现的奇迹。

目录

序言 儒墨两家共同塑造了滕州 / 1

中华文明的璀璨一角:历史文化概述

◎ 曙光初照的农耕文明 / 3

得天独厚的膏腴之地 / 3

北辛遗址的农耕信息 / 6

完备无缺的文明演进序列 / 10

◎ 轩辕黄帝的直系后裔 / 13

滕国春秋 / 13

薛国沧桑 / 17

小邾国(郳国)兴衰 / 21

◎ 孔孟政治理想的唯一实施之地 / 24

周游列国四处碰壁的孔孟 / 25

滕文公:孟子的政治知音 / 27

叔孙通:儒家礼仪秩序的重建者 / 31

◎ 独树高标的墨家学说 / 35

邾娄文化:墨子思想的摇篮 / 36

墨子学说影响深远 / 39

墨子精神历久弥新 / 40

◎ 巧传万世的一代匠师 / 43

南游于楚的“鲁之巧人” / 43

春秋晚期的“百工圣祖” / 46

工圣与科圣的际会交锋 / 48

泽惠后世的匠人智慧 / 50

◎ 尚善重义的千古民风 / 53

古圣先贤的精神濡染 / 53

行侠仗义代有楷模 / 56

革命洪流中的现代英杰 / 61

◎ 繁荣昌盛的文化艺术 / 64

交互辉映的自然人文景观 / 65

绚丽多彩的诗词名篇 / 68

瑰奇珍罕的汉画像石 / 76

古滕大地上的智慧之花:墨子思想通释

◎ 邾娄文化孕育的一代圣人 / 85

◎ 天志与明鬼的墨家信仰 / 88

世俗中的“天”和“鬼”/ 89

源自儒家的信仰 / 91

支撑“十论”的天志 / 93

震古烁今的精神力量 / 94

◎ 古典人道主义的旗帜 / 96

手工业者的伦理观 / 96

兼而不别的平民诉求 / 98

交惠互利的永恒价值 / 100

◎ 守卫和平的使命担当 / 103

舍生重义的精神境界 / 104

明辨利害的外交策略 / 107

技术为本的防御理论 / 110

◎ 公平正义的政治主张 / 113

尚贤使能的制度 / 113

追求大同的社会理想 / 114

“以德就列”与当代民主 / 116

◎ 理性精神的东方丰碑 / 119

崇尚极简 / 119

重质去文 / 121

注重实证 / 123

◎“匠心”独运的规则意识 / 126

治理天下的工匠标准 / 126

科学精准的思维特征 / 128

专业精密的攻防战术 / 130

◎ 墨子理想与墨学变迁 / 133

独步华夏:古典科技传统及其现代回响

◎ 多重视野下的墨班科技精神 / 141

敢为人先 / 141

精益专注 / 147

道技合一 / 156

◎ 历史的反思:墨班科技传统的中断与延续 / 164

富有求知探索品格的墨班精神 / 164

儒学主流化与墨班科技传统的中断 / 166

墨班科技精神的重光 / 169

◎ 墨子鲁班科技传统的当代复兴 / 171

源自北辛的种植业和林业 / 172

科技创新带动工业振兴 / 179

打造产学研合作高地 / 191

墨子鲁班精神薪火相承 / 199

辉耀史册:名人列传

◎ 政坛精英 / 215

名相仲虺 / 215

文公问政 / 217

孟尝君养士 / 219

毛遂自荐 / 221

滕公辅汉 / 223

大将王晏 / 224

三朝元老张孝纯 / 226

尚书夹谷之奇 / 228

清官张盛美 / 229

◎ 文化先驱 / 231

平民圣人墨子 / 231

汉家儒宗叔孙通 / 233

“儒林第一”公孙弘 / 235

寒朗直谏 / 237

苏轼莅滕 / 238

学士李泂 / 242

名士王特选 / 243

滕薛大夫李鱓 / 244

布衣大师刘子衡 / 245

“墨家传人”张知寒 / 249

“诗书画三绝”王学仲 / 252

◎ 科场魁首 / 254

名卿李稷 / 254

王氏三凤 / 256

一门六进士 / 259

名医孔继菼 / 262

铁面御史王东槐 / 264

翰林高熙喆 / 266

◎ 科技巨擘 / 268

奚仲造车 / 268

邾国百工 / 270

工匠祖师鲁班 / 272

神农遗教 / 273

◎ 现代将帅 / 275

杰威将军张锦湖 / 275

“死重泰山”王铭章 / 278

虎将孙兰峰 / 282

铁道英雄洪振海 / 284

鲁南英烈王麓水 / 285

“策反将军”杨斯德 / 287

后 记 / 290

节选

  儒墨两家共同塑造了滕州  “今何在?滕犹旧国名。”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包括上引诗句的作者王世贞在内的许多著名文人墨客,对滕州这方热土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可以说,一个县域能拥有如此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全国恐怕没有第二例。之所以如此,其中一个原因:我认为和《孟子》一书有关。《孟子》一书有“滕文公”上下两章,这两章非常著名,囊括了孟子的许多核心思想和主张。如“性善论”“井田论”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驰名思想史的观点,都首先出现在这两章。而《孟子》一书从宋代起由子部上升为经部,成为与“五经”相对的“四书”之一。更重要的是,“四书”则成为此后近一千年间朝廷颁布的科举考试标准教科书,为上至太学下至民间私塾的读书识字人所必读。这样,“滕文公”“滕小国”遂成为几乎所有士子耳熟能详、无法回避的名字。人们对“滕”这个地方的兴趣挥之不去,如同刻在脑海里,也就不难理解了。“滕”这个地方确实特殊,从古至今,这里有一溪未曾中断的文脉;从古至今,这里有一缕未曾消散的文化烟火;从古至今,这里有一种像地下奔突的岩浆一样未曾完全释放的精神。  本书所承担的重要使命,就是对这块层累积淀起来的文化沃土作深度勘探。  把滕州在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发展史上的位置讲清楚,当然成为本书首先要完成的任务。滕州是墨子的故里,已举世皆知,但滕州也曾是孔孟政治理想唯一被付诸实施的地方,却鲜有人道破。不唯如此,叔孙通重建了儒家的政治礼仪,而这套所谓“朝仪”影响后世达两千年之久,这一故实固为人所熟悉,但叔孙通的滕州人身份罕为人知。可以说,儒墨两家共同塑造了历史上的滕州,尽管先秦时期儒墨势同水火。我们以往总是把“孟子之滕,馆于上宫”的故事、叔孙通为刘邦制定朝仪的故事、公孙弘作为“儒林”第一人辅佐汉武帝的故事,当成纯粹的滕州“地方性知识”,这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视域,可能妨碍了人们对滕州思想文化的历史地位的观察。事实上,这些故事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具有全局性意义。滕州人不仅贡献了墨家学说,也成就了儒家学说,尤其是为儒家学说两千年的主流化和制度化开辟了先路。这就是滕州在整个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位置。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滕州读本》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4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