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柔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探究

封面

作者:李恩荆著

页数:172页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441556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理论篇和实践篇两大板块。理论篇详细论述了柔力球运动的起源、基本概念等 ; 实践篇则通过柔力球运动的实际调查, 对参与柔力球人群的结构特征、身心影响, 以及柔力球技战术的规范指导, 进行了阐述。

作者简介

李恩荆,江苏南京人,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师,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
柔力球国家裁判、教练,湖北省柔力球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老年人体育协会柔力球专项委员会委员、技术组成员,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训练学分会会员,国家一级健身教练。
从事柔力球运动经历
自1995年习练柔力球,从事柔力球运动教学与研究近20年。
1996年获第3届全国工人运动会柔力球比赛2金1银。
1999年获湖北省第10届运动会柔力球比赛1金2银。
2003年开始在华中师范大学开设柔力球课程。
2005年一2007年连续举办千名大学生、千名教职工柔力球表演。
多次到香港浸会大学、日本大阪体育大学、日本琵琶湖成蹊体育大学、澳门长者体育总会、台湾等地讲学交流。
担任历次全国柔力球比赛裁判、竞技裁判长、副总裁判长。
参与制订2005年版、2011年版《柔力球竞赛规则》。
出版柔力球专著一本,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参与省部级课题5项。

目录

上篇 理论篇第一章 柔力球运动的源起与发展第一节 柔力球运动发展阶段回顾第二节 发展阶段的各项演变第三节 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对策第二章 柔力球基市概忿的界定第一节 研究柔力球运动基本概念的意义第二节 柔力球概念制订的方法第三节 柔力球运动的逻辑学界定第三章 柔力球运动产生的中国历史文化背景分木斤第一节 太极学说是柔力球运动形成的理论根本第二节 “天人合一”整体观是柔力球运动存在和发展的哲学思想基础第三节 阴阳学说是柔力球运动形成的辩证思维基础第四节 “合和”思想是柔力球运动发展的方向第四章 柔力球运动的项目归属第一节 柔力球理论研究现状第二节 “太极柔力球”与“柔力球”的关系第三节 柔力球运动的科学分类第四节 柔力球运动项目单独立项的可行性分析第五节 柔力球运动以成为奥运项目为其最高目标第五章 柔力球运动的力学分新第一节 弧形引化过程“三要素”第二节 柔力球用力原理第三节 柔力球力学分析第四节 柔力球运动中的拍弧对应关系第六章 柔力球竞赛规则的演变第一节 竞赛规则的本质、分类与作用第二节 柔力球竞赛规则修改原则第三节 柔力球规则与技战术发展的互动关系第四节 柔力球规则发展趋势第七章 柔力球器材的创新与发展第一节 体育器材对运动成绩的影响第二节 我国体育器材发展现状第三节 柔力球器材发展沿革与困境第四节 柔力球器材企业发展创新策略
下篇 实践篇第八章 柔力球教学对学生心理影响的实证研究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建立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三节 心理指标对比分析第九章 柔力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研究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二节 武汉市柔力球开展现状第三节 影响武汉市柔力球运动普及和发展的因素分析第四节 武汉市柔力球运动的发展对策第十章 系力球课程教学效果的实验研究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方法第二节 身体素质比较第三节 对调查问卷的分析第十一章 系力球运动技术特征第一节 握拍与基本站位第二节 发球和接发球技术第三节 柔力球基本技术第四节 柔力球隐蔽球技术第五节 柔力球高级技术第六节 步法第十二章 系力球运动战带特征第一节 运用战术的基本原则第二节 柔力球常用战术第十三章 柔力球赛事总结与思考第一节 第一届老健会柔力球交流活动总结第二节 2010年全国柔力球交流大会总结第三节 2011年“皇岗杯”柔力球交流活动竞技组总结第四节 2012年晋中国际柔力球交流大会的认识与思考第五节 对柔力球赛事建议的商榷第六节 关于在老年群体中推进柔力球竞技协同发展的思考参考文献附录普通高校大学本科课程教学大纲读博期间参与柔力球活动大事记后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柔力球运动理论与实践探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