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教育社区
www.teccses.org

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封面

作者:高伟

页数:324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20134309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东夷”“倭奴国”“扶桑国”“泰伯之后”“大东”“苇原中国”“东方君子国”“神州”“祖洲”“三皇五帝”与日本、“五岳”和筑紫……孰为天地之中、文明之源,这种关于“华夏”“夷狄”的讨论,贯穿了整个江户时代。本书以日本国学者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等的自他认识为对象,考察日本式“华夷论”的特点,探索中国传统华夷思想在日本的异化过程。

作者简介

高伟,1985年生,文学博士。先后就读于中山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日本学研究中心,201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日语系日本文化方向。期间曾赴明治大学、立命馆大学做客员研究员,研究领域为日本近世思想史。

本书特色

华夷思想是前近代东亚世界进行自我认识和他者认识的主要思维模式。本书以日本近世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贺茂真渊、本居宣长、平田笃胤、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来探讨国学者华夷论的特点。最章对华夷思想进行了整体考察,分析了明清交替前后日本华夷论的变迁轨迹,解明了日本在自他认识上萌发新价值理念的过程;第二章以本居宣长为对象,对日本国学者诠释自我特殊价值的过程进行了考察,阐析了其建构的关于“天下之中”的新主张;第三章以平田笃胤为对象,考察了本居宣长“原典主义”的叙事思路如何被逐渐突破,梳理了国学思想最庞杂的华夷论的产生过程;第四章通过分析大国隆正的学说思想,阐明了幕末维新时期日本国学面对“西力东渐”的时代危机所进行的思想回应和“日本中心论”的再确认过程;第五章以“大和心”在日本近世和近代的意义演变为线索,考察了国学者自他认识与近代日本优越性叙述的关系。本书认为:最,日本国学者在其华夷论中所主张的日本价值,是一种基于本国“固有事物”和“特殊事物”的文化建构,它的形而下趋向决定了其缺乏普遍共有的可能;第二,日本国学者的华夷论强调他者对自者的服从与朝贡,而忽视了传统华夷思想中作为华夏必须担当的天下责任,其自他认识乃是对传统华夷思想对立性一面的效仿;第三,日本近世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日本近代的民族主义叙述之间,存在着话语(discourse)、叙述(narrative)的“生产”与“消费”关系;第四,日本国学者的华夷论作为日本华夷观念的一种,它与近代日本“文明论”下的自我优越性叙述在思路上基本类似。

目录

绪 论一 课题的确立及其意义二 研究概略与评论三 研究方法与内容结构

第一章 华夷思想与明清交替前后日本的自他认识第一节 古代中国华夷思想概观一 中华世界秩序原理二 中国古代的华夷论三 华夷思想的几种表现第二节 明清交替前后日本华夷论的变迁一 日本儒学者的华夷论二 日本华夷论变化的内部情境三 跨境中的华夷思想交流第三节 日本在自他认识上新价值理念的产生一 《国歌八论》争论中“和汉”价值的竞比二 后期贺茂真渊对日本价值的彰显

第二章 本居宣长的自他认识——日本价值的纯化与中心论的初步建构第一节 本居宣长初期的思想轨迹一 少年时期本居宣长的关注二 京都游学期间本居宣长的思想取向第二节 日本“知物哀”价值的形成与高涨一 和歌“本体”论的引申二 “哀”“物哀”“知物哀”三 “知物哀”的文学意义四 “知物哀”心性的膨胀第三节 “古道论”中日本特殊价值理念的凸显一 排斥抽象的古道二 主张古道的“现实性”三 古道的“唯一性”与“普遍性”第四节 对外关系史的整理与“华夷秩序”的展望一 “无正式邦交”时期日本的“独立”二 对与隋唐宋相交关系的认识三 对明日关系的认识

第三章 平田笃胤的自他认识——他者思想的再生与国学者华夷论的巅峰第一节 北方危机下的自他认识与平田笃胤的《千岛白浪》一 俄船袭击虾夷地事件之前日本的北方认识二 俄船袭击虾夷地事件后的日本北方认识三 平田笃胤《千岛白浪》中的“夷情”观第二节 “幽显说”与平田笃胤的日本特殊论一 “幽”与“显”二 “幽界”护佑与日本的“天命”观第三节 “日本中心”叙事与平田笃胤的修史一 基于天体论的优越性张扬与“原典”叙事法的式微二 古传勘误与平田笃胤的“修史”第四节 对中国神话与“日本即华夏”的考论一 神仙谱系的重构二 对地理方位的新考三 以日本为文明之源论

第四章 大国隆正的自他认识——西力东渐中的思想回应与“日本中心论”的再确认第一节 大国隆正自他认识的早期思路一 对主要他者的思想回应二 日本优越性叙述上“言灵”思路的继续第二节 幕末“开攘论”的谱系与大国隆的早期攘夷论一 “开攘论”的基本谱系二 大国隆正的初期攘夷思想第三节 不断“武消文长”的中期攘夷论一 《日美和亲条约》签订后的《驭戎问答》二 “安政五国条约”签订后的攘夷主张第四节 东西公法对决中的“大攘夷”一 幕末明治初年的“万国公法”认识二 大国隆正的“公法”认识三 神意、气运与人之“见识”

第五章 国学者自他认识与近代日本的优越性叙述第一节 近世国学中的“大和心”一 中古文献中的“大和心”二 本居宣长的“大和心”论三 平田笃胤的“大和心”论四 大国隆正的“大和心”论第二节 近代语境中的“大和心”一 明治时期的“大和心”论二 大正时期的“大和心”论三 昭和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大和心”论四 二战后的“大和心”论

结 论一 国学者自他认识与传统华夷思想的关系二 国学者的自他认识与日本民族主义叙述的关系三 日本华夷思想对近代以后日本自他认识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索 引

后 记

下载地址

立即下载

(解压密码:www.teccses.org)

Article Title:《日本近世国学者的华夷论与自他认识》
Article link:https://www.teccses.org/9618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