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差异:国际学术丛刊:第4辑

封面

作者:金惠敏

页数:340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81091458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本辑特稿、重新编制的战后东亚殖民主义、古代观点、当代视点、汉学视点等六个专题,收录了15篇人文学术论文。

作者简介

金惠敏,男,1961年生于河南淅川,哲学博士。现为河南大学“黄河学者计划”特聘教授,中围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理论室研究员。先后从河南大学中义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外文系、哲学系获得学士(1982)、硕士(1987)和博士(1996)学位。1998—199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尔湾批评理论研究所做博士后研究。2002年在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系任客座教授。2005年为英国学术院高级访问学者。主要著作有《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反形而上学与现代美学精神》(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等。主要译著有《解释学·美学·实践哲学》(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阅读行为》(长沙:湖南义岂出版社,1991;主译)、《史诗论》(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89;主译)等。

本书特色

本辑《差异》除“重新编制的战后东亚殖民主义”专题外,其他论文看似论题分散,但如果从当代大家刘述选教授论文提示的“跨文化研究与诠释问题”角度去看,就会发现,由于我们当下的生存处境和知识处境本身就是长期文化交往的结果,因此只要较深触及文化问题和生存问题的论文其内在都有着深层相关性。在这一意义上,这些看似论题分散的论题和书评其实恰恰是有效相关的。更何况,即使不论这种深层相关性,每篇论文和书评在它们所处理的论题也都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目录

本辑特稿 跨文化研究与诠释问题举隅:儒家传统对于知识与价值的理解最新编制的战后东亚殖民主义 何为“责任”?何为“主体”?——质疑所谓的“战后” 三木清思想中的“技术”、“动员”、“空间”——东亚统合体论与构想力的理论 从“帝国臣民”到“日本国民”——国民概念变迁

节选

本辑《差异》除“重新编制的战后东亚殖民主义”专题外,其他论文看似论题分散,但如果从当代大家刘述选教授论文提示的“跨文化研究与诠释问题”角度去看,就会发现,由于我们当下的生存处境和知识处境本身就是长期文化交往的结果,因此只要较深触及文化问题和生存问题的论文其内在都有着深层相关性。在这一意义上,这些看似论题分散的论题和书评其实恰恰是有效相关的。更何况,即使不论这种深层相关性,每篇论文和书评在它们所处理的论题也都作出了切实的贡献。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差异:国际学术丛刊:第4辑》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