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中国绘画常识

封面

作者:陈师曾

页数:256

出版社:天地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

ISBN:97875455435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陈师曾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美术普及教育,本书便是先生这一教育信念的结晶。全书从远古时期文字与绘画的起源说起,梳理先秦到清代中国画的发展脉络、技法沿革、题材变迁以及重要的画派、画家等,并精选中国绘画史上的百余幅代表画作,展现中国历史上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从而使读者对中国历代绘画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作者简介

陈师曾
  江西义宁人(今江西省修水县),美术家、艺术教育家。清代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孙,著名诗人陈三立之子,史学家陈寅恪的兄长。陈师曾善诗文、书法,尤长于绘画、篆刻。著作有《中国绘画常识》《染仓室印集》《陈师曾先生遗墨》《陈师曾先生遗诗》等。

本书特色

1.画坛巨匠陈师曾先生讲稿遗珍全收录,看画家讲述绘画史!
2.甄选百余幅传世名画,展现中国绘画艺术的杰出成就。
3.齐白石、梁启超、周作人推崇备至的民国绘画的入门经典
4.四色印刷,版式疏朗,简洁大方,精装精校典藏版,具收藏价值。

目录

第一章 三代之绘画 / 001

第二章 汉代之绘画 / 007

第三章 六朝之绘画 / 011

第四章 魏晋之绘画 / 015

第五章 南北朝之绘画 / 021

第六章 隋朝之绘画 / 027

第七章 唐朝之绘画 / 033

唐朝文化概论 / 034

唐朝前期之绘画 / 035

唐朝后期之绘画 / 038

李思训一家 / 040

王 维 / 042

鞍马画家 / 044

中唐及晚唐之绘画 / 047

周昉与赵公祐一家 / 049

花鸟画与论画 / 052

第八章 五代之绘画 / 055

五代绘画概论 / 056

南唐之绘画 / 056

前后蜀之绘画 / 060

五代之山水画 / 062

第九章 宋朝之绘画 / 067

宋朝文化总论 / 068

宋朝之画院 / 069

宋朝画派之沿革 / 075

宋朝之论画 / 121

第十章 元朝之绘画 / 123

元朝文化概论 / 124

元代绘画之变迁 / 124

四大家 / 132

题款及道释画 / 136

第十一章 明朝之绘画 / 139

明朝文化概论 / 140

明朝之画院 / 141

山水画之沿革 / 146

浙 派 / 148

院体画之一派 / 150

吴 派 / 155

道释、风俗画之变迁 / 163

花鸟及杂画 / 172

闺秀、妓女之绘画 / 178

第十二章 清朝之绘画 / 181

清朝文化概论 / 182

清朝之山水画 / 186

人物画之变迁 / 198

花鸟及杂画 / 206

附  录 / 213

清代山水之派别 / 214

清代花卉之派别 / 223

中国人物画之变迁 / 231

文人画之价值 / 237

绘画源于实用说 / 244

节选

李思训一家
李思训字建,唐宗室孝斌之子。以战功显当世,官至武卫
大将军。弟思诲,子昭道;思诲子林甫,林甫之侄凑。一家五
人皆擅丹青。思训生长富贵,日夕所观览,自然精丽。其画山
水树石,笔格遒劲,又用金碧辉映,为一家法。后人所画着色
山水,往往宗之。子昭道,更加工细。石用小斧劈,树叶用夹
笔。用绢之法,皆以热汤使半熟,入粉捶之如银版。后以青绿
为质,金碧为文。盖当时画家概用此法。
玄宗曾命吴道玄画蜀道风景于大同殿,道玄一日而毕;又
命思训图之,累月始成,皆极其妙。两者之画虽不可得见,然
思训画之精细,可想而知也。思训子昭道,官至太子中舍,变
父之势,妙又过之。世称思训为大李将军,昭道为小李将军。
其实昭道官非将军,盖因父并称(《唐书·宗室世系表》:昭
道官太原府食曹,直集贤院)。《画鉴》(元汤垕著)曰:“昭
道之《海岸图》,绢素百碎,粗存其神采。其笔墨之源,皆
出于展子虔辈。盖其父子皆由展子虔、阎立本出而别树一帜
者也。”
山水画至盛唐李氏父子乃集大成。后经安史之乱,入中
唐,更有王维、郑虔辈出,别开一种水墨淡彩之山水画。其画
传于韦偃、王洽、王宰、项容之徒,以至于五代之荆浩、关
仝。中唐以后以及北宋末之山水画家,大抵皆属南派。李思训然,亦中唐以降社会之风尚渐移于高雅冲澹一途;而诗文之格
调至是亦为之一变,不复如开元、天宝之艳冶,元、白、韩、
柳一派应运而生焉。
王 维
王维字摩诘,太原祁人也。玄宗开元中举进士,官至尚书
右丞,与弟缙齐名。丧妻不娶。安禄山反,玄宗出奔蜀。彼为
贼所获。禄山固知王维之才,迎置洛中,迫为给事中。贼既
平,彼亦下狱。时弟缙请为彼赎罪,肃宗怜而许之。后授为右
丞。王维上表曰:“己有五短,缙有五长。愿还其官。”放归田
里,遂隐居辋川别墅。其襟怀高旷,魄力宏大。始用渲淡,一
变从来钩斫之法,其余韵及于后世。又善诗,为当时四杰之
一。东坡谓:“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
诗。”摩诘有《山水论》一篇传于世。
明董其昌论南北二宗画:
禅家有南北二宗,唐时始分。画之南北二宗,亦唐时分
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则李思训父子着色山水,流传而
为宋之赵幹、赵伯驹、伯骕,以至马远、夏珪辈;南宗则王摩
诘始用渲淡,一变钩斫之法,其传而张璪、荆、关、董、巨、郭忠恕、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要之,摩诘所谓云峰石
迹,迥出天机,笔意纵横,参乎造化者。东坡赞吴道子、王维
画壁亦云:“吾于维也无间言。”知言哉。
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其后董源、巨然、李成、范宽为嫡当时卢鸿(字浩然,洛阳人)、郑虔(荥阳人)之辈,亦
兴水墨淡彩之画风。卢鸿,开元中与王维同召为谏议大夫,固
辞不就,放还,隐于嵩山,赐草堂一所。长山水树石,以瀑布
名。墨法融液,创水墨之法。郑虔亦与王维共事安禄山,坐贬
台州司户。天宝中,为广文馆博士。与杜甫友善。杜诗中所
称“广文先生官独冷”,又“郑公樗散鬓成丝,酒后常称老画
师”,盖极称赏之也。尝写山水并其诗以献,帝大署其尾曰:
郑虔三绝。
张璪字文通,吴郡人也。官至检校祠部员外郎。工山水、
树石。撰《绘境》一篇,言画之要诀。初,毕庶子宏擅名于
代,一见惊叹之异。其唯用秃毫,或以手摸绢素。因问璪所
受,璪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毕宏于是阁笔。尝以手握
双管一时齐下,一为生枝,一为枯枝;生枝则润含春泽,枯枝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中国绘画常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4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