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中国铁路总公司工程管理中心编著
页数:191页
出版社:中国铁道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113250430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为站后工程, 包括电力工程、牵引变电工程、接触网工程、通信工程和信号工程五部分, 共17种工法, 每种工法分别从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特点、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标准与控制目标、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叙述。
本书特色
本书为站后工程,包括电力工程、变电工程、接触网工程、通信工程和信号工程五部分,共17种工法,每种工法分别从工法特点、适用范围、工艺特点、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标准与控制目标、安全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叙述。
目录
第一篇电力工程
一、二次配线施工工艺
二、10 kV单芯可触摸式电缆终端制作安装工艺
第二篇牵引变电工程
三、电缆敷设工艺
四、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安装工艺
五、220 kV牵引变电所软母线施工工艺
第三篇接触网工程
六、高速铁路接触网铝合金腕臂预配及安装工艺
七、高速铁路接触线恒张力架设施工工艺
八、高速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预制工艺
九、高速铁路接触网弹性吊索及整体吊弦安装工艺
第四篇通信工程
十、高速铁路通信机房室内精品工程安装工艺
第五篇信号工程
十一、新建高铁信号系统接人既有信号系统施工及调试工法
十二、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室外配线、引入及成端施工工艺 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电力变配电所工程电气设备内二次配线
施工。
2工艺简述
2.1本工艺总结和梳理了二次配线主要工序工艺要点,针对不同设备
的二次配线进行标准统一。将综合布线的理念融入到二次配线施工中,利用
物资管理前移、铝合金走线架使用、芯线煨弯辅助工具等先进手段,使二次配
线走线更加合理、条理更加清晰,有利于后期的故障查找。本工艺以满足接
线准确性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升二次配线的整体观感质量。
2.2二次配线按照配线芯线走线及排把形式不同分为无线槽配线和有
线槽配线两种方式;按照配线部位不同分为控制保护屏配线、高压开关柜配
线和设备端子箱配线。
3.1确认盘、柜、端子箱内电缆已在支架上整理好,并用扎带或铁芯绑
扎线将整理好的电缆扎牢。根据电缆在设备内的接线位置将电缆穿人盘、
柜、箱内,确保电缆就位弧度一致,层次分明。
3.2确认准备的电缆绑扎带与被绑扎芯线绝缘层颜色一致且尺寸应适宜。
3.3根据各设备进线部位的情况已设置了防火封堵盒(图1)。
3.4检查设备内预留安装的端子排位置,保证其预留电缆固定及接线
的空间足够。当电缆芯线采用线槽布线时,线槽与端子排之间应有不小于
70 mm的间距,以便于接线及维修,采用无线槽方式接线时,端子排近门侧
眶门距离不小于200 mm,保证充足的接线空间。
一、二次配线施工工艺
二、10 kV单芯可触摸式电缆终端制作安装工艺
第二篇牵引变电工程
三、电缆敷设工艺
四、牵引变电所牵引变压器安装工艺
五、220 kV牵引变电所软母线施工工艺
第三篇接触网工程
六、高速铁路接触网铝合金腕臂预配及安装工艺
七、高速铁路接触线恒张力架设施工工艺
八、高速铁路接触网整体吊弦预制工艺
九、高速铁路接触网弹性吊索及整体吊弦安装工艺
第四篇通信工程
十、高速铁路通信机房室内精品工程安装工艺
第五篇信号工程
十一、新建高铁信号系统接人既有信号系统施工及调试工法
十二、高速铁路信号电缆敷设、室外配线、引入及成端施工工艺 适用于电气化铁路牵引变电所、电力变配电所工程电气设备内二次配线
施工。
2工艺简述
2.1本工艺总结和梳理了二次配线主要工序工艺要点,针对不同设备
的二次配线进行标准统一。将综合布线的理念融入到二次配线施工中,利用
物资管理前移、铝合金走线架使用、芯线煨弯辅助工具等先进手段,使二次配
线走线更加合理、条理更加清晰,有利于后期的故障查找。本工艺以满足接
线准确性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升二次配线的整体观感质量。
2.2二次配线按照配线芯线走线及排把形式不同分为无线槽配线和有
线槽配线两种方式;按照配线部位不同分为控制保护屏配线、高压开关柜配
线和设备端子箱配线。
3.1确认盘、柜、端子箱内电缆已在支架上整理好,并用扎带或铁芯绑
扎线将整理好的电缆扎牢。根据电缆在设备内的接线位置将电缆穿人盘、
柜、箱内,确保电缆就位弧度一致,层次分明。
3.2确认准备的电缆绑扎带与被绑扎芯线绝缘层颜色一致且尺寸应适宜。
3.3根据各设备进线部位的情况已设置了防火封堵盒(图1)。
3.4检查设备内预留安装的端子排位置,保证其预留电缆固定及接线
的空间足够。当电缆芯线采用线槽布线时,线槽与端子排之间应有不小于
70 mm的间距,以便于接线及维修,采用无线槽方式接线时,端子排近门侧
眶门距离不小于200 mm,保证充足的接线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