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今生:经受与寻找

封面

作者:何士光

页数:192

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2114877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今生·经受与寻找》这本纪实散文,是何士光很新的思索集成,是从宗教角度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寻找。“你活着,一生一世,跟随在人们的身后寻寻觅觅,拾掇起来自己的点点滴滴,到了后来,对于这个世界和生命,就很终也得为自己做出一个回答,替自己拿定一个主意;如其不然,平日里我们说活着或者不活,乃至于该怎样活着,主张亲近什么或者远离什么,又会有什么很终的依据呢?你很终又能拿什么作为背景和尺度,来权衡和判断你的人生一世的意义呢?”

作者简介

何士光,1942年生,贵州省贵阳市人。1964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在黔北农村任乡村教师,1982年到贵州省作家协会工作。二十世纪70年代末期到80年代初期,曾以“梨花屯乡场”为背景写作系列文学作品,对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乡情和人情有深切的体察和记述。《乡场上》《种包谷的老人》《远行》《喜悦》《青砖的楼房》和《苦寒行》等作品,曾获多种奖项。后从事传统文化研究,著有《烦恼与菩提》《今生:经受与寻找》和《今生:吾谁与归》等作品,对传统文化中的“道”有深入的体悟和表述。曾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主席、贵州文学院院长。

相关资料

何士光对生活的发掘,具有一定的深度。他逼着我们不得不去理解和思考隐藏在事件里的深刻意义。
——蹇先艾(五四运动以来于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卓越的短篇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
这位从边远一隅偏僻之乡步入文坛的作家,长期置身在山野乡民中,亲身经历过新旧交替时期,凭着他那敏感的心灵,清高的气质,挚爱的人道精神,终于用充满抒情和地方色彩的笔调,记录下了他所经历的人生和时代,发出了新时代关于人性、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呼唤,而这时代的人性的呼唤,却又带着作者深深的个性的印记。
——徐兆淮 丁帆(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上世纪80年代,以何士光老师为代表的贵州作家群崛起,他们敏锐、有力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如果我们在文学中寻找改革浪潮的记忆,可能我们首先想起的就是何士光老师的《乡场上》。
——李敬泽(著名文学评论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原《人民文学》杂志主编)
何士光在文坛或者文化界存在的意义,并不是他在文坛的高度,而是他用自身的实践和选择,提供了另外一种路径和可能。不管是纯文学厚度,还是跨文化研究的心得,还是精神世界的自我诠释和解构,还是小说到散文甚至“去文体”的述说。
——《贵州日报》

本书特色

《今生·经受与寻找》这本纪实散文,是何士光zuixin的思索集成,是从宗教角度对生命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寻找。“你活着,一生一世,跟随在人们的身后寻寻觅觅,拾掇起来自己的点点滴滴,到了后来,对于这个世界和生命,就zui终也得为自己做出一个回答,替自己拿定一个主意;如其不然,平日里我们说活着或者不活,乃至于该怎样活着,主张亲近什么或者远离什么,又会有什么zui终的依据呢?你zui终又能拿什么作为背景和尺度,来权衡和判断你的人生一世的意义呢?”

目录

1(引言)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尾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今生:经受与寻找》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36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