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晓军
页数:292
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
ISBN:9787503851056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在分析了中国规划体系中的问题以及回顾了参与理论后,从理论上全面介绍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PLUP)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方法及其在PAAF项目的实践。同时,它涵盖了参与式监测与评估(PM&E)和社会性别(Gender)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这些方法在中国运用的前景。
作者简介
王晓军,女,中国人民大学人口统计专业博士,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精算师协会正式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寿险精算、养老金、社会保险。多年来,对养老金和社会保障数据信息系统和精算系统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重点项目、财政部项目、保监会项目、地方政府项目等,完成和发表了系列研究报告和论著。
目录
第2章 代议制民主与参与式民主1 民主的定义2 代议制民主3 参与式民主3.1 参与式民主的起源与历史背景3.2 参与式民主论者的基本论点3.3 参与式民主的要点3.4 对参与式民主的若干质疑
第3章 参与的理念1 参与式发展的背景2 参与的发展2.1 参与的兴起与发展2.2 对早期参与的批评与反思2.3 参与的再次蓬勃发展3 参与的概念4 参与的类型5 参与的目标与过程5.1 (公众)参与的目标5.2 (公众)参与的过程5.3 评判参与过程的标准
第4章 可持续发展与参与1 环境、社会与可持续发展1.1 可持续发展的涵义1.2 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2 可持续发展中的参与2.1 可持续发展中参与的背景2.2 通过环境参与进行学习2.3 通过环境对话进行学习第5章 参与式规划理论1 论述基点1.1 后现代科学观1.2 参与式行动研究2 规划理论回顾2.1 系统规划理论和理性规划理论2.2 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批判规划理论2.3 新有翼规划理论2.4 实用主义理论2.5 倡导式规划理论2.6 渐进主义规划理论2.7 后现代主义规划理论2.8 规划理论的参与转向3 参与式规划的发展3.1 参与式规划的早期观点3.2 参与式规划的近期发展3.3 参与式规划的主要特征
第6章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方法1 关于土地和土地利用2 国内外PLUP的发展2.1 FAO对(参与式)PLUP的理解2.2 GTZ给PLUP的定义3 PLUP的特点3.1 PLUP的特点3.2 PLUP与其他方法的区别与联系4 PLUP的目的、框架和原则4.1 PLUP的目的4.2 PLUP的基本框架4.3 PLUP的原则4.4 PLUP的使用范围
第7章 PLUP的准备、现状分析1 PLUP各阶段和步骤简述2 规划的准备2.1 PLUP规划组及其任务2.2 选择规划示范县2.3 其他准备活动3 现状分析3.1 澄清利益相关者3.2 现有县、乡土地利用管理体系分析3.3 项目村现状调查3.4 项目县土地利用规划的现状3.5 土地权属制度分析3.6 机构与农户市场意识分析4 问题和潜力分析4.1 县级机构框架中存在的问题与潜力4.2 乡级机构框架存在的问题与潜力4.3 部分示范村农业上存在的问题及潜力4.4 土地权属巾存在的问题与建议4.5 市场营销问题4.6 问题树分析5 目标分析5.1 制定PLUP规划目标时的基础5.2 提出PLUP的主要目标6 制作土地利用现状图6.1 传统GIS与参与式GIS6.2 PGIS的制图过程第8章 PLUP的规划与实施第9章 PLUP的监测与评估第10章 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第11章 PLUP中的社会性别第12章 PLUP的运用效果及其推广运用附件参考文献
节选
bsp; 前言
中国与德国间的林业合作已经在中国各地成功实施了20多年,双方的合作
是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联邦德国政府之间的协议,中国商务部(MOF—
COM)代表中国政府,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BMZ)代表德国政府。德国技
术合作公司(GTZ)代表德国经济合作与发展部实施技术合作项目。
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是一个在全世界范围内致力可持续发展的国际
合作企业。它为全球的政策、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提供前瞻性的解决方案。
GTZ在中国开展合作已有25年。重点领域有:可持续经济发展、环境政策和能
源管理。资源效率和气候保护方面的合作正日趋加强。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是山西省中德林业技术
合作“在使用土地和森林中发展和贯彻参与式方法”(PAAF)项目的成果之一。
PAAF项目从2000年3月启动以来,已成功地实施了2期。为了推广项目所取
得的成果,自2006年6月起,PAAF并入中德森林可持续发展整体项目,并成为
它的专题之一。
PAAF项目是由山西省林业厅和GTZ的代表——德国农业工程咨询公司
(GFA)共同实施的。德国农业工程咨询公司(GFA)是总部设在德国汉堡的咨
询公司,该公司成功地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的自然资源管理。
PAAF项目目的是为了使农村人口和相关机构应用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方法,
在山西省推进社会可接受、环境友好的、经济可行的土地和森林资源管理。为
此,PAAF项目发展了可持续的森林培育理念和方法并进行了很多创新。经过不
断改进,PAAF项目在14个试点村实施和发展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PLUP)
的理念,并对它进行了测试和改进,同时应用了适宜的土地利用(造林)模式。
《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理论、方法与实践》一书,在分析了中国规划体
系中的问题以及回顾了参与理论后,从理论上全面介绍了参与式土地利用规划
(PLUP)和参与式地理信息系统(PGIS)方法及其在PAAF项目的实践。同时,
它涵盖了参与式监测与评估(PM&E)和社会性别(Gender)等方面的问题,
提出了这些方法在中国运用的前景。
感谢山西省林业厅和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以及所有参与发展PLUP方
法的人们——PAAF项目领导、项目技术专家和其他来自省、县的项目工作人员
(按姓氏笔画为序):王晓军,田敏,任建茹,孙拖焕,李新平,刘梦杰,郑智礼,
杨佳琳(Dr.Karin Janz),杨静,杨晓军,杨志忠,张晋英,苗正敏,郭学斌。感
谢PAAF项目的所有短期专家们以及所有愿意与我们共同分享当地知识的村
民们。
我们十分高兴地将山西省林业厅与德国技术合作公司(GTZ)合作出版的
此书呈献给你们。本书是所有五本出版物中的一本,其他四本书分别是《山西
主要造林绿化模式》、《参与式方法在林业工程中的应用》、《社会性别理论在农
村发展中的实践》以及《参与式监测评估理论与实践》。
第9章PLUP的监测与评估
内容提要:参与式监测与评估(PM&E)方法的出现是世界各地发展项目大量实
践的结果,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众多发展工作者和社会研究人员参与到了这一发展
过程中,并使PM&E方法从参与式研究中逐渐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二十多年来,在世界各地,随着“参与”越来越成为发展中的重要理念,PM&E方
法已作为一种重要的参与式方法用于项目需求评价和实施。PM&E方法是PLUP过
程中一个重要组成要素,并经过了PAAF项目第一期和第二期等两轮规划的试验,
取得一些经验和教训。本章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分析PAAF项目中的PLUP过程是如
何试验运用PM&E的理论、工具及技术的。
1 参与式监测与评估原理
L 1基本概念
PAAF项目从PLUP过程之初,就开始运用参与式监测与评估(PM&E)方法,并将二者
有机地结合进了整个村级土地利用规划过程。这里我们首先澄清本章中用到的几个基本
概念。
“指标”(indicators)是指当定期观察、论证变化趋势时,通过测定或描述得到的定量或
定性变量,用于反映复杂的现象(Hardi and Pinter,1995;MacGillivray and Zadek,1995)。
在定量化术语中,“科学指标”更注重数量化指标,它们在某个给定的学科领域具有全球通
用性,意味着具有跨时空比较性;草根(乡土)指标是被当地群众(个人、群体或社区)采用
的标识,是由当地人基于自己的观察和当地知识得出的,用于特定的文化、生态和精神条
件,这些标识一般是描述性的。
“监测”(monitoring)是观察变化,并洞悉这些变化的趋势。PLUP中的监测是指根据项
目计划框图(PPM),对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建立的PLUP监测体系,其基本内容包
括:选择各活动和期望的效果指标、收集与指标有关的数据、分析数据、以所有相关方都能
接受的方式分享信息以及利用信息改进工作。
“评估”(evaluation)的意思就是从经验中学习,以修正方向,是对事物的价值进行判断。
在PLUP中,是指用来判断规划活动达到其计划目标的程度,包括活动计划完成的程度。
“监测与评估”(M&E)是指在监测期间的观察应是系统化的,并不断得到解读,以便过
程和效果的评价能用于不断的学习过程。传统M&E方法通常被认为是由项目管理方和出资
方实施其权力控制的工具。
“参与式监测评估”(PM&E):在本章,参与是指当地土地使用者在PLUP过程的监测体
系中的参与,以配合规划活动,即土地的使用者(农民)直接参与计划M&E的过程目标、选
择指标和方法、解释和利用结果等。所以参与式监测评估是指各利益相关群体系统地参与到
调查、设计与实施的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改进合作活动和共同决策的基础。
1.2参与式监测与评估原理
1.2.1参与式评估的理念
无论是在外业期间还是在部门内部,传统评估报告往往束之高阁,因为那些生活在项目
区的群众对它没有什么贡献,所以它们对项目的受益者或发展实践也没有什么影响。实际
上,群众对自己需要什么,事情应当如何发展等问题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他们没有机会让
外人知道他们的这些看法。
参与式评估是一种参与式方法,它在项目集体检查和评价中强调各利益相关者和受益人
的参与,它以人为中心,项目相关各方与受益人是评估过程的关键参与方,而不只是被评估
的对象。
参与式评估是反省式的、以行动为导向的、寻求能力建设的评估,它通过:
——提供相关各方和受益人反思规划进展或障碍的机会;
——从失败经验中学习,产生新的认识,进而修正过去的行动;
——提供相关各方和受益人一些方法用于改善其生存境况。
注重总结经验教训是参与式评估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赋予利益相关方采取正确行动的
方法,有助于指导项目未来的发展;也为规划项目提供深入分析问题的工具,改进规划活动
的实施与管理。
参与式评估不同于传统评估方法,它是参与各方共同制定工作计划、收集和分析数据、
提出建议以及改变项目行动的实施方式。参与式评估改进了传统调查方法,与非正式技术的
结合比只采用正式的方法产生更丰富的信息。利益相关者在参与规划的反思、评价和实践
中,进一步创造出了拥有感,能力得到提高,受益人因此得到赋权,提高了规划实施的有效
性。PAAF项目在PLUP中运用参与式监测与评估方法的经验证明,它促使各利益相关者在
计划、决策、实施和评估的整个发展过程中都能有效参与。
1.2.2参与式评估与传统评估方法的区别
“传统”监测与评估方法有许多不同的类型,但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
——只注重计量结果,以定量指标监测为主;
——按项目出资方和领导的指示办,并不用服从所有利益相关者或当地群众;
——追求客观性,保持评估师与参与者间的距离;
——目的是为了保持公正性,而不是赋权。
从参与式发展的角度,传统方法一般源自现代科学调查,要求产生的信息必须是“客观
的”、‘‘无价值取向的”和“可计量的”,这些词在当今很值得商榷。过去的评估方法采用科学
的、技术的和管理的方法,以获取“客观”数据,在外部主导下,强调实现项目的有效性和
实际效果,以便有效使用经费和加强各级人士的责任心。为了加强“客观性”,评估通常是
聘请外部专家进行的,受评估结果影响的参与者在此过程中无足轻重。
在国际发展领域,对蓝图式的、自上而下的发展方式有过大量批判(详见第3章相关内
容)。以下列出国际上对传统监测与评估方法的主要批判,传统方法:
——在计量和评价项目绩效时无效的投资过大:
——没有受M&E影响的项目受益人的直接参与;
——越来越专业化,但主要还是由外来者指导和控制的,并控制发展规划和实施;
——是控制和管理项目和资源的工具,排斥项目规划和实施的受益人参与项目评估;
——强调定量化计量,忽视定性信息,而定性信息有助于较全面地了解项目成果、过程
和变化。
为了解决传统M&E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和实践监测与评估的新方法逐步发展起
来,如:Guba和Lincoln(1989)提出了“第四代评估”,它强调评估过程中社会、政治和价值
体系条件的重要性。参与式监测评估克服了传统“自上而下”方法的缺陷,使监测与评估更
能反映人们的需求及其生活状况,反映参与式方法论所要求的、越来越多的基于基层经验.
采用“自下而上”的策略,它们都强调受益人和其他项目参与人参与监测与评估过程的重要
性。关注的重心就从过去外部控制、追求数据转变为由当地来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过程
(Abbot and Guijt,1997)。总之,参与式评估的主要特征为:
——充分利用当地的资源和能力;
——承认群众的智慧和知识;
——认为群众对其生存环境是有创造性的、有相当见识的;
——确保利益相关各方都成为决策过程的一部分;
——启用协调人员作为“催化剂”,通过引导性的问题促进利益相关者间的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