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日]小森阳一著郭勇译
页数:288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302516415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从多部代表作中精选出来重新解构的文学与文化研究著作,把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后殖民批判结合起来,重新解读经典的文学文本,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著者以崭新的方法解读文学经典,在激活文学想象力的同时,为我们认识优选化时代的人的处境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对资本主义的优选化扩张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并提示了可能的突围路径。
作者简介
小森阳一(Komori Yōichi),1953年生。毕业于北海道大学。现为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教授。学术影响外,也是当今日本最著名的左翼社会活动家之一。自2000 年以来,一直是抵制日本右翼化方面的领军人物。他所领导、组织的捍卫和平宪法第九条的全国性的“九条会”运动,尤为人所知。作为小说理论家与文学批评家,尤其关注作为历史记述装置的文学作品的特性。已出版的汉译著作有《天皇玉音放送》(北京,三联书店)、《现代日本国语批判》(吉林人民出版社)、《村上春树论:精读〈海边的卡夫卡〉》(北京,新星出版社)。
郭勇,1967年生,重庆人,分别毕业于日本东京外国语大学(获文学硕士学位)、北京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研究领域为日本文学、中日比较文学。主要著述有《他者的表象:日本近现代文学研究》、《中岛敦文学的比较研究》等。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选自小森阳一先生的《作为结构的叙事》和《作为文体的叙述》两书。两本书互为“姊妹篇”,是作者重新解构的文学与文化研究的重要著作,它把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后殖民批判结合起来,重新解读经典的文学文本,开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野和方法。小森认为,小说是永远处于生成过程中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关系正是将作品活性化的能量。这些文章,以崭新的方法解读文学经典,在激活文学想象力的同时,为我们认识全球化时代的人的处境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对资本主义的全球化扩张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并提示了可能的突围路径。
目录
——中译本作者寄言005
作为制度的“文学”与作为
历史研究对象的文学
一、 “日本文学”“国语”之现代性、意识形态性003
二、 文学与历史之间: 在21世纪重读夏目漱石052
明治日本近现代文学起源
之文体学、叙事学考察
三、 多声调交织的纠葛体“叙事”
——明治日本小说《浮云》的描述句119
四、 作为故事的文体与作为文体的故事146
五、 视点和“叙事”的审级
——明治初期翻译文学中的自然与文体157
六、 “叙事”一人称与“记述”一人称
——明治二十年代一人称小说百态174
七、 书写体的时空——相对性理论与文学210
八、 “阅读”的梦想246
九、 文体与自我身份
——近代“标准语”和文学性语言266
附录
本书所选文章出处275
探讨“历史的诗学”林少阳277
译后记2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