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孙蕊著
页数:183页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9657898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构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其现代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其他“四个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求国家行政决策制度进行突破性变革,公共政策活动必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原则下迈上现代化的道路。
作者简介
孙蕊,女,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博士后,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共政策和科技创新等。主持参与多项国家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本书特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构成了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第五个现代化”,其现代化的程度直接关系到其他“四个现代化”的进一步推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势必要求国家行政决策制度进行突破性变革,公共政策活动必须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总体原则下迈上现代化的道路。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共政策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基于公共治理的政策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内容分析方法
三、调研访谈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概览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尝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框架下研究公共政策创新
二、研究内容创新:构建创新理论、公共政策和治理理论的多元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创新:结合“大数据”和内容分析法进行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治理理论
二、国家治理体系
三、现代化与良治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产生
二、政策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政策网络理论在本书中的适用性
第三节 创新生态体系理论
一、创新理论
二、创新研究从“创新系统”逐渐走向“创新生态体系
第三章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特征与挑战
第一节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一、科学、技术与创新的治理问题
二、“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的基本特征
一、强调对科学、技术和创新(STI)的治理
二、与过去的科技体制改革不同,这个概念强调多主体民主参与
三、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制基础
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的是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共赢
五、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文明化为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
第三节 影响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一、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协调问题
二、科技创新主体自身的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问题
三、科技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定位与协调问题
四、治理过程的公众参与问题
第四章 政策生命周期视野下的中国创新政策演变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政策量化研究: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为例
第六章 创新理论与公共政策实践研究:以一项土地政策分析为例
第七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第八章 内容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 我国农地非农化乱象中政府角色的政策网络分析
第十章 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公共政策主体互动模式探究
第十一章 总结与讨论
附录A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样本(2010-2015年)
附录B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汇总
附录C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题词的频数统计
附录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al Policies of China 2010—2015 and Their Implications
附录E 个人简历及博士后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第一节 研究背景
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公共政策创新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三、基于公共治理的政策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
第二节 研究方法
一、文献资料分析法
二、内容分析方法
三、调研访谈方法
第三节 研究框架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内容概览
三、数据来源
第四节 主要创新点
一、研究视角创新:尝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框架下研究公共政策创新
二、研究内容创新:构建创新理论、公共政策和治理理论的多元理论框架
三、研究方法创新:结合“大数据”和内容分析法进行政策文本量化研究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国家治理现代化
一、治理理论
二、国家治理体系
三、现代化与良治
第二节 政策网络理论
一、政策网络理论的产生
二、政策网络理论的主要内容
三、政策网络理论在本书中的适用性
第三节 创新生态体系理论
一、创新理论
二、创新研究从“创新系统”逐渐走向“创新生态体系
第三章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特征与挑战
第一节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概念内涵
一、科学、技术与创新的治理问题
二、“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的提出
第二节 “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概念的基本特征
一、强调对科学、技术和创新(STI)的治理
二、与过去的科技体制改革不同,这个概念强调多主体民主参与
三、完善的制度体系是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法制基础
四、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目的是利益相关者的长期共赢
五、法治化、科学化、民主化、文明化为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标志
第三节 影响我国科技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制约因素
一、创新链与资金链的协调问题
二、科技创新主体自身的治理体系及能力建设问题
三、科技资源配置中的政府与市场的定位与协调问题
四、治理过程的公众参与问题
第四章 政策生命周期视野下的中国创新政策演变
第五章 大数据背景下的公共政策量化研究: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为例
第六章 创新理论与公共政策实践研究:以一项土地政策分析为例
第七章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成效与局限
第八章 内容分析方法在公共政策研究中的应用
第九章 我国农地非农化乱象中政府角色的政策网络分析
第十章 基于政策网络视角的公共政策主体互动模式探究
第十一章 总结与讨论
附录A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样本(2010-2015年)
附录B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相关政策汇总
附录C 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题词的频数统计
附录D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al Policies of China 2010—2015 and Their Implications
附录E 个人简历及博士后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