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蒋诗
页数:187页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14196542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消费习惯形成类似于一种谨慎行为,较强的习惯形成会导致较低的消费倾向。结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不确定性的大量涌现与居民消费谨慎程度的不断增强,本书从习惯形成视角实证研究并比较中国城乡居民1995-2014年间的消费理性。消费理性与否将为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进而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近年来居民对总需求经济政策反映迟缓做出一种解释。若居民消费是理性的,促进消费增长应立足于长期,从改善供求失衡的经济结构上入手寻求解决途径;若居民消费理性程度偏低,提高收入、降低流动性约束等短期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仍可以有效地帮助缓解习惯形成从而实现消费增长。本书总体包含三部分,第一部分1、2两章,在介绍习惯形成与消费理性一般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标准;第二部分为3、4、5章,通过建立习惯形成效用函数获得可以用来经验分析的动态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折息递推最小二乘方法估计参数实证考察、比较中国城乡居民这一时期的习惯形成效应与消费理性状况;第三部分为6、7两章,对城乡居民消费理性状况给予原因分析,依据理性预期检验进一步对上述结论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适宜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提出了能够反映个体应对外部经济环境情况与可以度量的“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假设;二是给出了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标准;三是扩展了习惯形成两参数的经济含义。
作者简介
蒋诗,女(1976.4-),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教师,讲师,数量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宏观经济计量研究。主持厅局级课题4项,校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1项,发表科教研论文10余篇,其中EI一篇,CSSCI3篇。
本书特色
消费习惯形成类似于一种谨慎行为,较强的习惯形成会导致较低的消费倾向。结合中国20世纪90年代后不确定性的大量涌现与居民消费谨慎程度的不断增强,本书从习惯形成视角实证研究并比较中国城乡居民1995-2014年间的消费理性。消费理性与否将为我们制定有针对性的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进而带动经济持续增长的政策建议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可以为近年来居民对总需求经济政策反映迟缓做出一种解释。若居民消费是理性的,促进消费增长应立足于长期,从改善供求失衡的经济结构上入手寻求解决途径;若居民消费理性程度偏低,提高收入、降低流动性约束等短期刺激总需求的政策仍可以有效地帮助缓解习惯形成从而实现消费增长。本书总体包含三部分,最部分1、2两章,在介绍习惯形成与消费理性一般经济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标准;第二部分为3、4、5章,通过建立习惯形成效用函数获得可以用来经验分析的动态面板数据计量经济模型,使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折息递推最小二乘方法估计参数实证考察、比较中国城乡居民这一时期的习惯形成效应与消费理性状况;第三部分为6、7两章,对城乡居民消费理性状况给予原因分析,依据理性预期检验进一步对上述结论提供经验支持,并提出适宜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路径选择。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提出了能够反映个体应对外部经济环境情况与可以度量的“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假设;二是给出了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含义与检验标准;三是扩展了习惯形成两参数的经济含义。
目录
1.1 消费习惯形成的相关内涵
1.2 习惯形成相关研究综述
1.3 几个经典的习惯形成效用模型
1.4 消费理性研究
第2章 习惯形成下消费理性的界定
2.1 习惯形成与消费理性的一般关系
2.2 习惯形成参数与消费理性
2.3 习惯形成、不确定性认知与消费理性——理性预期对消费理性的支持
2.4 消费理性的检验过程
第3章 习惯形成计量经济模型
3.1 动态效用函数的建立
3.2 习惯形成计量经济模型
第4章 中国城乡居民消费一般分析
4.1 城镇居民消费分析
4.2 农村居民消费分析
4.3 城乡居民消费两种效应的比较分析
第5章 城乡居民消费理性的实证检验
5.1 城乡居民消费均衡分析
5.2 城乡居民消费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检验广义矩估计法
5.3 城乡居民消费偏好外在阶段一致性的再检验——折息递推最小二乘法
第6章 城乡居民消费理性分析与理性预期经验支持
6.1 城乡居民习惯形成与消费理性
6.2 城乡居民不确定性认知、习惯形成与消费理性
6.3 城乡居民理性预期检验与消费理性分析
第7章 城乡居民消费增长路径选择
7.1 城镇居民消费增长路径选择
7.2 农村居民消费增长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