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宗江
页数:140
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444842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汉语常用词演变是汉语词汇史研究的重点问题,也一直是汉语史研究领域的薄弱环节。本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于19的,被认可为是汉语常用词演变的研究领域的靠前部学术专著。作者根据当前研究的前沿理论和很新成果,作了较为全面的修订,学术价值较高。
作者简介
李宗江,解放军外语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汉语史和汉语词汇研究,主要著作有《汉语新虚词》 《现代汉语通论》(编者之一)《浅说“及其”》《演变视角的汉语研究》等。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语言文字工作者
本书是汉语词汇研究,尤其是汉语常用词演变研究领域的开创之作,在学术界有重要影响。
目录
目 录
专题讨论
关于研究对象的界定
衍生性演变
交替性演变
常用词演变的原因
常用词演变研究所要回答的问题
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方法
常用词演变研究的意义
常用词演变问题存疑
个案研究
“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1994)
《红楼梦》中的“与”和“给”(1996)
“即、便、就”的历时关系(1997a)
“进”对“入”的历时替换(1997b)
“也”的来源及其对“亦”的历时替换(1997c)
汉语总括副词的来源和演变(1998a)
汉语“才”类副词的演变(1998b)
汉语“还”类副词的演变(1998c)
汉语限制副词的演变(1998d)
关于《“进”对“入”的历时替换》的几个问题
——答董志翘先生(1998e)
汉语重复副词的演变(2002)
参考文献
语料文献
工具书
节选
讨论词汇演变涉及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讨论一个词怎样变生出另外一个词。这又分为以下三种情况。第一,一个词由a义位演变出b义位,这个词在两个义位上读音(有时包括文字形式)发生了分化,有时词类也发生了转化。如由“长(zhǎng)”到“胀(zhàng)”读音和字形都变了。“衣”由“上衣(yī)”演变出“穿着”(yì)”,这两个意义不但读音不同,而且词性也不同,前者是名词,后者是动词。第二,一个词由a义位演变出b义位,这个词在两个义位上读音和字形都不发生分化,只是词类发生了转化,如“餐”由动词义的“吃饭”变为名词义的“饭食”。第三,一个词由a义位演变出b义位,仅是增加了一个义位,读音和词类都不发生分化。在词典上,一般把第一种情况的两个义位看作两个不同的词,即演变的结果产生了一个新词;而把第二、第三这两种情况仅仅看作是产生了一个新义,不看作是产生了一个新词,这是因为编词典着眼于几个意义之间的联系。但从词汇系统的角度来看,这三种情况都可以看作是产生了新词。因为一个词多了一个义位,就在词汇系统中多了一重聚合关系和组合关系,也就等于产生了一个新词,原有的语音形式带着这个义位以一个词的身份参与新的聚合内成员的历时替换。例如“亡”在“丢失”这个义位上,与“失”构成同义聚合关系,与“得”构成反义聚合关系,与指物名词构成组合关系,如“亡羊补牢”;在“灭亡”这个义位上,与“灭”、“废”等构成同义聚合关系,与“存”、“兴”等构成反义聚合关系,与表示“国家、政权、军队、民族”等等名词构成组合关系,如“亡国”。所以在下文的讨论中对词和义位不作区分,只要是产生了一个新的义位就看作是产生了一个新词,不管语音是否分化,也不管词性是否转类。我们管这种从甲词变生出乙词的词汇演变叫“衍生性演变”,管甲词叫“源词”(需要时也称为“源义位”),管乙词叫“新词”(需要时也称为“新义位”)。 第二个问题是讨论词汇成员的新增旧减以及新旧词语的历史交替。我们管这种意义上的词汇演变叫“交替性演变”。本书着重讨论交替性演变问题,下文再提到词汇演变时,只要不作说明,一律指交替性演变而言。由于讨论交替性演变离不开衍生性演变,因为在交替性演变中要讨论新词的产生,而新词的产生主要是衍生性演变的结果,①所以也将涉及衍生性演变的类型及相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