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王健
页数:207页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214221414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读本梳理了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背景与形式, 重点阐述体育对信息时代教育振兴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常见误识, 同时介绍国内外以体育为突破口进行的教育综合改革中学校体育的典型案例, 并展望“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未来景象。
作者简介
王健,男,1963年7月生,河南南阳人,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湖北省名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教学、科研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一般项目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研究成果分别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第七届全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体育总局“十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国家体育总局“十一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等。
本书特色
王健主编的《教育振兴从校园体育开始》梳理了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背景与形式,重点阐述体育对信息时代教育振兴的作用以及存在的常见误识,同时介绍国内外以体育为突破口进行的教育综合改革中校园体育的典型案例,并展望“国家战略”背景下的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未来景象。读本还介绍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校园体育发展的指导思想与主要观点,同时结合国内外社会学者、教育学者对校园体育发展的主流认识,特别是从现代科技激活校园体育的思路分析并形成了我国教育综合改革与校园体育发展的宏观构想,表达了对“科技激活”校园体育的未来景象的热切期待。要实现这个美好的愿景,既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更需要全国上下对校园体育工作的重视和支持。
目录
第一章 体育——教育发展的根基
第一节 体育对人的终极关怀
第二节 教育中的体育
第三节 名人的体育故事
第二章 体育——教育发展的短板
第一节 全民亚健康与体育精神亚健康
第二节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状况
第三节 新时期教育综合改革中体育的作用
第三章 国外校园体育发展情况
第一节 欧洲教育改革中的体育推动
第二节 美、日、俄等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动态
第四章 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新动向
第一节 近十年的学校体育发展政策
第二节 校园体育推动教育改革的抓手
第三节 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典型案例
第五章 我国校园体育发展的未来展望
第一节 “十三五”教育综合改革中的体育设计
第二节 现代科技激活的学校体育
第三节 2030年我国学校体育的图景展示
参考文献
节选
《教育振兴从校园体育开始》: 此外,他还认为,体操与游戏是体育的基础。游戏是孩子生活不可缺少的内容,游戏不仅仅是体育,而且对于发展孩子的生命、灵魂、内在的各种本能都是十分有益的。他创立了著名的玉川体操。 (二)我国教育家眼中的体育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十分重视体育的教育价值。孔子教育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常会带着他的学生去钓鱼、弋射、登山、演习射礼、郊游等。随后,越来越多的教育家开始关注体育教育,并积极投身体育实践,从而丰富了体育思想的发展。 1.严复 严复是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被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首倡三育思想,强调三育并重。他认为“教育分三宗,日体育、日智育、日德育,三育并重”。他不仅把体育提高到与德育、智育同等的高度,甚至把体育摆在三育之首,如此重视体育,在教育史上实属罕见。严复认为身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君子小人劳心劳力之事,均非体力强健者不为功。” 严复给予了体育很高的社会地位,他并不仅限于在教育范围内来认识力、智、德三者,而是把它们提到“生民之要”和国家政令之要的高度,认为他们是国家民族“强弱存亡”妙之所系,强调以这三者的进退来决定治国的措施。他认为健康的国民是国家强盛的基础,把国民身体素质同一国富强之事等同,并认为,只有发展体育教育,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才能达到富国强民之目的。 2.张伯苓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他把毕生精力献给了我国的教育事业,创建了完整的南开教育体系,被誉为“南开之父”。在他为人称道的教育理念中,体育总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他也被称为“体育校长”。 张伯苓主张体育是教育的一部分,强调三育并进。他认为“教育里没有了体育,教育就不完全。”张伯苓一直强调每个学生都应该“三育并进而不偏废”,明确提出将体育放在与德育、智育同等重要的地位,认为“德智体三育中我中国人所最缺者为体育”,提倡体育不仅在于培养少数选手,而且在于全体学生;不仅在于技术之专长,而且在于体德之兼进;不仅在于学校,而且在于在全社会,应该让体育蔚然成风,并提出不认识体育的人不应该做学校校长的观点。 张伯苓还非常重视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提倡通过体育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强调良好体育道德的形成,反对通过不正当的方法或手段获取比赛胜利。 为了推行体育,张伯苓在南开各年级均开设体育课,学生每周两小时。体育课程内容按季节分设队列练习、柔软体操、轻重器械、技巧运动、健身舞蹈、球类及田径项目等。规定凡本校学生,体育成绩必须达到标准。为了推动学校体育运动的开展,南开学校在学生中成立体育会,试行体育双轨制,选拔优秀运动员组织体育运动队,形成体育骨干;在教员中成立体育股,组织教员参加体育活动、协助学校开展体育运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