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

封面

作者:刘媛媛著

页数:287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33469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李通玄的生平、著作及思想渊源,李通玄的判教论,李通玄的智体论,李通玄的缘起观,李通玄的解脱论,李通玄的解经观,李通玄华严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影响,等。

作者简介

  刘媛媛,女,1978年生于河北保定。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2007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获法律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2016年就职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从事中国哲学和宗教学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汉传佛教华严学,已在国内核心期刊以及CSSCI来源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文献探讨
三 研究目的及架构
四 研究方法与限制

第一章 李通玄的生平、著作及思想渊源
第一节 李通玄传记之史料略析
第二节 李通玄的生平与著作
第三节 李通玄华严思想的渊源

第二章 李通玄的判教论
第一节 判教目的及“别教一乘”说
第二节 《华严经》的宗乘、宗趣、教体
第三节 关于《华严经》的其他判释
第四节 李通玄的十教、十宗说及与法藏的对比
第五节 李通玄判教中贯穿的十个纲要
第六节 李通玄判教论的特点

第三章 李通玄的智体论
第一节 李通玄“根本智”思想的内涵及意义
第二节 李通玄的“智体无性说”及本觉思想
第三节 “无明”与“根本智”关系探析

第四章 李通玄的缘起观
第一节 “理事无碍”的缘起观与性起思想
第二节 “事事无碍”思想及法界缘起观
第三节 李通玄之“一真法界”思想及其对澄观的影响
第四节 李通玄的“三圣圆融说

第五章 李通玄的解脱论
第一节 华严宗之修行次第论
第二节 李通玄对于《华严经》修行地位、行相的判别
第三节 李通玄”法界无时“的思想

第六章 李通玄的解经观
第一节 李通玄的表法思想概述
第二节 “以易解华严”——“周易表法”思想研究
第三节 李通玄的“配法观心”思想研究

第七章 李通玄华严思想的历史意义及影响
第一节 李通玄著作的流传及赞、诗文
第二节 李通玄的华严思想对各个宗派的影响
第三节 李通玄的华严思想对居士佛教的影响及其现代意义

结语
附表
参考文献
后记

节选

  《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  第五节 李通玄判教中贯穿的十个纲要  笔者在阅读经论文本的过程中发现,李通玄的判教思想,除了一般学者已经广有论述的“十教”“十宗”说外,在《新华严经论》的第一至第八章中,还有个内在的主线,为贯穿于整个判教思想中的纲要类内容,大体论述了《华严经》的10种殊胜之处,以及与其他经典的区别。之前研究李通玄的学者都没有对此加以说明,也未能提出确定的名称,笔者在此暂且称之为“十纲”,统领李通玄的整个判教学说。这应该说是其判教思想中一个重要的特色。李通玄的思想十分广博,在论述的过程中,他喜欢用“十”这个数字,前面我们也有提及,李通玄认为“十”代表着圆满,为圆数。因此,其判教思想中经常出现“十”这个数字,十种纲要,十教、十宗、十门、十种不同,十种甚深广大、十种德性……,往往是十中套十,十中又有另外的十。类似《华严经》中所说,如因陀罗网,环环相套,很容易弄不清楚其中的逻辑关系。王仲尧在其《隋唐佛教判教思想研究》中,就提出了“十法说”,作为与“十宗说”对立的一个单独的类别。但仔细看其“十法说”,其实是论述“教义差别”中的10种差别,李通玄称之为“十门差别”,单独提取出来作为与“十宗”相对的一类恐有不妥。在后面的“成佛同别”中,李通玄也提出了“十门分别”,因此不应单独提取出来与十宗说相对。  这也是为什么对李通玄判教思想的研究,至今未有一个比较完整论述的原因。当然,本人能力有限,时间也有限,绝不能够说至此就完整了,还有很多没有涉及的地方,学术研究就是这样一步步前进,待后来者能够提出更多的未被发现的思想。  李通玄的“十纲”说作为其判教思想的10个纲要,笔者在此也进行简要的论述。10个纲要分别为:一依教分宗,二依宗教别,三教义差别,四成佛同别,五见佛差别,六说教时分,七净土权实,八摄化境界,九因果延促,十会教始终。以上10个纲要,因为是贯穿于李通玄整个判教思想中的中轴线,所以有些思想在前文中已有论述,对于没有论述过的,笔者会进行比较重点的说明。  第一个纲要“依教分宗”和第二个纲要“依宗教别”,分别就是前面“依教分宗”中的“十宗说”和“依宗教别”中的“十教说”,已有论述,不再多说。  第三个纲要,“教义差别”,说明《华严经》的教义与其他经典有何差别。李通玄在此处又做了“十门分别”。“其十门者,一佛日出兴教主别,二光明表法现相别,三问答所诠主伴别,四所示因圆果满别,五地位所行行相别,六重令善财证法别,七明六位菩萨来众别,八明所施法门理事别,九与诸三乘得果别,十所付法藏流通别。”  一佛日出兴教主别,指华严圆教的主法者为法身、报身毗卢遮那佛,不同于其他权教为释迦牟尼化佛。  二光明表法现相别,指《华严经》中佛陀放光并非一时一处放光,而是根据不同的讲法内容,为表征不同的意义,身体不同部位放射不同的光明,从足轮光明至眉间光明等,不一而足,不同于其他教典仅一时一处放光。  三问答所诠主伴别,指《华严经》中问答主伴分别为佛、文殊与普贤。佛为报佛,文殊与普贤,一个表大智、一个表大行,德用圆满,不同余经为化佛所说。“化佛所说之教,无如此经也。一切诸教皆权施设,引彼诸根,咸来至此华严大海,入毗卢遮那一真境界。”此经所说,全部旨归华严智海,一乘实教,人毗卢遮那之一真境界。  ……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李通玄华严思想研究》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70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