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广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南宁市博物馆编著
页数:230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03020405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广西先秦岩洞葬》对广西目前已发现的先秦时期岩洞葬的全部资料进行了综合整理,详细介绍了各岩洞葬的基本情况,并对先秦岩洞葬的分布、分区、葬所和葬制以及文化内涵、特征、年代、分期、族属、起源等做了系统的研究,对先秦岩洞葬文化的源流及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广西先秦岩洞葬》不仅对岩洞葬的起源、发展、年代和族属、岩洞葬文化等方面的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广西古代地方史、丧葬文化的研究以及广西新石器时代向青铜时代过渡阶段的文化面貌及先秦文化的发展与演变的探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广西先秦岩洞葬》资料丰富、内容翔实,可供广大考古学、历史学、民族学者及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本书特色
《广西先秦岩洞葬》是广西先秦岩洞墓的发掘与整理报告。共收录18处岩洞葬。岩洞葬的发现与研究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此报告的出版将有助于解决这一学术难题。将会推动岩洞葬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目录
节选
岩洞葬又称崖洞葬,是以天然洞穴作为葬地来安置死者的一种丧葬形式,是古代南
方民族地区一种较为特殊的埋葬习俗,主要分布于广西、贵州两省区的石灰岩地区。
广西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岩溶区之一,岩溶洞穴众多,这不仅为古人类的生存提供了
十分有利的条件,也为岩洞葬的起源、发展、流行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地理条件。据不完
全统计,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西已在26个县市共发现了不同时期的岩洞葬138
处,主要集中在桂西、桂西南、桂西北和桂中地区的左江、右江、红水河、柳江流域,
部分见于桂东、桂东北地区,年代从新石器时代末期一直到明清时期,但大部分年代较
晚,约在南朝以后,尤以明清时期居多。在这些岩洞葬中,有一部分年代为先秦时期的
岩洞葬,它们随葬品丰富,在埋葬方式上与晚期的岩洞葬有着较大的区别。因此,我们
将其从岩洞葬中分离出来进行专门的研究,汇集所有的资料编写成此书。
广西先秦岩洞葬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发现,由于当时岩洞葬发现很少,对这一
特殊葬俗还认识不足,往往将其作为洞穴遗址来对待。80年代以来,广西调查发现了
大量的岩洞葬,一些先秦时期的岩洞葬因为不同时期曾多次作为葬地,洞内遗物早晚混
杂,加上没有地层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岩洞葬年代的判断,也没能将先秦时期
的遗物与后期的分辨出来,而是笼统地将它们的年代定为最晚遗物的年代。90年代中
期以后,随着广西考古工作的深人开展,一些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遗址的发现和发掘,
为我们认识先秦岩洞葬的年代和文化面貌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对比资料。加上部分年代明
确的先秦时期岩洞葬的陆续发现,特别是21世纪初,武鸣县岜旺、弄山、敢猪等几处
岩洞葬的发现和科学发掘,不仅仅是新资料的发现,而且对先秦岩洞葬的年代、分期和
文化面貌及特征等相关问题的综合研究带来了可能,本书就是在此基础上所做的初步
尝试。
由于广西地区保存并发现的先秦时期的遗址太少,而岩洞葬遗存则分布广、数量多
且延续时间长,保存状况也相对较好,因此,对先秦岩洞葬进行深入的研究,将有助于
认识和把握广西地区青铜时代的发展脉络及其文化特征,对广西岩洞葬的起源、发展、
年代和族属、岩洞葬文化等方面的探索产生深远的影响,并对研究广西新石器时代向青
铜时代过渡阶段的文化面貌及陶器的发展与演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因岩洞葬的葬地多较隐秘,部分在人迹罕至的悬崖峭壁之上,有的虽在低矮的山腰
和山脚,但洞口都用石块封堵,因而很难发现。目前已经发现的这个时期的岩洞葬,绝
大部分是当地村民进洞寻宝或在生产中偶然发现。广西境内洞穴数以万计,在这些山洞
中还有多少先秦时期的岩洞葬我们现在不得而知,也许发现的只是冰山一角,而且,目
前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方法去探寻其踪影,“藏之幽谷,秘而不识”,古人对岩洞葬的性
状早已做了最真实的描绘。因此,我们对先秦时期岩洞葬的文化内涵和面貌的了解还非
常有限,鉴于此,本书对广西先秦时期岩洞葬的一些认识也许尚显肤浅,希望能在今后
发现更多、更新的材料之后加以补充和完善。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只是希望能提供较
为全面的参考资料,供学者们研究,也让社会大众对岩洞葬这一丧葬习俗有更多的了
解,以求古代岩洞葬之习俗虽“藏之幽谷”,却“秘而有识”。








![黄古洞葬-[第一部]-技术教育社区](https://image31.bookschina.com/2011/20110902/B5263695.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