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鲁风
页数:206
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
ISBN:9787565723001
电子书格式:pdf/epub/txt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由“绪论”“什么是新闻学”“什么叫做报纸”“新闻的来源及其写作”“新闻的取舍及其处理”“言论的态度与写作”共六部分组成。其中,作者从新闻的定义、价值、种类三个方面回答了“什么是新闻学”,再从“新闻和报纸”“报纸的起源和变迁”“报纸的本质”“报纸的使命”回答了“什么叫做报纸”。而对于言论,作者分社论、专论特稿、副刊特刊三类分别讲述。下篇共分四章和两个附录部分。其中章节内容分别为“新闻纸的印刷”“新闻纸的发行”“新闻纸的广告”“报业的管理”。另外,附录分别为“现代新闻事业之发展及其趋势”和一些插图。
本书特色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首席专家雷跃捷对《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审定,并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在此对两位专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敬请读者注意,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整理再版了近代在中国用中文出版的经典新闻学著作,所涉及的图书既有专著、教材,也有译著,全面涵盖了新闻学理论、新闻业务、新闻史等领域,成书年份前后跨越40年。在这40年间,中国的新闻学科从无到有、从借鉴到创新,成就巨大。对这些著作的再次出版,为研究中国近代新闻学提供了珍贵的史料,绘制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全景,度量了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厚度,填补了该领域空白,也为纪念中国新闻学诞生10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兼新闻传播学科召集人郑保卫,及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新闻学首席专家雷跃捷对《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的内容进行了审定,并根据专家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在此对两位专家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感谢。
由于历史原因,《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中的个别图书存在一些问题,为保存历史原貌,为研究者提供一手的参考资料,影印时均基本保持其原貌,未作大的删改,希望读者结合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历史环境,对其中的观点进行批判性借鉴。原书中存在一些错别字、漏字和排版错误,我们在影印时均未做改动,敬请读者注意,
由于原书出版年代久远,《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中的许多书籍难觅其踪,存世数量稀少,版权状况极其复杂。为了保证《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的学术性和完整性,我们将具有价值的图书先行选入其中,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力图保存中国新闻史珍贵的历史资料。版权所有人若有异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为更好地体现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发展脉络,《中国近代新文学名著系列丛书》特别收录了欧美学者休曼的《实用新闻学》、斯蒂德的《新闻学的理论与实际》;日本学者松本君平的《新闻学》、后藤武男的《新闻纸研究》、杉村广太郎的《新闻概论》。当年这些书的出版对中国近代新闻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目录
上篇
什么是新闻学
一 新闻的定义
二 新闻的价值
三 新闻的种类
什么叫报纸
一 新闻和报纸
二 报纸的起源和变化
三 报纸的本质
四 报纸的使命
新闻的来源及其写作
一 什么叫做探访
二 探访的对象
三 探访的准备
四 探访工作的进行
五 怎样做一个记者
六 新闻记者的种类
七 新闻稿的写作
新闻的取捨及其处理
一 什么叫新闻编辑
二 编辑部的运用和组织
三 编辑的方式
四 新闻标题术
五 新闻纸的版面技术
六 编辑与资料工作
七 编辑和校对工作
言论的态度与写作
一 社论的选择
二 专论与特稿
三 副刊与特刊
……
下篇














