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兰英著
页数:205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385112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松材线虫病对浙江省环境影响经济评价及治理对策研究》以松材线虫病为研究对象,以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为目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筛选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构建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为研究点对松材线虫病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经济评价;在分析和比较现有各种治理措施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界定治理阈值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促进松材线虫病治理的对策措施,为林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森林有害生物管理提决策服务。
作者简介
p>著者简介
李兰英 女,汉族,1970年5月生,浙江省永康市人。浙
江林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 9 9 3年毕
业于浙江林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北京林
业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任浙江省林学会林业经济
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示范林临安项目伙伴委员会副
秘书长。长期从事林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森林资源经济与
环境管理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和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
部级以上科研项目8项,厅(局)级科研课题l 0余项。在
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
本书特色
本书以松材线虫病为研究对象,以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为目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筛选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构建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浙江省为研究点对松材线虫病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经济评价;在分析和比较现有各种治理措施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界定治理阈值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促进松材线虫病治理的对策措施,为林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森林有害生物管理提决策服务。
目录
2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2.1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进展2.2 外来森林有害生物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进展2.3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进展2.4 研究现状小结及存在的不足
3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研究的理论基础3.1 森林灾害经济理论3.2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理论3.3 森林健康理论4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分析4.1 松材线虫病发生传播蔓延规律4.2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的参与性诊断分析4.3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ISM系统分析4.4 小结5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筛选和指标体系设计5.1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筛选5.2 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设计5.3 小结6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6.1 基础评价指标分析6.2 价值评价指标计量6.3 评价结果及分析7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治理问题研究7.1 松材线虫病治理的必要性7.2 松材线虫病治理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分析7.3 松材线虫病工程治理的成本效益分析7.4 小结8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治理的对策建议8.1 以森林健康理论为指导,深化科学研究8.2 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执法力度8.3 针对性地做好宣传,提升对有害生物治理的关注度和支持力8.4 有奖有惩与必要的补偿相结合的经济手段8.5 实施行政问责制,增强松材线虫病治理相关部门的责任意识
9 结论、创新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9.1 研究结论9.2 研究的创新之处9.3 必要的说明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节选
br />
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保障已经受到当今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
关注,其中的热点之一是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问题。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是
当今全球性的环境问题。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外来
有害生物对生态环境、经济等方面所造成的危害,并不比工业污染、城
市废水和空气污染、过度利用自然资源等造成的危害小。而如何科学进
行外来有害生物的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探索切实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
施,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安全建设,是摆在研究者面前具有挑战
性的课题。
本书以松材线虫病为研究对象,以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为
目标,运用解释结构模型对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分析;筛选松
材线虫病环境影响经济评价方法,构建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
系,并以浙江省为研究点对松材线虫病的环境影响进行了经济评价;在
分析和比较现有各种治理措施及其效果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松材线虫病
工程治理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界定治理阈值的概念和内涵;提出促进松
材线虫病治理的对策措施,为林业及相关管理部门对森林有害生物管理
提供决策服务。
本书的出版填补了松材线虫病及其他外来有害生物研究的薄弱环
节,对分析和评价外来有害生物环境影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外来有害
生物影响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生物学、生态学、土壤学、
水土保持学、气象学、水文学、经济学、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灾
害经济学等相关理论和知识,书中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希望作者不断努
力,深入研究,为外来有害生物影响评价研究做出新的贡献。
高岚
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
经济评价
松材线虫病作为松树的癌症,其毁灭性强且难治愈,中国与之奋斗
了二十余年,但仍然难以扼制其不断扩散蔓延的趋势。浙江省松材线虫
病虽然实现了发生面积和病死木数量双下降,但疫区数量又不断上升。
如2005年松材线虫病发生面积与病死木数量比上年有较大的下降,但
疫区数量却从2004年的12个猛增至20个,而且其中温州市乐清县、
绍兴市新昌县与老疫区地域上并不相连,松材线虫病的跳跃式扩散也反
映了松材线虫病的控制难度大。本章将对浙江省松材线虫病环境影响基
础指标进行定性分析,对价值指标则根据第5章所筛选的方法和构建的
指标体系对浙江省2004年松材线虫病的环境影响从生态环境、社会环
境和经济环境3个方面的9个指标分别进行经济评价。
6.1基础评价指标分析
森林健康理论认为,一个理想的健康森林,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
素对森林的影响(如病虫害、空气污染、营林措施、木材采伐等)不
会威胁到现在或将来森林资源经营的目标。对于松林而言,其经营目标
不外乎生产木材和提供环境服务,如果这两个经营目标无法实现,则这
个松林就不是健康的松林。松材线虫入侵松林后,最直接的影响是导致
松树的死亡。松树死亡后,使森林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下降,从而使
松林生态系统的功能下降,森林不再是健康的。松材线虫的入侵对森林
资源及其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通过其对人们所期望从森林中获取
的各种效益的损失体现出来。由于缺乏自然科学的对受害松林的长期观
测和研究,在此基础评价指标的分析主要采用前后对比法进行分析。
6.1.1生态系统影响分析
6.1.1.1 林木单株的影响
松材线虫病对林木单株的影响包括对受害木和周边木的影响。
受害木是指受松材线虫侵染的树木。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松树染
病后,松材线虫在松树体内迅速繁殖增长,堵塞树干内所有的孑L道,断
绝水分和养分的来源。松树表现出枝条萎蔫,针叶下垂,最后整个树冠
状如火烧,一般在松材线虫入侵的当年或次年全株干枯而死。死亡后以
枯立木存在于森林中,或被人为采伐以减少次年的侵染源。
周边木是指受害木周边的活立木。如果不对受害木采取任何措施,
受害木以枯立木或倒木的形式存在于森林中。由于枯立木占据着生态
位,周边木的高生长几乎不受影响,但由于减少了对营养的竞争,直径
生长会有所加速。如果对受害木进行及时采伐,则由于受害木让出了生
态位,周边木的高生长和直径生长会有所加快,并有利于林下灌木和草
本的生长。周边木如果是感病的针叶树种,不及时采伐受害木会使周边
木很难避免遭受松材线虫人侵的厄运,可能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也因感
染松材线虫病而面临死亡。
6.1.1.2森林群落影响
森林群落是指一片森林中全部生物种类的集合。森林群落中的植物
很多,这些植物常常在空间上分出层次。森林群落演替是指森林群落经
过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顺序过程,或者
说在一定区域内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所替代的过程。森林演替的根本
原因是森林群落内部矛盾的发展。其主要矛盾是森林群落的优势树种
(在本研究中主要的松树)与群落生境之间的矛盾。经一系列的演替阶
段,群落最后达到与该地区环境条件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生物群落,叫
做顶极群落。顶极群落是森林群落进展演替的结果。英国著名生态学家
坦斯利(Tansley A.G.)认为,如果一个群落相对稳定,能自行繁殖,
并终结了演替的过程,就可称为“顶极群落”。一个地区的顶极植被是
一种由土壤湿度、土壤养分、地形、火和动物活动所控制的各种顶极植
被的镶嵌,即在一个气候区域内,可以由几种不同类型的顶极群落镶嵌
而成。怀悌克认为一个自然群落是对诸环境因素的整个格局发生适应,
形成许多顶极群落,它们是沿着环境梯度逐渐变化的,因此各个顶极群
落构成连续统一体。浙江省地处亚热带,其自然演替的顶极群落是常绿
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但在外界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干扰过大的情况
下,群落将发生逆行演替,森林群落退化为灌木林地、灌草林地甚至退
化为裸地。
松材线虫入侵后,在松褐天牛的传播作用下,引起群落的组成种类
或群落生境发生变化,主要是松树的大量死亡。松树的死亡以及为了防
止松材线虫病的蔓延而采取的人为伐除受害木的措施对森林群落结构的
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使原来的生境与群落组成种类问失去了相对统
一性,在短期内造成林木大量枯死,林分郁闭度下降,森林生态系统功
能下降,松林表现出相对不稳定的状态,松树比例下降而阔叶树和灌草
比例相对上升,对环境经济造成明显的负面影响。而经历较长的时间如
8~10年之后,在浙江省这样的水肥气热条件下,由于生态系统本身的
自组织功能和森林群落内部矛盾的发展或在人类行为的干扰下,森林生
态系统可能产生进展演替或逆行演替。
由于松材线虫的入侵加之随后的人为伐除受害木,疫区森林在自然
力的作用下发生演替。其进展演替有:一方面受害木生态位已多被阔叶
树或灌木占据,松树幼苗、幼树难以恢复,成为群落中的衰退树种,松
林向阔叶林方向正向演替;另一方面,乔木层松树的单优地位受到威
胁,松林内木荷、苦槠等阔叶树竞争激烈,反映出受害松树已不再占据
主导地位,其种群与生态位宽的树种易形成混交林(石娟,2005),松
林向针阔混交林方向正向演替。松材线虫侵袭松林造成了松树的死亡,
并在原有林地形成了大量的不同年龄层次的常绿阔叶早期演替林,加速
了松林向常绿阔叶林转变的进程。常绿阔叶早期演替林在松林自然演替
进程中并不存在,是松材线虫侵袭造就的特殊演替阶段,皆伐松林也会
有类似的结果。如果松纯林或以松林为主体的混交林受松材线虫病的强
烈影响,且松林所处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则松林有可能发生逆行演
替,退化为灌木林地或灌草地,甚至退化为裸地(如图6-1)。在松材
线虫病重点发生区,部分林地已因松材线虫病连续危害退化为荒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