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新书--表演与环境

封面

作者:沈嘉熠

页数:257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0815481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内目前唯一从学术观点和方法论上对后现代表演的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它创新地把现代表演理论研究从艺术性剥离出来,观察和研究当下表演性呈现的不断变幻的姿态。

作者简介

沈嘉熠,女,文学博士,副教授,2003年12月起执教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广播电视学系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科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曾在凤凰卫视、中央电视台等知名媒体机构担任记者与制片人,有丰富的一线媒体实践经验。

相关资料

今天,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呈现出表演状态,我惊异于自己身在其中却浑然不觉,而沈嘉熠老师以其独特的艺术鉴赏力和社会敏感度感受、观察、梳理、分析。这是一片会越来越阔大的理论空间,定让我们充满惊喜。不论是从事艺术专业的读者还是喜欢在阅读中获得快乐的朋友,请不要错过这本书。

——田壮壮

沈嘉熠博士的《表演与环境》是一个艰难但又日益受关注的题目。这里的“表演”不是英文中的acting,而是performance,前者指舞台上的各类艺术表演,后者则包括艺术表演以及舞台下的种种社会表演,而这两块表演的边界如今却越来越模糊。沈嘉熠博士关注的就是这些发生在日益模糊边界的种种表演现象。本书的“环境”起源于理查。谢克纳《环境戏剧》中物质环境的概念,而扩展衍生至表演发生的物质和人的环境,尤其是打破原本观演界限的互动式、沉浸性表演环境。本书有关表演与环境的新问题值得我们好好细读与研究。

——孙惠柱

表演在今天“后现代情境”中的界限已一再被打破,呈现出表演与社会环境的复杂互动,其一再打开、不断被重构的生产过程令人惊艳。本书从表演的“沉浸性”进人,真正跨学科地讨论和反思了围绕戏剧的“沉浸性”而展开的诸多场域及文本形式,努力探索“表演”的多重维度,借助诸多理论探索,开启了新的视野,视角敏锐,分析透彻有力,特倾情推荐。

——吕新雨

本书特色

消费时代文化与现代表演的艺术性有着根本的对立与不相容。然而,随着视听媒介和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表演性在后现代文化的笼罩下成为当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尤其在都市环境中,日常生活中的私人领域逐渐扩大,与公共领域逐渐融合,人们的消费生活和文化思维逐渐渗透出一种区别于现代主义表演艺术性的另类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与环境、消费深刻地熔铸在一起,观众(同时也消费者)亦以一种身体的、沉浸的、新的审美方式参与其中。
本书是国内目前最从学术观点和方法论上对后现代表演的特性进行系统分析的著作,它创新地把现代表演理论研究从艺术性剥离出来,观察和研究当下表演性呈现的不断变幻的姿态。
本专著由上、下编两部分内容组成,上编是以从表演理论研究出发,探讨后现代表演的特质和应用;下编则以案例调研为主,以“表演性”、“环境性”和“消费性”等三个视角出发,调研了当下城市中年轻人趋之若鹜的新兴文化消费景观,这一部分包含了角色咖啡馆、沉浸性游戏体验馆等多样形态的案例调研。

目录

代序:戏与环境怎么结合 1
绪论:表演的“终结” 1
第一章表演的叙事性 13
第一节稳定叙事的现代表演 14
第二节创造叙事的后现代表演 19
第三节叙事交互的共存时代 23
第二章表演的沉浸性 30
第一节沉浸与感知 33
第二节交错的时空 38
第三节“凝视”与“表演” 42
第三章制造表演范本 48
第一节贯穿动作 49
第二节身体与意识 53
第三节自我与角色 63
第四节前台与后台 68
第五节脚本与即兴 77
第四章再现表演身体 84
第一节交流与反馈 86
第二节表演与学习 94
第三节虚拟与演练 96
第四节影像呈现身体 101
第五章表演与教育 104
第一节质感教育的表演场 104
第二节教育的表演性关注 118
第六章表演与环境戏剧 131
第一节环境戏剧中的表演性 133
第二节环境戏剧的前世今生 138
第七章环境戏剧与消费社会 143
第一节环境与表演的延伸 143
第二节表演与消费的融合 144
第三节表演与环境的交融 148
第四节表演“体验”的中国困境 151
第八章后现代表演的“旷野”探寻 157
第一节沉浸戏剧“不眠之夜” 157
第二节环境戏剧《苏州河北》 172
第三节情感的生产:上海女仆咖啡厅 190
第四节分析的样本:沉浸式密室逃脱游戏 209
第五节空间的味道:音乐剧餐厅 217
第六节景观的营造:魔法美术馆 231
后记 243
参考文献 246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新书--表演与环境》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5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