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张玮
页数:558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0869815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裸脊锁线装帧(封面和内里不黏在一起,详见封面图),能完全翻开摊平,比胶装更牢固,内文双色印刷。
从宏大的叙事,走向历史的细节,寻找时代的真实故事。当历史风起云涌,风云人物又如何改变时代,或被时代改变?
一个个历史小故事,讲述课本之外的过去时光,读完多一些典故,涨一些知识,变成有趣、有见识的人。
亦庄亦谐的文字,丰富的历史知识,活色生香的历史故事,有血有肉、有人性、有故事、有真的性情,还原历史应有的温度。
六神磊磊、罗振宇、马勇、徐达内、严锋、张伟等力荐。
作者简介
作者介绍张玮(网名:馒头大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文科基地班。复旦中文系文学学士,新闻系新闻学硕士。曾做过11年体育记者,采访过三届奥运会,两届世界杯和百余项世界赛事。后担任解放日报报业集团数字传播中心主任,解放日报社新媒体中心总经理、主任,解放日报社运营、技术中心总监。
微信公众号“馒头说”,以“历史上的今天”为特色,每天推送一个历史小故事,获凤凰网和“一点资讯”颁发的2017年自媒体“年度内容突破奖”。
2017年8月起开始出版《历史的温度》系列,获亚马逊中国颁发的“2017年度新锐作家”称号。
相关资料
馒头大师曾是一个优秀的体育记者,但聊起历史来也很吸引人。他有一支独特的“新闻笔”,不论多么久远的事情,说来总像是当下的故事,还带着温度。读着他的文字,会让人想到唐诗里的意境,天晚欲雪,围坐火炉,他手持一盏,眉飞色舞,正向你娓娓道来。
——六神磊磊
我们现在遇到的很多问题,历史上也有很多人遇到过。所以我们读历史,不仅仅只是看他们的故事。张玮抓住历史上一个事件一个名字背后的东西,分析为什么当时的人会做出那样的选择,把文字的东西场景化,把乏味的东西有趣化,你不仅得到知识,还得到见识。
——罗振宇(罗辑思维创始人)
历史事件和人物都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对他们的评价和分析,脱离了当时的环境,就会想当然。张玮尽量客观地还原当时的情形,无论是对人物的分析,还是事件的细节描述,都力求公正中立。更可贵的是,他赋予了这些历史以情感,历史不再是教科书里冷冰冰的文字,而是有温度的。
——马勇(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院研究员)
没有温度,历史不过教科书,即便已然雨打风吹去,故纸堆里终有冷暖几许。《历史的温度》赠人暖意。
——徐达内(新榜创始人)
在一个狂奔的年代,我们有时候也要停一下,看看走过的路,整理一下自己的行囊,然后重新出发。张玮把他在新媒体中最热门的文章用传统的方式出版,也有这种冷却与回归的意义。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对一个男人的评价,我推崇“深厚温柔”,这其实也是人们对深海的印象。用这句话评价馒头大师和他的馒头说很恰当:他展现对历史的精通,以及基于历史对时代和人情世故的了然;同时他不挑拨不炫耀,展现出巨大的温柔力。
——张伟(新世相创始人)
最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大约是作者不卑不抗,不尾随不拔高的态度。就像介绍里说的,第三方的公正态度,站在历史的角度让读者体会那时那人的酸甜冷暖,感受人在历史的洪流中拼命又无奈的心境。他不会咄咄逼人地分析评价,把已无法分辨的古人放在砧板上反复切割,他只是淡淡解说故事的来龙去脉,告诉读者历史的落脚点。
——绿果(豆瓣读者)
本书特色
坚守气节、自诩为“海上苏武”的叶名琛,为何最终还是背了“千古骂名”?严复的人生,因何最终拐了个弯?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拿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丘吉尔,他又有着怎样的另一面?
叶名琛、丁汝昌、沈荩、张作霖、黎元洪、严复、拉贝、丘吉尔、达·芬奇、格瓦拉……这一个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人生?他们的故事又折射了什么样的时代?
在张玮抽丝剥茧般的描述中,史书上的一个名字、一件事,都能呈现出一幅幅生动而鲜活的画面,以自己的方式改变着历史,或者被历史改变着。历史不再是冷冰冰的年份和数字,而是一个个有温度的故事,一个个有血有肉的真实的人。
作者尽可能地用辩证的眼光,去还原那些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让看起来枯燥的历史,带着它的血肉、它的彷徨、它的闪光、它的信念,展现真实的温度。
目录
自序
上篇
大变局时代
他坚守气节客死他乡,却为何还是背了“千古骂名”? 003
是非成败丁汝昌 015
末日孤舰“海圻”号:大清帝国的最后荣光 029
提督的决择:是死,是死,还是死? 044
中国第一个蒙难的新闻记者 055
一个皇帝的“过山车之旅” 064
双面张作霖 075
他当过两任中华民国大总统,你却未必了解他 092
严复的人生,为何最终会拐个弯? 105
“名士”于右任 118
曾拥有诸多“第一”,但她未必被人记得 131
中篇 以国家之名
上海1937:一寸山河一寸血 143
1937,南京城里的纳粹旗 166
猎杀山本五十六 178
丘吉尔的另一面 195
“偷袭珍珠港”之后…… 213
1944,刺杀希特勒 225
纳粹德国其实“投降了两次”,你知道吗? 239
日本为什么会挨第二颗原子弹? 250
刺杀汪精卫 258
料得年年断肠处,不敢忆,长津湖 268
一个传奇女间谍的“七重面纱” 288
格格出身的女间谍 294
下篇
人性的抉择
达·芬奇真的是从现代穿越回去的吗? 309
切·格瓦拉:一个符号化偶像背后的真实故事 330
人神之间吴清源 345
梵高之死 362
能称“时尚女王”的人不多,她算一个 377
一位女明星的神秘死亡 391
中国人最熟悉的那个欧洲公主,真的幸福吗? 398
戴安娜之死 415
俄罗斯方块:一款小游戏背后的隐秘故事 434
到底是谁发明了电话? 447
你知道当年在报纸登个广告有多难吗? 456
老祖宗考试作弊的那点儿事 466
哈德逊河上的奇迹 476
人类悲歌:切尔诺贝利核事故背后的阴影 490
巨轮沉没的那一刻…… 510
逃离德黑兰 523
附
录 读者评论 5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