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幼平主编
页数:118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7262323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自20世纪90年代初问世,询证医学已在全球普及和推广,同时也从最初压倒性地受追捧和盛赞的“1.0时代”迈向了盛赞声中夹杂有质疑声的“2.0时代”!究起原因,“盛赞”源自对询证医学的具体应用, “质疑”的来源更是如此。循证医学“2.0时代”呼唤《实用询证医学》的出版!
139位循证医学专家立足中国、放眼世界,通过6篇56章200多万字,围绕如何应用询证医学,系统、科学地总结了国内外循证医学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李幼平
——现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循证医学与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导,WHO基本药物目录评价与遴选专家委员会专家(2002-2021年)。曾先后领导设计医院科研发展规划实现国、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学科、重大、重点项目、院士等零的突破。领导创建卫生部移植工程与移植免疫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移植科学与工程学新兴交叉二级学科、卫生部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中国Cochrane中心、循证医学教育部网上合作中心及教育部循证医学新兴交叉二级学科、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一级注册中心——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并发起成立中国优先发展WHO ICTRP注册研究网络。受教育部指派连续4批培训全国高校循证医学师资骨干和全国研究生骨干。先后获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4年)、四川大学无私奉献标兵(2016年)。主编第1~3版《循证医学》本科生规划教材、第1版研究生规划教材,创办《中国循证医学杂志》及Journal of Evidence-Based Medicine。在移植免疫方向,先后获国部级课题8项,成果4项;在循证医学方向,先后获国际、国、部、省级课题9项,成果14项。共发表文章621篇,其中SCI120篇,Medline66篇,EMbase328篇。
本书特色
本书以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为指导思想,将目标读者定位为循证医学的研究者、管理者和实践者,旨在向读者提供一本能系统展示学科发展沿革与方向;立足解决问题、理论联系实践;有用、能用、好用的专著和案头工具书。
全书共分6篇56章,共计146万字,包括基本理论与方法篇9章、循证临床实践篇9章、循证实践拓展篇7章、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篇17章、临床研究与评价篇7章、循证医学探索篇7章。希望奉献给读者一本既横可展示循证医学应用与研究全景,纵可溯源过去、现在、未来的循证医学科学史;又能帮助读者找出实践中的问题、找到方法和工具、查证用证解决问题。帮助读者找准研究中的关键问题、规范设计、创证用证,解决问题后提高凝练、实现跨越的工具书。我们希望这是一本真正满足中国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的循证医学精品专著。同时更希望得到全国各行业读者的反馈、批评和建议,以便帮助本书在服务社会、维护健康的征程中不断迎接挑战、取得新突破。
目录
第1章 循证医学导论
第一节 循证医学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循证医学的证据、方法与评价转化工具
第三节 循证医学的前沿与挑战
第2章 循证实践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循证问题的构建
第二节 循证证据的检索
第三节 循证证据的评价
第四节 循证证据的运用
第五节 循证实践的后效评价
第3章 证据的分类、分级与应用
第一节 证据的概念及其分类
第二节 证据的分级与推荐
第三节 GRADE的应用
第4章 病因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提出问题
第三节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
第四节 评价证据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
第5章 诊断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第一节 诊断性研究概述
第二节 提出临床问题
第三节 检索相关证据
第四节 诊断证据的评价及临床应用
第6章 治疗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第一节 提出合适的问题
第二节 检索治疗性研究证据
第三节 治疗性证据的评价
第四节 治疗性证据的应用和后效评价
第7章 危害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提出问题
第三节 检索相关研究证据
第四节 危害证据的评价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
第8章 预后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二节 提出和构建临床问题
第三节 检索研究证据
第四节 评价证据
第五节 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
第9章 临床经济学证据的评价与应用
第一节 临床经济学证据的相关概念
第二节 国内外临床经济学应用背景及意义
第三节 临床经济学证据评价
第四节 临床经济学中的临床决策与后效评价
第二篇 循证实践——临床篇
第10章 循证内科学实践
第一节 循证内科学概述
第二节 内科临床实践中常用的床旁循证资源
第三节 循证内科学
第三篇 循证实践——拓展篇
第四篇 系统评价/Meta分析方法篇
第五篇 临床研究与评价
第六篇 循证医学探索篇
索引
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